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框格在岸坡防护工程中的实用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4
/ 2

生态框格在岸坡防护工程中的实用性探讨

康贺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 301700

摘要:生态框格是一种以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的预制品构件。将生态框格成“品”字形铺设于河道边坡,使用防腐螺栓连接,形成骨架结构,然后在框格内回填土并整平,能够有效提高河道边坡的整体性、稳定性。施工时,可采用起重设备配合人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无噪声、不排污、不污染环境、施工机具简单、防护费用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生态框格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市政等行业的边坡防护工程中。

关键词:生态护岸;边坡防护;措施分析

在我国领域,生态框格防护具有使用设备少、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低、生态性能好等方面的优点。目前在中利用生态框格进行边坡防护仍然较少。本文将结合西条堆河边坡防护工程的特点,通过对比多种护砌型式的优缺点,为生态框格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西条堆河从运南南渠首向西,流经城厢、临河,接马化河,为灌溉输水河道,全长12.37km。该河道设计灌溉面积4.85万亩,河道设计引水流量7.90m³/s。西条堆河灌区分自流和提水灌区。自流灌区已全部由农田改为鱼塘,能够自流进水;提水灌溉范围是黄河故道中泓以南,洪泽湖以北,成子河与西民便河之间地区(洪泽湖周边洼地圩区除外)。

2护砌方案设计

2.1生态框格防护

河道采用梯形断面,河底通长布置两排1.0m×1.0m×0.5m框格,两侧河槽坡面坡比按不陡于1︰1.8刷坡,“品”字形布置3排1m×1m×0.3m框格,边坡以上平台宽度为1m,间隔布置1排1.0×1.0×0.3m框格。框格采用M12防腐螺栓连接为整体,螺帽一侧采用橡胶垫片。铺设完成后,框格内回填黏性土。生态框格防护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生态性好等优点。

2.2混凝护坡+联锁块防护

河道采用梯形断面,坡比为1︰2,对两侧河槽边坡和平台进行防护,护砌结构选用混凝土+砂石垫层,其具有防渗性能好、渠道断面小、水力条件好、工程寿命长等优点[6],混凝土护坡厚度为150mm,强度等级为C20;砂石垫层厚50mm。同时考虑生态效益,渠道两侧每200m设置一道20m的生态护坡,生态护坡采用联锁块+碎石垫层+土工布防渗层结构,联锁块厚度100mm,砌块强度C25;碎石垫层厚50mm。

河道采用梯形断面,两侧河槽坡面坡比为1︰2,沿河槽边坡上口线密布1排直径为12cm的混凝土桩,形成桩墙,桩长为3m,边坡以上平台宽度为1m。混凝土桩防护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工程寿命长等优点。

2.3宾格石笼防护

河道采用梯形断面,河底通长布置四排宾格石笼,内侧宾格石笼尺寸为1m×1m×0.75m,外侧宾格石笼尺寸为1m×1m×1.25m,宾格石笼外侧河槽坡面坡比为1︰2,边坡以上平台宽度为1m。宾格石笼防护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防护性能好等优点。

2.4分析比较

此次根据定额依据及相关资料,利用新点2012水利概算V9.2.08标准版计算材料综合单价,然后计算河道单公里防护投资。

根据西条堆河现场实际情况,综合比较生态框格、混凝护坡+联锁块防护、混凝土桩和宾格石笼防护的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对比过程详见表3。

经比选,此次采用生态框格防护,该护砌型式具有投资低、施工快捷、对施工技术要求较低等特点。而且防护完成后,不影响河底水土交换,生态性良好。

3优化生态堤防设计质量的方法

3.1强化防护岸结构的质量控制和材料标准

施工团队应不断优化调整生态堤防设计防护岸结构设计,充分落实生态堤防设计防护岸结构的建造水准,提升工程的质量、生态堤防设计的建设质量,并落实生态堤防设计中防护岸结构的质量,优化工程环保性和工程设计协调性。

施工团队在生态堤防设计中,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类型的生态堤防设计施工设计过程中,周边生态情况具有差别性。施工团队须落实生态堤防现场信息,并根据河流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设计方案。施工团队在对生态堤防设计中,应加强生态堤防堤线布置环节的技术控制和生态修复,提升生态堤防设计的质量。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须重点监控生态堤防设计的使用性能,全面提升生态堤防设计建设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在生态堤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须对工程设计的过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分考虑当地客观条件和水文信息,合理设计施工间距,为河流提供充分的空间,通过提升堤防间距,合理增加滩涂的总面积,推动生态保护系统的平衡、和谐发展。

通过建设生态堤防工程,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保护了当地动物、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充分发挥了生态堤防工程建设的功能和效用。

3.2布置科学合理的防护岸结构

地下生态堤防设计结构施工中,须重视区域划分工作,保证河流的流畅性。实践过程中,生态堤防设计的建设需要优异的防护效果,以充分发挥生态堤防设计的功能,并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提升生态堤防设计自身的功能。

在防护岸设计的质量检验过程中,应全面使用生态修复措施,不断提高生态堤防设计质量,优化生态措施施工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延长生态堤防设计的使用寿命,保障周边生态安全,提升生态修复措施的全面性、科学性。的施工过程中,须充分落实前期的施工设计方案,保证生态堤防设计的使用性能。

由于自然界具备复杂多样的河流形态,且具备多样化的生物物种,设计和施工团队在布置堤线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江河的自然形态,采取技术措施,以保存河道的蜿蜒区域、分叉的形态,避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工作人员在进行堤型的选择过程中,应立足于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重视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工作,并合理调整堤防之间的间距,采取合理措施加宽间距。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应在充分利用土地开发的同时,保护水资源,保证洪水泄洪时期的安全稳定性,合理保证河漫、河滩之间的宽度,充分发挥河流自身净化作用,保障物种的多样性。

3.3落实生态保护措施

生态堤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周边景观的保护工作,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需要重视生物的多样性,避免因的建设,导致周边生态系统的发展失衡。

相关部门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河流周边生态系统建设的自然环境,避免出现破坏环境等问题。通过优化利用河流湖泊本身的自然条件,可在提升河流、湖泊景观的审美水平的同时,应用美学元素和使用元素,打造更科学、美观、实用的自然生态景观、人工景观,逐渐缩短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为了合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须在生态堤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保障当地原来的生态风貌,综合考虑当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和成长条件。

为了强化生态堤防设计的质量控制,应合理选择防护岸结构,施工团队须在生态堤防设计建造构件过程中,有效落实生态保护措施。现阶段。生态堤防设计防护岸结构设计中,堤型设计工作和生态保护措施是工程整体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生态堤防设计的生态保护功能和建设质量。

4结语

西条堆河岸坡防护工程实施完成至今已满两年,经历了两个汛期,运行平稳,工程正在发挥效益。但是框格空间小,内部填土压实困难,导致部分框格内存在回填土流失现象,目前已进入稳定形态。采用生态框格进行河道岸坡防护,具有施工速度快、工艺简单、便捷、造价低、生态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对工期紧、降水困难的项目具有更大的实用性。此次借西条堆河岸坡防护实例,希望能为生态框格在岸坡防护中的使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施红兵, 张宇亮, 王涛. 阶梯式生态框挡墙在南通中创区水系整治中的应用[J]. 江苏水利, 2020, No.275(01):34-37.

  2. 吴奇本.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讨[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42):121.

  3. 姚璐、朱震东、王璐. 水利工程岸坡生态防护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 水利技术监督, 2020, No.157(05):232-234.

  4. 郭鹏. 河道防洪工程中的生态护坡建设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