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供需资源机制建立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群众文化供需资源机制建立探究

刘凤敏

曹县卫生健康局,山东 曹县 274400

摘 要:群众文化事业作为我国服务型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中具有引领、引导和引领作用。旨在发展规范社会的文化市场,弘扬文明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建设。因此,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趋势如何发展,是一个需要大家深入思考的难题。

关键词:群众文化;供需资源;机制建立;

引言

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群众文化事业备受关注。群众的文化事业,属于服务性文化事业的范围。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发展进步,不断自主创新,建立一套科研、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此外,群众文化事业是国家服务型社会发展的文化事业,历来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顺应大众文化活动的趋势,推动大众文化在新时代的根本要求得到满足,是一个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难题。

1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各项文化活动日益广泛。特别是大城市的城市广场、住宅小区及其街道,是群众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场所。从主题活动方式来看,既有集中式又有分散式;不仅是周期性的主题活动,而且是常年的;不仅在有关部门和机构,而且由群众自发组织。从主题活动的信息来看,内容多样,不仅涉及文化艺术,还涉及造型艺术、体育文化等行业。例如,有秧歌、扇子舞、太极、戏曲、二人转、美术绘画、纸风筝及其棋牌等多种主题活动。一方面,本次主题活动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它也是人们游戏、娱乐、运动、健身的重点内容,提升了生活的乐趣,也滋养了道德情操。因此,群众文艺活动的发展趋势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大力推进群众文艺活动也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2群众文化供需资源机制建立措施

2.1分类推进建设

基层文化艺术综合服务站基础建设的关键是降低活动成本、调整置换、集中使用,不大拆大建。只要现有设备能够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就不会进行扩建工程和新创作。城镇(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基础建设以完善业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对部分未完工项目进行集中基础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艺术服务站重点利用现有农村文化礼堂、文化艺术活动场所、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闲置中小学、居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城市综合性建设在确立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备与基础建设相结合,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机械。镇(街道、社区)、村(社区)有标准区、基本建设和综合文化艺术设备的健身训练城市广场。继续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基础建设,鼓励城市社区结合现有资源或社会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

2.2创新服务形式

大众文化的创造需要信息反馈,通过专业化、众筹项目等多种方式,完成文化艺术服务项目的供需高效对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推动网络进入基层综合性文化艺术服务站,实现电子信息资源的畅通无阻。移动营销推广“文化艺术加油站”“淘文化”“文化有约”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推动县级以上优质文化资源下沉、服务延伸,加强省市文化体育机构、专业文艺团体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结对帮扶,探索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制度。

2.3强化队伍建设

各镇(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配备1至2名工作人员,适度增加经营规模的镇(街道社区)。村(社区)综合文化艺术服务站由村委会或社区居民指定兼职,鼓励县、乡二级政府部门根据综合、打开方法。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等专职从事基层文化艺术综合服务站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落实县、市两级文化艺术人才配置规章制度,推动宣传策划底层文化艺术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2.4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基层文化艺术综合服务站基础建设纳入政府部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评价标准。各文化艺术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考核制度。县、市级文化艺术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将对基层文化艺术综合服务站的基础建设、应用和监管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不足之处立即进行和谐处理。引入第三方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满意度较弱的人员开展批评报告,立即总结推广营销好的做法和工作经验。

2.5应注重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品味

社区大众文化的进步不仅要在趣味中持之以恒,以激发社区的参与热情,更要注重自身的人文情趣和意义,以提高社区的人文素质和文化鉴赏能力。从实践上讲,群众的社会发展要坚持在社区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有利于塑造群众在社区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坚持传播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坚持不懈地弘扬岗位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以利于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社区中人们的价值观。最终实现以活跃的社区文体活动精神凝聚社区人的认同感和情感归属感,促进社区文化和谐发展趋势和持续发展趋势。

2.6整合公共文化资源

整合不同单位,分散、独立、单一用途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完成人力、财力、物力的综合运用。将文化艺术宣传策划、干部教育、科技创新、法制宣传教育、体育等纳入基层综合文化艺术服务站,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借助基层文化艺术综合服务站,促进各类文化艺术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体育设施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提供消防广播、广播电视设备维修、农村影视设备广播等服务项目;整合全县公共图书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有效推进全民阅读。

2.7深入挖掘社区群众的显性文化资源

社区群众的优势遗传文化资源是指社区人交流的区域内各种明显的文化资源,如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史料博物馆、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等。这类资源不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分类清晰,作用明确,资金投入少;它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可以加强社区民众对当地的信任。在社区民众的文化活动中,提高这一优势遗传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扩大社区对文化艺术的参与,甚至提高社区文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2.8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

群众文化活动要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广泛的产业、更多种类的发展趋势迈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主要是把群众思想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一方面,人们可以在参与文化活动的环节中得到思想的净化。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带来越来越多的乐趣,增加日常生活的乐趣。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首先要突出思想性,选择有趣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这是从积极主动的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人们的文化活动始终可以发展的趋势。在具有关键作用的重大节日期间,可以举办主题式的广场艺术表演、书法绘画展览等文化活动,也可以放映主题电影,这些活动都是群众比较喜爱的活动,便于闲暇时间进行欣赏。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群众文化事业也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组织机构进行恰当引导的活动,显而易见,二者应该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希望在新形势下,在群众和组织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快速、优质的发展,能更好的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郑淑娇.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2(05).

[2]郑海英.浅谈如何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J].群文天地.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