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4
/ 2

浅谈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万家乐 赵研研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曙光农场有限公司


摘要:农作物的种植往往都会因为天气或者病虫害等原因而导致不能正常生长,产量极其不稳定,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做好农作物的科学栽培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作物栽培的重要条件,并研究了合理套种技术、立体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三种农作物的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


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在我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作物栽培时,要做好优化管理,还要找到正确的栽培技术,才能确保农作物完好的生长,达到一个优质高产的目标,从而带动我国的经济效益。所以了解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的蓬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开发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作物栽培的重要条件

  1. 播种时间

首先,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与播种时间有着重要的关系,恰当的播种时间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在适宜阶段培育种子也可以锻炼农作物在病虫害时期的抵抗能力,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如果播种时间太早,土壤和温度都不充足,种子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不是最适宜发芽生长的时间,会导致农作物产量过低[1]。如果播种过晚,也会受到气候温度的影响,温度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还会影响光、水资源的利用和农作物生长的安排,这都直接导致了农作物的产量,所以在播种时选择一个适宜的温度是农作物健康生产的先决条件。

  1. 种植密度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对于种植密度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已经做过了大量的研究,也研究出了在理论方面的一些方程式。事实证明,并不是农作物的种植密度越密产量就越高,种植密度较高的试验田,会因为一些农作物接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支持而导致产量下降。但如果种植密度过于稀疏,不仅会浪费土地面积,也达不到最大化的量产。所以要将农作物的种植密度选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农作物的最大化产量。就比如在北大荒地区最常见的农作物,甜高粱,它的生产情况就和种植密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密度12万株/hm2时茎秆产量最高的是兴佳、其次是辽饲杂3号、意大利最低。而辽甜试101在6万/hm2时的茎秆产量最高,这就是不同的种植密度导致的不同生产情况。

  1.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操作好,农作物生产的质量也会更高。在农作物种植以后,要及时的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灌溉这一系列的操作。不及时松土和除草,生长出来的杂草会和农作物争抢养分,会使农作物的果实生长的不饱满,干瘪瘦小。而不及时的进行施肥灌溉会延缓农作物的生长。还要及时的清理病虫害,给农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但施肥和浇灌也应适度,如果施肥过度会导致农作物的烧苗现象,浇灌过度会使农作物的根茎腐烂,这都不能使农作物正常生长。

  1. 农作物栽培的关键技术

通过种植户的多年种植经验和科研人员的多次试验,研制出了很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下面将具体分析其中三种关键的技术。

  1. 合理套种技术

套种技术主要是指,将两种植物合种在一起,因为两者需要的肥料和养分大体相同,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气、肥、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措施,同时也可以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农作物套种的条件一般是高杆和矮杆搭配、深根系和浅根系搭配、耐阴和耐旱搭配等等技巧,将同一块田地合理利用。拿北大荒地区常见的农作物玉米和大豆来举例子,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喜好氮元素,而大豆的根茎中就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玉米需要充足的光照才可以茁壮成长,但大豆对于光照的要求不高。所以将玉米和大豆套种,让两者吸收同一块土壤中不同的化学元素,满足其对光照的不同要求,这样不仅能将土地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也能达到与玉米和大豆产量的预期目标。像甘薯和马铃薯、甘薯和玉米、甘薯和芝麻、甘薯和烟叶这些都是成功使用套种技术的农作物。他们的产量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甚至超出了预期目标。但要注意在采用套种技术时,要合理选择适合套种的农作物,两个农作物需要的光照条件,生成环境、生长肥料是否都相同或者是互补,只有达到条件才可以使用套种的技术来进行种植。

  1. 立体种植技术

立体种植技术就是充分的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栽培方式,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稻-萍-鱼”的种养结合,就是将同一块田地的空间充分利用,不再仅种植一种农作物,利用时间、空间多个方面进行种植,不仅节能环保,不浪费资源,也达到了高产的目的。立体种植技术也是传统农业和新型种植技术的结合,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典型代表。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的生产技能。实现了一个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要素组成的一个生态链。既做到了节约土地,还能高效的产出农作物,又能将一块田地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简而言之,这种立体种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化肥农药对于人工辅助的利用率,也缓解了化肥农药对于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分解化学物质的压力,和环境达到了共赢,同时也和农业的经济发展相融合

[2]。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实现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立体种植技术也缓解了我国种植面积紧张的现状,缓解了尴尬的局面。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防治技术是非常常见的,在遇到病虫害时可以根据自己从前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掌握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大规模专业化的措施,主要依赖化学方式。但化学药物也会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本身带来伤害。病虫害防治的手段分为四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的要求一般是强化农业管理,按照科学时间进行田间管理,同时要对农作物进行严格的防疫,并且可以研制出一些抗病农作物的品种。在物理防治方面一般使用人工捕杀法和诱杀法来对虫害进行防治。在化学防治方面一般采用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种植过程中经常喷洒适宜的农药,为了防止农作出现耐药性可以使用多种农药交替进行以免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生物防治的手段较多,可以采用生物药剂,虫害的天敌等等来防治虫害。总体看来生物防治的手段既不会对种植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也不会给农作物带来影响,效果较好。

结语:总而言之,要想掌握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就要多多试验和练习,只有掌握良好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才能种植出果实优良的农作物。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对农作物量产的要求极大,所以要依靠自身努力来满足我国公民对于粮食的需求,所以通过分析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可以实现土壤利用的最大化,也能达到量产的最大化。科学家和种植相关人员应深入研究找到更适宜的栽培技术,为我国的农业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果真.探究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新农业,2021(15):22.

[2]孙建.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