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EPC工程总承包业务涉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4

建筑企业 EPC工程总承包业务涉税分析

张华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税务相关业务量也开始不断增加,税务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做好税收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我国,建筑行业作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而且建筑行业本身具有作业开展时间长、涉及层面比较复杂、资金的流动性大等特点,由此可见,建筑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落实意义重大。和其他企业相比,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税收风险高,而且相关税务事项复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必须从工程项目安全、质量、造价以及工期等方面入手,合理筹划增值税,为增值税的合理流转创建良好的环境,尽可能降低纳税环节的资金成本。该项工作的落实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能够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建筑企业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应用价值,对相关涉税内容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建筑企业;EPC;总承包项目;涉税问题

引言

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众多行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得拥有总承包资质的施工单位也因此发展起来,然而,随着 EPC 总承包模式的全面推广应用,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与税务相关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在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管理成本,本文从不同层面对涉税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最大限度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满足预期目标。长期以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涉税问题是承包单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由于个别项目因其管理问题而产生税务不合理现象的出现,进而增加了项目预算,导致整个项目出现亏损情况。由此可见,对涉税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筑企业EPC 总承包项目的应用价值

1.1EPC模式发包人转移增加了财务风险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将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转移给总承包人,这样一来,财务风险自然也转移给了总承包人。而对于传统的建筑业工程承发包方法而言,主要是发包人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平行发包给相应的单位。从发包人角度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使用不利于控制总体投资,工程项目的大部分风险和繁琐的事物仍然由发包人承担。由此可见,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将项目设计、采购以及施工全权委托给工程总承包人负责的方法,能够借助总承包人的专业优势,有效化解风险,提高项目的综合收益。作为总承包人的建筑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在结合设计、采购以及施工作业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进行合理优化,能够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投入。

1.2EPC模式实施过程中带来了新的财务风险

目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实施方法有如下几种:(1)总承包人同时具备设计施工资质和能力,大多数设计和施工作业的进行是由总承包人完成的,分包情况相对较少。(2)在工程项目中,在总承包方只有设计和施工资质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主要工作有承包方负责承担,其他方面的工作则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3)在项目工程中,由具有设计资质和具有施工资质的两个单位进行联合中标的方式称为联合体总承包,有具有资质的两个双方共同和项目发起人签订合同,这种情况下,在资质符合的条件下,项目的所有工作由联合双方共同承担,少数工作采取了分包方法。通常情况下,中小型规模的企业一般没有设计资质,因此,多用到的是单一主体总承包之后进行设计分包或者联合体参与EPC项目投标的方法,中标后成为总承包人。在联合体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其他成员负责设计工作,少数施工内容以分包方式来实现。对于中小规模的建筑企业而言,不管使用哪种总承包方法,都需要实施陌生的设计领域,将设计分包和联合体运作方法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2.EPC 总承包项目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应对EPC工程总承包工程中的涉税问题,就需要严格遵循如下原则:(1)事前规划。即在前期税务阶段筹划,收集和EPC工程总承包工程有关的税收政策内容,为了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涉税问题可能带来的风险,就需要全面落实各项相关事件的分析工作。(2)合法合规原则。也就是总承办单位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落实税务筹划工作。(3)实事求是原则。总承包单位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便制定出与企业实际发展高度匹配的筹划措施和筹划方案,以此来减少税费,有效控制涉税风险。(4)成本效益原则。企业筹划方案的应用,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收益以及筹划成本进行。

在实际落实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税务筹划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收集和工程项目相关的涉税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制定的相关条例,以此作为税务筹划方式的根据,为了能够尽可能降低税收成本,就要详细了解政府对企业税务方面的优惠政策。(2)根据企业框架和合作模式对企业的税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根据项目中不同类目内容,项目的总承包方才能制定合理的组织框架和合作方式,梳理出合理的税务策划方案。(3)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转移定价问题做出正确合理的税务筹划工作,也就是总承包单位必须借助转移定价方法为税务筹划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4)根据融资方案的角度,弱化成本,强化债务利益的税务作用,对项目的所得税进行正确合理的计算。

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增值税流转

3.1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增值税流转环节

为了能够确保工程总承包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于2016年住建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表明,有效落实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能够延伸初步设计工作深度,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将项目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率。工程总承包企业开展承包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具备满足工程规模要求的设计资质或者施工资质。因此,建设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管理工程总承包项目,同时还可以将项目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的管理单位,使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管理总承包项目。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不同的总包方、建设方、分包方等纳税主体以及增值税流转内容,如表1所示为不同流转环节的增值税内容。

表1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各环节增值税汇总

纳税方

进项税

资金成本

销项税

应纳税

分包方

I2


O2

P2

总包方

I1


O1

P1

建设方

I

C

O

P

建设方应纳税P为其销项税O与进项税I的差额。即:P=O-I总包方应纳税P1为其销项税O1与进项税I1的差额。即:P1=O1-I1分包方(及材料设备供应商)应纳税P2为其销项税O2与进项税I2的差额。

即:P2=O2-I2上面公式中I1=O2;I=O1;使得增值税在不同环节得到了流转,形成了增值税流转流程。

3.2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增值税流转流程

616e3fa7066b0_html_df6d9e06e11bf4d9.png 图1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增值税流转流程

分包方的进项税在流转过程中需要从总包方获得的销项税中扣除,得到的余额必须交给税务部门;总包方从建设方获得的销项税中扣除进项税,将余额交给税务部门;建设方从获得的销项税中扣除进项税,上交余额至税务部门,如图1所示。正常的流转需要做到足额抵扣,但是,实际上,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获取税票,或者由于进项税比销项税大,所以,导致应该抵扣的增值税无法抵扣或者抵扣不充分,进而增加了维修成本、纳税资金成本、折旧计提额以及转资额,这些内容都需要进行纳税筹划。

4.EPC 模式下的管理

4.1EPC 模式下的设计管理

从整个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层面而言,设计管理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设计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形象息息相关。相比于传统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提前与业主签订总价合同,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方需要结合施工成本全面落实工程项目的优化设计工作。从方案设计阶段到施工图的制定,不仅能够维护设计方的利益,同时还能够保障业主方和施工方的利益。

4.2EPC 模式下的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在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中是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由于采购资金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中占据大多数,所以,一旦前期工程采购设备出现问题,除了会增加设备修复费用之外,还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问题维护费用,严重者甚至会面临工程项目重建的现象。由此可见,对于整个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而言,做好采购管理工作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4.3EPC 模式下的施工管理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应用效果的好坏与施工作业息息相关,主要是因为决定这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而分包管理作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大型工程得以高效建设的关键。因此,优秀的分包单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同时,要想全面提升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各个分包单位的管理工作,为施工作业的开展创建安全的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分包管理效率的目的。

5.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涉税问题解决策略

5.1EPC模式下纳税筹划理念的转变

自从建筑业落实“营改增”政策以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税务筹划工作的进行,必须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为了能够保障纳税筹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结合政策要求积极转变纳税筹划理念。比如,某建筑企业自从2016年开始实行“营改增”之后,在纳税筹划的调整和优化上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在全面落实“营改增”之后,通过结合企业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实际业务开展情况,系统性地规划了纳税工作,并且及时转变了纳税意识,为纳税筹划工作的有序开展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很多建筑企业在全面落实“营改增”的这几年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纳税筹划经验。因此,单一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了解“营改增”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纳税筹划发生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纳税规划。

5.2EPC 项目投标阶段的税收问题解决策略分析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投标阶段税务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总承包企业全面掌握税收筹划相关的内容,由税务管理部门实施筹划工作。该项工作的落实必须明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相关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的报价方式、优惠幅度以及税收合同条款等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于总承包项目投标阶段税收政策的调查研究,需要企业重点关注如下方面的内容:(1)深入分析和项目有着密切关系的所得税、服务税以及增值税等所有税种,并且还需要明确具体的纳税范围和纳税时间。(2)合同中如果明确标注了承包方需要缴纳的税费,就必须明确税种和税率等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预算部门必须积极配合落实相应的运算分析工作。在必要的条件下,还需要专业律师综合分析在投标过程和合同签署过程中是否加入税款。

5.3EPC 项目合同执行阶段的税收问题解决策略分析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税务管理过程中项目总部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从而为顺利度过过渡期提供可靠的保障,明确各个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税务管理工作职责进行详细划分,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为税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全面提升企业规划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出现税务风险的几率,还需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通过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尽可能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从税务管理人员层面而言,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管理效果,因此,必须做好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税务相关政策以及常见税务问题的应对措施。此外,为推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税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总承包单位深入分析业务条款以及技术条款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业务条款的分析,主要是明确相关税收规定。技术条款则是确保税务管理人员在理解施工过程的前提下,制定相关的税收规划政策,从而为规避税收风险提供可靠的保障。现场主管人员在实际落实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作业在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下属人员的培训力度,以便为数控作业的高效开展培养坚实的后备力量,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水平,确保税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此外,还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加强项目管理部、市场部以及物流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有关税收方面的问题,加大税务宣传力度。只有确保上述几项措施多管齐下,才能够为各个单位明确税务相关事项提供可靠的保障,进而推动税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另外,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管理标准,因此,总承包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税收管理标准,通过全面落实税收管理评估工作和监督工作,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税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相关涉税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各项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5.4EPC 项目结算后的税收问题解决策略分析

顺利结束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施工作业之后,就进入了总承包项目的结算阶段,对于项目公司需要继续存续的情况,需要对项目所在地的财务税务档案进行归档整理。除此之外,必须详细整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所在地的相关税法资料,并且将其整理成文字材料,再上报给总部,由总部进行分类留档保存。该项工作涉及到出口退税单据以及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等材料单据,所以,拥有真实、完整的材料是实施结算工作的关键。对于跨境EPC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也需要全面落实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有关单证备案管理制度(暂行)的通知》中表明,出口退税有关单据的保管期限是5年。同时需要做好各项税务清理工作。

5.5内控视角下规避涉税风险

任何风险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再加上"营改增"后纳税筹划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纳税筹划工作产生了影响,而且工程合同类型也在发生变化。面对这种现象,建筑企业要想规避涉税风险,就必须从内控角度出发,也就是合理规避纳税筹划风险。比如,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尝试将阶段性的纳税筹划工作和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加大对税务相关内容的核算工作,确保申报工作的合规性、合法性。同时,建筑企业为避免财务风险蔓延到税务层面,应该从内部控制角度审核涉税相关凭证,尽可能规避法律风险以及核算风险等具体风险。建筑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还可以结合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确保纳税筹划体系的高效、稳定运转。

结语

总而言之,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正在以迅猛的势态发展,面对这种现象,为了能够尽可能规避各种税务风险,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就需要工程总承包企业积极使用现代化技术,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从多个层面入手来提高税务管理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够增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优势地位,确保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市场环境的变化需求。同时,为了能够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税务筹划方案,深入分析税务筹划作用,尽可能降低税务风险,为建筑企业的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利云. 试析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J]. 财会学习,2019,(20):146+148.

[2]虞璟. 建筑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税务管理浅探——基于“营改增”背景[J]. 时代经贸,2019,(16):72-73.

[3]吴磊. 建筑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

[4]齐海帆,李超,汪芸.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控制和结算管理[J]. 现代国企研究,2018,(08):160.

[5]干增辉.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要点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7,(29):139.

[6]张红操. 海外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的税收管理[J]. 财经界,2016,(29):306+327.

[7]张荣.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精益成本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

[8]吴义应.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