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行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护理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临床护理路径对行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护理价值观察

詹小琴

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 广西 玉林 537600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63%,对照组为13.16%,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9.47%,P<0.05。结论:结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期间为其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率,并显著可改善护患间关系。

关键词:结肠息肉;无痛肠镜;高频电凝电切;临床护理路径;价值


结肠息肉是比较常见的结肠疾病,患者结肠黏膜表面发生突出息肉状病变,常见的疾病类型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定的恶变倾向,所以在发现结肠息肉后需要尽早的给予治疗。无痛肠镜辅助下的高频电凝电切术是对于结肠息肉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该手术的安全性高以及具有微创特征,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医护患关系以及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同时也是促使患者手术效果提升的重要环节[1]。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可提升护理的系统化以及全面性,也有利于避免常规护理中存在的盲目性。以下将分析对于行无痛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的结肠息肉患者为其提供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76例结肠息肉患者,术式均为无痛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5~76岁,均值为(41.8±0.5)岁;息肉数目为1~6枚,均值(2.6±0.3)枚;息肉类型:蒂息肉22例,以及广基息肉16例。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23~77岁,均值为(41.7±0.6)岁;息肉数目为1~6枚,均值(2.5±0.4)枚;息肉类型:蒂息肉21例,以及广基息肉17例。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入院宣教、肠道准备、心理疏导以及饮食指导等,并未对护理工作进行以时间为依据的统筹规划;同期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为:(1)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手术医生以及责任护士等人员共同组建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小组,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协作讨论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成员还需就临床护理路径的原则、内容、操作方法等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学习,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2)临床护理路径表单制定:全体小组成员共同结合无痛肠镜手术的基本特点和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等,制定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主要的内容应包含护患沟通、心理疏导、饮食指导以及健康宣教和院外指导等内容,在护理工作中严格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的内容开展各项护理工作;(3)临床护理路径实施:1)确诊后护理:需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包括诊断结果、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家庭支持情况,做好患者确诊后的心理疏导以及健康宣教,详细介绍手术以及疾病的主要知识增强患者的认知,同时强调该无痛肠镜手术的特点、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等,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2)术前护理:向患者介绍术前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检查的基本流程和作用等,增强患者的术前依从性。对于手术前存在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需及时加强心理安抚和疏导,可以邀请手术成功的病例与其进行沟通,进一步舒缓其术前的思想压力;3)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术后的相关症状表现以及生命体征,同时了解其排便情况,预防穿孔、出血以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还需加强口腔和皮肤层面的卫生护理,防止发生感染或压疮等并发症。向患者介绍术后在饮食中首先从少量的清淡以及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开始,防止温度过高,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之后可以恢复到半流质饮食以及普通的软食,避免食用各类刺激性的食物。

1.3评价标准

(1)记录2组的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即刻出血以及术后迟发出血等;(2)对于2组患者开展问卷调查,充分评估其护理满意度,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616fbd3c749a6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率组间对比

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63%,对照组为13.16%,P<0.05。

1 术后并发症率组间对比[n(%)]

分组

n

感染

即刻出血

术后迟发出血

总计

观察组

38

0(0.00)

1(2.63)

0(0.00)

1(2.63)

对照组

38

1(2.63)

2(5.26)

2(5.26)

5(13.16)

χ2


0.069

0.297

1.198

6.162

p值


0.715

0.815

0.065

0.013


2.2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9.47%,P<0.05。

2 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8

32(84.21)

6(15.79)

0(0.00)

38(100.00)

对照组

38

21(55.26)

13(34.21)

4(10.53)

34(89.47)

χ2


10.053

9.6351

5.583

5.583

p值


0.000

0.002

0.019

0.019


3讨论

结肠息肉患者通过接受无痛肠镜辅助的高频电凝电切术,可获得比较确切的手术疗效,该手术的时间短以及安全性高,然而多数患者缺乏手术以及疾病等相关的知识认知,这导致患者在确诊后容易产生恐惧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手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为了改善该情况需要做好患者的科学护理服务[2]-[4]。临床护理路径,在应用中能够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并在患者治疗期间严格依据该路径表单提供各项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护理的科学性以及全面性,确保各项护理服务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完成。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以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同期对照组。这提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提升结肠息肉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结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期间为其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率并显著可改善护患间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春梅. 无痛胃肠镜下行胃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干预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9,25(4):149.

[2] 黄瑞娜.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4):256-258.

[3] 刘桂平. 无痛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J]. 健康之友,2021,19(3):48.

[4] 李夏雨,刘琦. 观察护理干预在无痛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的术后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3):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