妙用分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妙用分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宋飞

南通市竹行小学

摘要: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且并不是学生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学会学数学。在数学教育过程中,生生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比较明显的,直接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方面,而既然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都能学数学”,那么教师便要主动落实分层教学法,以分层指导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本文将从四个层次,即确定学生分层结构,设计分层目标、分层练习以及分层评价结构来介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顺利组织分层教学指导活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参差不齐,学生成绩分化明显。如何将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生生都能有进步,是数学老师面对的实际问题。落实分层教学法,以分层指导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本文将从四个层次,即确定学生分层结构,设计分层目标、分层练习以及分层评价结构来介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顺利组织分层教学指导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指导、具体做法


小学数学教学长期存在“一刀切”的教学问题,原因是考试评价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评价方式,教师也习惯了按照考试成绩去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殊不知,这种做法导致小学生产生了繁重的应试压力,部分学生还因此出现了心理问题,无法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甚至于会动摇自己的学习决心。随着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提出,以及素质教育改革体系的逐步完善,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尊重生生差异,以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为追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也必然会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主动落实分层教学法,保证数学教育可以面向全体学生。

一、综合观察学生的素养结构,确定学生分层结构

在划分学生层次结构时,教师一定要综合分析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学习潜能、现有认知盲区、学习心理等多个学情特点,与学生一同探索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可行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坚持与学生平等对话,以和谐、民主与一视同仁的姿态与学生相处,减少师生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科学确定学生分层结构,以便科学辅导学生,为促使学生实现异步发展做准备。

为了科学划分学生层次结构,我综合观察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划分了学生层次,具体分层结果如下所示:

第一层:数学认知能力水平低下,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且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畏学心理,基本不会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生。

第二层:数学认知能力发育情况达到平均状态,且学生也能端正态度,跟随教师讲解去学习、背诵数学概念,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学科能力,但是整体并不突出的学生。

第三层:数学认知能力发育水平良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不会被动等待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能够在数学课上保持良好思考状态的学生。在本层学生中,还有极少数几个学生能够自主制订数学学习计划,从小便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较有主见,且能主动做出学习选择的学生。

二、基于学生分层结果,设计梯级式的课时目标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师会以长期的学期性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活动,而学期目标的简单说法,便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让学生牢牢背诵数学概念。也正因为如此,才渐渐衍生出了“灌输式”的应试教学行为,教师会直接在课堂上一五一十地讲解数学知识,并不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只要学生足够安静、可以认真听讲即可。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小学生一直无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科学划分学生分层结果,设计梯级式的课时目标,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短期的可突破课时任务去唤起学生的认知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兼顾生生差异,。

就如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课教学中,我就主动设计了层次化的课时目标,分别面向三层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具体来说,针对三层学生所设计的课时目标如下所示:

基础层(面向第一层学生):自主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完成简单的数学计算任务。

中等层(面向第二层学生):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使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计算算式结果,提高计算速度。

高难度层次(面向第三层学生):整理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在应用题中主动构建、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结果,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意义,再次复习算理知识。

虽然是以层次化的课时目标展现了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但是如果某一层学生提前突破了本层学习任务,那么也可挑战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

三、总结课堂教学效益,展现分层习题结构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足量的问题解决活动,因为小学生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自主迁移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概念,从而顺利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主动总结课堂教学效益,设计层次化的习题结构,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解题行为,让学生自主学习解题方法。如此,也能直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让学生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就如在“升与毫升”一课教学中,为了兼顾生生差异,让学生自主参与解题活动,我就针对三层学生设计了如下习题结构:

简单层(针对第一层学生):以填空题为主,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填写升、毫升单位。

中等层(针对第二层学生):以填空题与选择题为主,自主填写容量单位,且要积极进行单位换算。

高难度(针对第三层学生):以应用题为主,客观分析应用题中关于升、毫升的单位解释信息,在特定题目中构建数量关系等式,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单位换算。

由于课后习题分别面向三层学生,且每一层的习题数量并不多,所以本班学生基本上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能够自主迁移本课知识。待学生做完题之后,我就提醒学生归纳解题经验,整理错题,以便及时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四、重设教学评价结构,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需由教学主体对教学效益做出价值判断,科学展示教学结果,引导师生双方自觉修正教学方案。在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也要主动重设教学评价结构,保证教学评价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各层学生的认知效果选择相应的评价手段,重新设定评价标准,以便顺利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让各层学生都能在评价反馈活动中变得自信。如此,则能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心态。

就如在“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教学中,我就分别针对三层学生做出了不同的评价结果。由于第一层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水平低下,需自主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所以我就针对学生的计算效果做出了价值判断,肯定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引导学生再次背诵四则混合运算规律。另外,针对第二层、第三层学生,他们则需在应用题中构建混合算式,以综合算式展现题目条件,再利用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我就根据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审题解题能力做出了价值判断,同样是以赏识教育为主,表扬了学生的解题行为,以便有效优化学生的学习心态。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分层教学指导活动是进一步渗透生本教育思想的必经之路,教师也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客观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现有状态、学习潜能,通过科学的分层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以便有效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则要综合分析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客观划分学生层次,并据此展现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习题结构与评价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使其实现异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宝荣.小学数学分层练习优化设计策略[J].华夏教师,2018(34):30-31.

[2]刘蕊.“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学讲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60.

[3]栾利红. 分层—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