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探讨

袁亚琦 许可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在显著增加,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首先要保证施工技术和相关设备的质量,其次要结合实际来选择最为适宜的建筑模式。EPC建设模式一方面能够有利于承包方实现产业化的建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实现集中化的项目设计和管理工作,使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满足建设项目对于成本、进度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但是,在EPC模式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结合不同的建筑工程来从多方面加以研究和探析,找到有针对性解决方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

引言

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具有施工速度快、外界气候因素干扰小、人力资源投入少以及建筑质量保障系数高等特点,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难以确定责任主体,相关方的合同关系较为复杂,给质量管控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规避这种情况,建筑项目发包方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并结合BIM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管控,效果显著。

1EPC总承包模式的概述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实行全过程或者若干阶段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进行承包,全面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等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从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到交付运营,总承包企业进行全过程统筹管理。这种模式对总承包单位要求很高,也能发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创造更多的效益。EPC总承包模式旨在改变长久以来分割且低效运行的建设服务供应链。打破设计与建造之间长久以来的鸿沟,有效降低开发商的管理和沟通成本,提高工程建设工期缩短、质量增值、投资性价比适宜的综合效益,解决设计、生产制作和施工一体化的问题。

2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现状

目前装配式建筑仍然偏向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DBB模式)。一是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由业主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分别签订合同,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该模式的优点是参与项目的各方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用性强,有利于风险管理、合同管理和减少投资,缺点是工程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之后移交业主,业主管理费较高,项目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变更时会引起较多索赔,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设计单位、供货商和施工单位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现象。二是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DBB模式,容易导致设计、生产和施工各个环节脱节现象,并且一体化管理度不高,对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和装配施工的需求在设计阶段不能充分考虑,信息沟通不集中,导致设计变更增多,业主协调工作量大,不符合装配式建筑通过构件工厂化生产实现设计、生产和施工一体化的特点,很难发挥装配式建筑集成的优势,不能带动装配式建筑更好发展。三是信息管理系统起步较晚,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效率低,各专业信息共享传递较差,导致各方信息传递延迟,耽误工期,影响造价。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要在技术上创新,还要在管理模式上创新。

3EPC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措施

3.1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全程进行跟进,只有安全系数提高了,才能进一步保证工程的质量。要做好危险源的分级控制和安全措施的预处理。根据危险源的等级不同,应对的措施也不同。在分级体系中,各个级别的监控都要严格把关,不得遗漏细节。监控人员做好换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因为精神疲劳而产生疏忽的行为。在监理人员施工巡查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为提升监管的效率,还可以引入新型监控技术,如无人机智能巡航监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问题判断的准确率,并且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问题。通过内置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将采集到的图像,视频信息发送给管理者,形成一个闭环的安全管理反馈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要严格遵守设备检测规范流程,及时排除隐患。施工人员自身也要提起安全意识,做好自我检查的工作。各个施工单队伍之间也要互相监督,与管理人员相互配合,为施工控制体系的落实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采购阶段的质量管理策略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构件,制作这些构件的材料质量优劣能直接影响到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因此,EPC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应当高度重视材料采购环节,严把材料质量关。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当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借助于大数据,筛选出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然后经过项目各相关方现场验证,确定最终的材料供应商。在技术保障方面,总承包方可以应用BIM技术,建立装配式建筑结构模型,技术人员结合模型上面标记的数据信息,及时获取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以及尺寸参数等信息。同时,在构件装配环节,对材料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化管理,防止材料浪费。在采购组织与管理环节,总承包单位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规模,组建专业的采购团队,并在总承包单位主管的统一领导下,对材料质量负全责。采购阶段的质量管控工作需要坚持“早识别、早确认、早处理、早整改”的原则,即采购部门应当与设计方、施工方搭建一座信息互通的桥梁,施工之前,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调度下,及时查找出采购环节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并制订应急响应方案,消除质量隐患。

3.3加强施工作业人员教育管理

EPC工程总承包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其安全风险评价机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针对当前施工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施工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并完善规章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针对本企业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建立自己的相对固定的产业工人队伍,锻炼成熟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素质水平。落实项目施工技术交底和三级安全教育,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标准规范、安全风险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交底,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按规程安全操作。同时加强安全风险防范与救援措施,从而减轻事故造成损失。

3.4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要完善施工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案,督促管理工作人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规范要求,保证能够合理行使权力,负起相应的责任。为充分调动起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对于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要施以适当的惩罚,而对于尽职尽责的管理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且在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要通过薪酬等方式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人员工作的热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结语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从项目设计、构件生产、装配式施工全过程统筹管理。该模式能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全面考虑设计、生产、装配施工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项目设计更加优化,实现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的深度融合,降低建造成本,缩短工期,发挥了管理的效益,EPC总承包模式能对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琛琛.装配式建筑采用EPC模式相关问题研究[J].工程经济,2020(01):35-37.

[2]梁献超.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策略[J.建筑经济,2020(11):73-78.

[3]刘贵文,郭攀.基于EPC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09):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