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疏通文意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中年段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文言文疏通文意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中年段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吴璇

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小学 510378

摘要

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者以体现国家意志的文化传承、遵循儿童的语文学习规律、贯彻"双线组元"的编排思路,编排了一个具有特点的文言文教学系统。统编版教材对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更为重视,不单学习第一篇文言文的时间提前了,而且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只是要求会理解,会背诵,更重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感悟。要形成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疏通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小学语文中年段文言文入手,研究疏通文意的有效方法,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


关键词:文言文 文意 方法


一、让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宝贵的人文精髓。学习文言文,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厚其文化素养,提升其审美情趣,对传承中华文脉,具有重要的意义。统编教材将文言文的学习提早到三年级,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尽早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1]

二、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明确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许多教师已对文言文的教学策略进行过探究,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大致如下:一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要理解文意。三要熟读成诵。四要有所感悟。

三、疏通文意的重要作用

从学习文言文的步骤看,似乎是步步深入,但不然,所有能力的掌握都建立在理解了文意,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

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环节,处理不好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方法是教师讲解并提醒关键词句的意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常常是教者费神费力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恹恹欲睡,兴味索然。意志力不强的学生早已梦见周公了,哪管什么"之乎者也"。教者一边讲解还需一边组织课堂,提醒个别学生,这样的课堂模式效率低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怕"文言文,也是毋庸置疑的。[2]

四、疏通文意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已知帮助理解课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文言文的形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故事的内容却是大部分学生早已在幼儿园或一二年级接触过的。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一文,同样选取的是大部分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在学习文言文之前,利用学生已知、已听过的故事,或先让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讲一讲,其他同学则听同学讲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期待。

(二)给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组成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来理解

文言文言简意赅,往往篇幅短小,翻译成现代文内容却很多,这与文言文大量使用单音节词的特点有关。

比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中,“群儿戏于庭”,短短五个字,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一群儿童在庭院中玩耍(做游戏)”。让学生运用组词的方式,把“群”、“儿”、“戏”、“庭”等字组成“一群”、“儿童”、“游戏”、“庭院”,就能让他们很好地理解这一句话。

四年级下册的《囊萤夜读》中,“家贫不常得油”,给每个字组词为“家境”、“贫穷”、“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就可以理解这一句话了。

所以运用组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单音节词,从而理解句子。

(三)联系前后语境理解文言文

在现代文的学习中,“利用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之一。这一能力,同样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司马光》一文中,“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引导学生思考,从一群儿童在庭院中玩耍,庭院中摆有一个瓮,瓮相对于儿童来说,是很高很大的装水的容器,可推断出“登”是“爬上”的意思, “没”是“淹没”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一群孩子在庭院中玩耍,一个小孩爬上瓮,一不小心,失足跌了下去,淹没在瓮里。”

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中,让学生明白,上文精卫是在东海溺水身亡的,就可推断出下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中,“堙”是“填塞”的意思,精卫想用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

所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上下文的语境,能够对整篇文言文的理解更加到位,译文的结构更加完整。

(四)关注古今词义的不同,准确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中有一些意思比较固定的字,其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比如 “走”字,古代汉语是“跑”的意思,表示“走”的意思用的是“行”,与现代汉语不同。《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理解了“走”是“跑”的意思,就可以理解这一句的意思是“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知道这里的“竞走”是“争着跑过去”的意思。

在小学中年段中,还有一个古今异义的词,就是“去”。在古代汉语中,“去”的意思是“离开”,而现代汉语“去”是“到某个地方”。掌握了这个词,理解《司马光》一文中,“众皆弃去”,就知道意思为“其他小孩都放弃他离开了”。

让学生熟记更多古今异义的词,可以让他们理解文言文变得更加容易。

(五)掌握指代词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中常常运用某些字,来指代上文的内容,避免重复,使文章更简洁。学生在中年段接触的第一个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字,就是“之”。

《司马光》中,“光持石击瓮破之”,知道这里的“之”是指代“瓮”,就可以翻译这一句为“司马光拿起石头用力砸瓮,把瓮砸破了”。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这里前面一个“之”是指“李子”,后一个“之”是指“王戎”。

《铁杵成针》中,“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知道了这里的“之”是指代上文的“老媪”,就知道是李白问老妇人,得到老妇人的回答。

“之”在很多时候,能代表上文中出现过的内容。使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掌握“之”字的指代作用,就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以上所提方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只有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让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文言文的时候,掌握疏通文意的有效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读、背诵、感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1]洪胜.聚焦·激趣·诵读——统编教材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谈.小学教学(语文版). 2021,(04)

2]黄洋. 文言文教学疏通文意例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