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东机场为例浅析机坪移交的优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以河东机场为例浅析机坪移交的优劣

谢楷

银川塔台管制室

摘要:

随着民航运输的快速发展,航班量持续增长,机场规模不断扩大,机场地面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地面管制冲突也随之更加复杂,空管塔台代行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大中型机场运行安全的需求,在民航局的同一部署下,国内机场正在逐步开展将机坪运行管理由空管塔台移交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的相关工作。银川河东机场于2019年月开始机坪移交工作,目前为止,已经经过3年的机坪塔台和空管塔台独立运行。本文以银川河东机场为例,简要分析机坪移交工作的优点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关键词:机坪运行 机坪管制


  1. 国内机坪移交现状。

机坪管制是机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航发展至本世纪初叶,机坪管制的职责基本上是由各机场空管塔台履行。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事业高速发展,机坪结构日趋复杂,地面交通流量日益增加,塔台统一实施地面管制的难度也逐渐增大。为此,民航局于 2013 年下发了《关于推进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移交机场管理机构工作的通知》,并在杭州、福州等地推进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民航局 2017 年 10 月下发的《航空器机坪管制移交工作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从2020 年 1 月 1 日起,符合条件的民用运输机场,均应实施独立的机坪管制,全国大中型机场基本都涵盖其中。目前,国内机坪移交主要分为两种方式:机场独立的机坪管制运行(机场专门招聘管制人员独立进行机坪运行指挥)和空管代管的机坪管制运行(空管局塔台人员代理进行机坪运行指挥)两种模式。银川河东机场的机坪移交属于第一种运行方式。


  1. 银川河东机场机坪移交工作的开展情况。

  1. 机坪移交运行的提出。

2018年,根据民航局及西北空管局的相关部署,银川河东机场和宁夏民航空管分局正式提出并筹备河东机场的机坪移交工作,双方通过公文等形式向机场和空管人员进行宣贯,强调机坪移交的关键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委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机坪移交的评估以及移交方案的制定。

  1. 机坪管制员的委托培养。

由于机场公司没有专业从事管制工作的人员,委托空管塔台管制室进行前期的机坪管制员培训工作。银川塔台组建专门的管制教员组进行培训并编写塔台和机坪管制培训教材,并让机场培训人员到现场跟班见习。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机场共十余名机坪见习管制员完成见习并取得管制执照,为河东机场的机坪移交工作奠定了基础。

  1. 机坪移交实施影子阶段。

2019年4月,河东机场机坪移交正式实施,为了加速移交工作的实施,避免出现重大错误,空管和机坪塔台决定先实施影子运行即由空管塔台每日派管制教员至机坪塔台进行现场指导,确保移交顺畅运行。至同年10月,影子运行阶段圆满完成。

截至目前为止,银川河东机场的机坪移交运行已有三年,机坪塔台负责机坪内航空器的推出开车和滑行工作,空管塔台负责航空器的放行、主滑行道滑行以及跑道运行工作。其工作程序为:离场航空器在空管塔台接收放行许可,协调限制并报告准备好后交由机坪塔台推出开车,机坪内滑行至交接点交由空管塔台指挥,完成滑行、进跑道和起飞;进场航空器空管塔台指挥脱离跑道后滑行至移交点交由机坪塔台指挥,直至进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机坪移交带来的便利,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机坪移交的优势

  1. 减轻塔台管制员的工作负荷。

机坪内的防相撞是塔台的难点工作,占用了管制员很大的精力。由于工机坪内的保障车辆和人员纷繁庞杂,难于统筹管理,加管制员对机坪内的管控很难全方位覆盖。机坪塔台的成立,意义在于机坪内权责的转移。机坪移交后,空管塔台可以改变以往疲于应付机坪内航空器、车辆、人员之间矛盾的状态,将本就有限的精力全部放至机动区航空器的管制工作,这无疑大大减轻了塔台管制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机动区安全水平的提升。

  1. 减少机坪运行盲区。

随着银川河东机场的发展,机坪和的扩建,受地理位置所限,空管塔台进行搬迁,远离了机坪,造成了航站楼遮挡机坪的情况,在未实施机坪移交前,空管塔台借助在候机楼上安装摄像头来弥补视野盲区,尽管有一定效果但仍具有安全隐患。机坪移交后,机坪塔台具有良好的视野对机坪内的运行进行监控,有效的解决了视野盲区的问题。

  1. 减少航班延误。

近年来,航班正常性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民航发展的痛点,空管塔台管制员在实施指挥时,关注点多且工作重心在调配起降间隔,不能时刻掌控其管制范围内的航班短时延误情况,在机场对机坪内航空器实施独立管制后,机坪管制员工作重心就可以放在航班放行正常率上,合理安排航空器的推开时机和滑行落线,重点关注延误临界航班并加以干预,从而提高航班正常率。

  1. 使地面保障更加紧密。

传统模式下,空管塔台确定推出次序,再由机场指挥中心布置机务部门推开。有问题时,还得由机场指挥中心来回传递信息,手续繁琐,效率低下。机坪移交后,就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机坪塔台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调配意图通知机务航空器推出的次序,有效地节省信息传递的时间,可以根据地面资源分布情况提前做出预案布置落实。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提高资源调配的效率,有效地节约人力和资源成本。排除掉跨单位间的冗余信息传递,使得机场内部各部门间的地面保障工作衔接更为紧密。


  1. 机坪移交中存在的问题。

  1. 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a)机坪移交后,空管塔台席管制员和机坪塔台管制员尽量在各自的管制区域内完成矛盾调配,这就使得机坪管制调配的灵活性和滑行道资源的利用不如从前。以更换跑道为例,传统模式下,管制员可以利用机坪内的滑行道顺畅的调整航空器离场次序,机坪移交后,空管塔台不在具有机坪的管理权限,需要更多的借助跑道来进行调整,或是与机坪塔台进行特殊协调,浪费时间,增加安全隐患。

(b)可能造成航班时隙浪费。航空器通常被限制在指定时刻起飞,前后容差值一般不超过三分钟,这就要求航空器的地面保障必须按时完成,推出滑行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然而,实际运行中,许多突发因素是不可预测的,传统模式下各席位间可以直接口头商定将时刻个其他航班,耗时极短;机坪移交后,双方必须经过电话协调,耗时长,极易导致航班时隙被浪费,所涉航班也可能面临长时间的地面等待。

  1. 双方交流欠缺。

传统模式下,地面管制员对各席位工作流程了如指掌,可以因地制宜地做出适宜的管制决策,确保自与下一管制席位的工作有效衔接。而机坪移交后,新进人员对非己方管辖范围内的管制工作程序不熟,管制决策的整体性就会下降,容易导致空管塔台和机坪塔台配合不能做到无缝对接,从而影响航空器地面运行的效率。因此,加强双方管制人员的业务交流是双方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1. 总结

作为中国民航发展历程中的新生事物,机坪移交工作的推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持续为机场运行效率提升带来可喜成果的同时,势必伴随着新问题的不断产生,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机坪塔台不断自我完善的成长历程。相关从业人员一方面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机坪移交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另一方面更要正视机坪移交给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切实加以改进,就能为我国建设民航强国添下结实的一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