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之外的音乐创造空间——中国农村多民族音乐分析(广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为城市之外的音乐创造空间——中国农村多民族音乐分析(广西)

陈凯荣

柳州市群众艺术馆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发展应当是持久性和多样性的。中国农村多民族音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特征,因而也应当为城市之外的音乐创造空间。本篇文章主要以广西壮族民族音乐为例,从特征分析以及媒体传播两个角度对文本课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多民族音乐 创造空间 新媒体运营 广西壮族民歌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传承及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音乐。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符号功能,同时蕴含着民族发展历史进程当中特有的文化内涵。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往往在经济较为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而农村地区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却没有得到相当的重视。环境可以造就音乐文化的生成,处于高山之上的中国广西地区农村民族音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留下了众多带有当地人文特色的音乐艺术作品。在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当中,也应当为城市之外的音乐创造空间,推动广西等地区农村多民族音乐的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之下,利用具有创新性的媒体运营手段推动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创作与欣赏形式的创新。从而更好的发挥音乐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陶冶作用。

一、中国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分析

广西一带被称为“歌海”,足见当地人们对于唱歌的喜爱。可以不加任何夸张的讲广西壮族的儿女们自出生之日起就以听摇篮曲来感知这世上的一切,而到年老离开人世之时又在丧葬曲中与世界告别,简而言之,广西壮族的一生都是在音乐歌曲的听奏中度过。广西壮族的人们大都十分喜爱听奏民歌,对于他们而言,民歌不仅作为一种音乐艺术欣赏活动陶冶身心,更可以从民歌当中获得生活的经验,感知人文的气息。这是因为,广西壮族是一个依靠农耕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日常生活往往与农耕生活节奏密切相关,所以很多当地民歌的创作和演奏往往展示着农耕生活现状,其中传达了人们参与农耕生活的情感。广西壮族民歌带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在广西壮族民歌里,我们可以与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对话,也可以更好地学习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活智慧。可以说,欣赏广西壮族民歌的过程同样是欣赏人类智慧和生存意志的过程,艺术来源于生活,滋养了生命。

广西壮族民歌一脉相承,但是却衍生出纷繁复杂的种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从歌曲内容上来进行划分,就包含了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等。从演唱形式上来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所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广西壮族民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演唱形式,有着独具特色的演唱要求。歌曲的演唱依托于特定的语言,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特征来讲,南北方方言的不同造成了山歌称呼的差异,主要有欢,西,加,比,论五种。而每个区或乡又有多种不同的演唱曲调,其中有用叙事的平调,也有抒发情感的喜调等等。

总而言之,广西壮族农村做民族音乐发展具有着多样性的特征,其不仅有形式多样的演唱格式,同时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在情感。尤其大部分壮族山歌都抒发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在艺术形态上趋于完美的广西壮族民歌向我们展示了千百年来这一伟大的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当中的生活状态。它产生于历史长河当中,又滋养着人们的现代精神。因而我们应当为城市之外的音乐,如广西壮族农村多民族音乐创造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二、新媒体运营为城市之外的音乐创造空间

1.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继承和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宣传活动。在设计开展媒体宣传活动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结合广西特有的文化特色,从中挖掘文化自信。这样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更根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同时要将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体现时代的发展,实现媒体宣传活动的创新和发展。而这离不开人们的智慧、自信和文化底蕴。文化自信的内涵渗透在人们的日常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追求等方面。可以用无形的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高雅的审美情趣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影响人们对于媒体宣传活动的设计及开展。为了实现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融合发展需要吸纳更多的听众和观众朋友参与到媒体宣传活动的欣赏当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媒体宣传工作,为此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具体来讲,可以设置官方网站或者官方微信号,在上面推送关于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媒体宣传活动举办的内容,同时分成不同的板块,对于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媒体宣传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加以细节化的说明。同时在每一展览板块标注相关的解释说明。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文创纪念品等等,以抽奖的活动来吸引人们的兴趣。

2.传统宣传与新兴软件相融合

以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展现和媒体宣传活动开展为例来讲,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可以制作有关于探究和保护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纪录片。纪录片当中对于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及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加以展现。其中,可以以旁白讲述的形式来开展,但是讲述的内容要有事实依据。也就是说,镜头推进需得在具有民族生活气息的地方进行取景,同时要有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代表包括乐器,服装等各种物品来加以展现,引导观众对于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具体而立体的理解。录制纪录片是较为传统的媒体宣传形式,那么为了进一步拓宽其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宣传范围。可以将其与新兴软件相融合,也就是说,可以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来对纪录片加以分阶段更新及播放。纪录片播放完毕之后,可以继续采纳观众对于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及传承,尤其是媒体宣传活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调动群众的力量,提高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率,完善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结构。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通过引导观众对于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加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调动起其对于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自觉主动地融入到广西农村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以及媒体宣传活动开展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高月琴.试析我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元素[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5).


[2]宫斌.民族音乐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J].艺术评鉴,2018,(11).


[3]黄燕,张维.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05).


[4]熊彦博.民族音乐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J].赤子,2018,(23).


[5]熊娅亚.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9,(03).


[6]林珠萍.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5,(30).


[7]刘惠春.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商情,2019,(24).


[8]赵书峰.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J].中国音乐学,2014,03:92-102.


[9]袁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03):85-89.


[10]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民族艺术研究,2014,27(05):73-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