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3

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邓志霞

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2300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的高血压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10%比对照组68.97%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DBP、TC、TG均比对照组低,SBP、HDL-C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应用硝苯地平,高血压病患者联合应用硝苯地平+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补肾涤痰化瘀汤;高血压病;治疗效果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动脉压升高是患者的主要表现,久病有血管、心、肾、脑等器官损害,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1]。其是主要的导致肾功能障碍、冠心病、脑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在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率,减轻心、脑等血管损害中意义重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中意义重大[2]。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多给予西医治疗,但单纯应用西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且血压波动大,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3]。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肾虚,肾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水液输布无权,导致痰瘀互结,阻滞痉挛,治疗应遵循化痰、祛瘀、通络、补肾益气的原则[4]。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病应用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的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的高血压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病程2-11年,平均(8.33±1.01)年,年龄43-77岁,平均(60.34±2.17)岁,女11例,男18例。研究组29例,病程2-11年,平均(8.29±1.11)年,年龄43-77岁,平均(61.11±2.04)岁,女13例,男16例。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病;依从性好;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所用药物过敏;继发性高血压。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口服用药,每天1次,每次20mg。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等同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同时口服补肾涤痰化瘀汤,主要组成:10g葛根、30g桑寄生,10g石决明,20g制何首乌,10g泽泻,15g茶树根,6g甘草,15g益母草,10g茯苓,15g牛膝,10g制半夏,10g菊花,10g陈皮,10g生山楂,10g赤芍,10g丹参。若患者心肝火旺添10g夏枯草和黄芩;若患者肝火上炎、阴虚火旺天10g麦冬、15g生地黄;若患者便秘添10g决明子和6g大黄;若患者肝肾阴虚添10g墨旱莲和女贞子;若患者失眠、心悸添10g酸枣仁和夜交藤;若患者耳鸣天10g石菖蒲和石决明;若患者眩晕较重添10g钩藤和天麻;若患者头痛添10g蔓荆子和川芎。用水煎煮,早晚服用,每天1剂。两组均治疗60天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较治疗前舒张压下降(>10mmHg),并在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程度≥20mmHg,但不在正常范围内为显效。较治疗前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下降程度<10mmHg但在正常范围为有效。未满足上述标准则为无效。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压水平,其中血压包含DBP(舒张压)、SBP(收缩压);血脂包含HDL-C(高密度脂蛋白)、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10%比对照组68.97%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29

7(24.14)

13(44.83)

9(31.03)

68.97%

研究组

29

12(41.38)

15(51.72)

2(6.90)

93.10%

X2

/




6.142

P

/




<0.05

2.2血脂、血压指标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DBP、TC、TG均比对照组低,SBP、HDL-C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血压、血脂指标对比(6168effa71331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组别

时间

DBP(mmHg)

SBP(mmHg)

HDL-C(mmol/L)

TC(mmol/L)

TG(mmol/L)

对照组

治疗前

95.15±10.01

155.96±11.55

0.78±0.20

7.26±1.04

2.16±0.83


治疗后a

84.37±7.88

130.17±11.55

0.86±0.24

6.70±1.11

2.02±0.58

研究组

治疗前

102.30±10.73

162.43±16.34

0.86±0.15

7.35±0.94

2.23±0.74


治疗后ab

82.42±9.25

133.56±12.67

1.23±0.28

4.45±1.03

1.36±0.35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加重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实重要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此类患者病程长,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善病情,需要长期配合生活管理和饮食管理才能保证治疗效果。临床多给予西药治疗,但不良反应多,容易产生耐受性,应用受限。

中医将高血压病归为头痛、眩晕的范围,认为此病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病因多由饮食失节、劳倦虚衰以及情志失调导致。肾是此病的病变部位,涉及肝脾,主要因痰瘀互结导致[5]。中医认为此病的治疗应遵循活血通络、补肾填精、化痰除湿、平肝潜阳的原则[6]

补肾涤痰化瘀汤主要由葛根、桑寄生、石决明、制何首乌、泽泻、茶树根、甘草、益母草、茯苓、牛膝、制半夏、菊花、陈皮、生山楂、赤芍、丹参组成,其中葛根具有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解肌退热的作用;桑寄生具有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石决明具有降血压、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的作用;制何首乌具有敛精气、益精血、补肝肾的作用;泽泻具有泄热、利水渗湿的作用;茶树根具有活血、强心、清热解毒的作用;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疏散风热的作用;山楂和益母草具有活血行滞的作用;赤芍、丹参具有化瘀活血的作用;茯苓和泽泻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牛膝引血下行;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药物的作用,诸药合成补肾涤痰化瘀汤具有平肝潜阳、补益肝肾的效果[7]。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的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外周阻力和血液粘度,扩张血管、降血压的效果[8]

本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10%比对照组68.97%高,研究组治疗后DBP、TC、TG均比对照组低,SBP、HDL-C比对照组高(P<0.05),由此表明相较于单独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应用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独应用硝苯地平,高血压病患者联合应用硝苯地平+补肾涤痰化瘀汤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起君, 黄捷, 周晓亚,等. 清眩补肾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对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影响[J]. 陕西中医, 2019, 40(03):41-44.

[2] 罗玮, 李耘, 刘玲. 加味涤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NF-κB、miR-146a表达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9, 40(008):1029-1031,1048.

[3] 高继英,石代乐,高晓玲,等. 活血涤痰汤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和血流动力学水平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09):221-224.

[4] 陈丽,李明军. 通腑开窍涤痰汤辅助神经保护类西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8(16):166-169.

[5] 潘才钰, 盛和静, 薛思源. 化瘀涤痰利脑汤联合长春西汀片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 037(003):746-750.

[6] 蔡秀芝, 杨庆有, 赵雪. 加味泽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5(02):111-115.

[7] 曾未琪, 饶克瑯. 健脾益肾摄精化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21(4):600-605.

[8] 徐三彬, 肖晓, 倪建俐. 化痰祛瘀方治疗痰瘀夹杂证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018(004):54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