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功 德 碑》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4
/ 2

双阳《功 德 碑》概述

周颖超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文物管理所 吉林 130600


双阳区清末之《德政碑》发现于双阳区平湖街道办事处宋家村二社一弃用的碾坊内地下,据了解;在解放后破旧立新的思潮影响下,当地的农民把矗立在双阳区东山(大约在娘娘庙附近)的石碑推倒(当时就摔成两段)后组织人力运到了宋家二队,作为生产队碾坊机器的压脚石,后来由于碾坊的废弃,机器的搬走,这个庞然大物就只能沉眠于地下几十载。在2008年的二月由于笔者的友人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碑才得以重见天日,但碑文以残损严重,分为两段。该碑为白色花岗岩石质,高约2.5米、宽为70厘米、厚30厘米,上刻字径2厘米的楷书近1500字。碑文未见著录于《双阳县志》和《双阳县文物志》等地方志文献,属首次面世。现将其内容大概抄录于下,由于残损比较严重,有些文字和文中标点、为笔者所加,“囗”表缺字,由于才疏学浅还望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二品顶戴全省营务总理记名节,副都统携勇巴图鲁花翎协领 ,统领頭二、三、四、五、六、七起马步兵全军二品衔花翎 诚公德堂、極山、德政碑

雙陽河镇爲下站要衢﹝qu,南极荒里;北近边台;西接伊通蓮花街一带;東蓮岔路河;烟筩山诸镇也。城中雜號歹系难治,而山林荒宿,距省辽阔,尤为易乱之区。光绪二十六年夏,全匪作亂,京東関内外,變化仓卒。俄國为比鄰,同患發兵助勦,而一时平定,不暁洋法闻之大惑,岌岌乎舉省同變。雙陽镇之伏蟒揭竿響應者偻指难计;此时俄军入省,持枪械焚火樂终日擾擾,我鹤汀军帅内安官民外撫俄军,又当兵盡響竭;无可如何,至二十七年春,下站:贼氛愈熾不下万人。到處蹂践焚掠鄕里。众乡團望风而靡。多變從贼勢张甚我。冀长、極山公得報时方食投箸吐哺乎。驾者:再或四公事可有望;何亟亟乃而;公曰:下站民在倒懸解之困境,尚待拯救焚拯之溺况。时抵春耕稍遲,则民将太擾,此何事而尚欲从容耶。急曰:军帅请发兵而,一时无所可遣。公素知,现驻横道河子营总城公德堂膻当此任艰距。请命往剿,必克辦贼,我军帅以勇氣甚惡,慮其兵少不足致贼死命,火速招聞方略公对曰:下站形勢界连奉省,必爲藏奸之藪,然土箸四民被國灾涵喣二百多年,必不從乱。不过逃勇、土匪来时盗弄污合,唯多破之易耳,若率轻骑,直捣可一线歼也。但定亂须重点典請假莭为诚公之军帥平之,军帥大悦從之,公受命不辦嚴自军,府乘马出既道,一日夜行二百里,直抵贼下驻紥待盡止,百餘器械皆昔之苦窳,而庫藏之利械已为俄军封括贼所持盡,新械利器势大相懸,公乃谕招四处乡團以助聲勢,鄕民日以不见官军闻竭踴,皆如期至,公按隊勵以忠告,授以进攻之计。於二月二十二日部署以定,自率健兒。當贼贼皆伏贾家店、杨家橋、黑鱼泡、奢岭口子十餘村落院内,联络數十里如星羅棋布,鑿墻以架枪外撃。公慮其白日进攻多伤乃分其隊,逺逺摇旗呐喊,若有撲夺村者,贼枪礟齊發,顷刻间烟塵蔽寜日,将夕公逐队稍退如归营,然贼亦借此争相觅食,公暗令各团合伏要隘劫持,亲率本队黄昏由东卡猛进击之,喊声震天,贼大惊不知所为,争向西卡逃命,乘势连破数村,生擒污合七名,毙贼百餘名,所获马匹军器旗帜无数,贼夺氣奔竄,追之再胜。发兵协助,然巴丹站乡团亦勇气自倍,他股贼降之,皆膽裂齐製,贼只好到处投聚,思逞而公尾撃不缓,须臾復大胜於桀克大少子山一带,竹其景家台、二十家子赫爾稣、莲花街等處。爾聚者如□□秋□,□□□大小十余戦,殺贼仟餘名,末及一月而省西半壁直至奉界,聲烟盡無。呈报至省,全军副憲举酒相贺,语極山公曰:吾無西顧憂惜之力,然德堂公當驻雙陽以西路一带防诸处。而从前之贼如□□□□等皆穹凶極恶一方,隐痛而不敢言,现皆收获斩之,每到一处□□□□ 子弟敎督殷殷然無惰态,以故莠者,畏其威很者,懐仁德下站风氣为之多變。今者,行旅相兴安於途,商贾相興安於市,市民相兴安於業,救萬衆出水火。登春臺皆二公之所留遗也,其民心之尤不能忘者,则公之军律嚴明,所到秋毫不犯,每□□械有□□連□□一概不入,問之乃云當□□□□民極破家,谁公向贼通殷勤冀保全也,□□□ 羅織﹙罗织﹚。是爲贪财计非戡﹙kan乱,拯民意也,其反侧者能不愈懼﹙ju思乱乎。故公所至,老弱歡呼,簞食壶浆者,取先□□後而邉台一带每有一奚独我後之然焉。我四民衞感再造祝延不已,团公沥诸石碑,下站之后生子民世世無忘大德之所自焉。


雙陽河、四乡屯镇、衆绅商旗民人等立

大清光绪三十年歳次甲辰月建乙亥日建庚申衆申商人等敬立


现将原碑文拓片附之以供参考。

6167d78f49819_html_717f52f603b9d83e.jpg

拓片(1


6167d78f49819_html_306588dfe4007f55.jpg

拓片(2

6167d78f49819_html_c2429a115b37568b.jpg

拓片(3

6167d78f49819_html_a444859ae93bd393.jpg

拓片(4)

碑文记载的是,光绪三十年在双阳境内以及周边地区抗击沙俄和剿灭匪患的全过程。此次战役规模宏大,面积之广,有史以来可谓之最。碑中所记载的“成公德堂、極山、”二人。以及篆额者、撰文者、书丹者史料都没有记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碑文字迹清秀而雄奇,端庄而老道,字体应属于柳体,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的出现受到了双阳区各地的书法爱好者青睐,纷纷前来拓印。

此碑的发现不仅对双阳史实的考证,也是现存清末民初时期双阳所处的战略要地和经济现状的资料补充和文化艺术的传承。

现被双阳区文物管理所保存于双阳区北山圆通寺内,还有待于修复整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