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炎虚热型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炎 虚热型临床疗效观察

金冠男 1 崔相楠 2

1.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摘 要:目的:研究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方治疗间质性肺炎虚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符合间质性肺炎虚热型诊断标准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在治疗4周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方对间质性肺炎虚热型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升陷汤合生脉散;间质性肺炎,虚热型

间质性肺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炎性和纤维化疾病,病变主要侵犯肺间质和肺泡腔,还会涉及到肺泡以及肺泡周围一些组织[1],最终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的丧失,进展为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在传统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并无与之相对应的中医病名记载,目前中医各家多将其归属在“肺痿”范畴。本文主要针对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方对间质性肺炎虚热型的临床疗效展开以下相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现进行以下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本院就诊的符合间质性肺炎虚热型诊断标准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52-84岁之间,平均年龄(65.34±3.4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8-78岁之间,平均年龄(59.56±4.23)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相关基础信息进行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内容已经过全部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符合伦理标准。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具体方药:生黄芪30克、知母15克、升麻6克、柴胡9克、桔梗9克、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20克、丹参15克、紫苑12克、炙甘草9克。每天服用1剂,每剂水煎出约300ml药液,分两次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连续服用4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满意度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治疗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2)治疗总有效率分析: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616d10ce97ccd_html_43276b6f6c55979c.gif 治疗前积分]616d10ce97ccd_html_ed0fe045f02fcc2d.gif 100%(见表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 中医症候总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

判定标准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率≥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率<7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率<3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校验;并且施以t值进行检验,两组之间计数的数据治疗临床比表通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治疗满意度(%)

观察组

35

25

5

5

86%

对照组

35

15

5

15

57%

x2





7.0000

P值





0.0081

2.2 治疗总有效率分析

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35

30

3

2

94%

对照组

35

20

3

12

66%

x2





8.9286

P值





0.0028

3 讨论

目前治疗间质性肺炎的特异性药物主要是吡非尼酮、尼达尼布,不过两种药物只能改善部分轻、中度肺纤维化,并不能阻止和逆转肺间质纤维化。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类、N-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作为常用治疗药物在疗效上并不尽如人意,且伴有多种不良反应,不推荐长期使用;因免疫排斥、年龄限制、捐献肺资源匮乏、移植费用高昂等原因,肺移植治疗对于多数患者并不能接受。现代医学尚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以及方案[2]。祖国医学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疗肺纤维化问题上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已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

“肺痿”一词,最早出现在《金匮要略》中,原文所述为:“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脏本娇嫩,居于胸上,不耐寒热,容易受到外邪、内生邪气的侵袭,而衍生病变,导致虚损。故而有“肺伤善痿”之说。本研究所论述间质性肺炎中的虚热型实际上就是中医肺痿中的一个辨证分型,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上焦肺叶失于濡养,虚热内生,渐成之肺痿。从古到今,中医中药治疗虚热型肺痿有着丰富的经验[3],我科受经典及前人启发,在治疗间质性肺炎虚热型应用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具有益气升陷的功效,有学者应用其治疗肺系疾病疗效确切[4];合生脉散以益气养阴,敛肺止咳;“肺主气”,“肾主纳气”,故加山萸肉以补益肝肾;久病入络致痰瘀阻络,故加丹参以活血化瘀;加紫苑降气化痰,升中有降,恢复气机升降功能;甘草以调和诸药。全方益气养阴、敛肺纳肾、活血化瘀,阴津得复则虚热自除;气机升降功能恢复则喘咳自消;经脉通利,肺得以津液濡养。本研究表明,通过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炎虚热型4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方对虚热型肺痿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国晖,陶方泽,王安喜.升陷汤的临床应用研究[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2021-07-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495.R.20210706.0953.003.html.

[2]杨宁,纪校敏,罗丽平.氨溴索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03):233-237.

[3]李兴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3):35+192.

[4]林然,董振华.董振华运用升陷汤治疗肺系疾病经验举隅[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04):2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