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园——漫谈武汉园博园的行走体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管中窥园——漫谈武汉园博园的行走体验

陈航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 有限 责任 公司


摘要:随着2015年金秋的到来,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张公堤公园拉开帷幕。此次园博会从选址到设计,再到施工到管理无不体现了中国园林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从材料、技术、功能、色彩、艺术等方面来阐述本届园博会给人带来的丰富的行走体验。

关键词:材料、技术、传承与创新、行走体验


2015年9月25日至2016年5月28日,第十届中国(湖北)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在武汉园博园举办。此次第十届园博会主题为“绿色联接你我、园林融入生活”,选址在武汉市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核心区域。本次园博会的特殊之处,在于选址张公堤,场地的前身是金口垃圾填埋场。

综观世界历代园博会,选址不鲜有棕地的先例,而此次武汉园林博览会的选址亦代表了中国对场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下分别通过武汉园博会的结构、特点与创新点、大师园、城市展园四个板块来讲解此次武汉园博会的行走体验。


  1. 武汉园博园的结构

武汉园博园整体设计以“荆山楚水”为山水骨架,依照公园设计的传统理论,主路成环,北侧山林,南侧水体,体现了山南水北、背山面水的传统园林思想,自然山水的营造体现了“城市山林”的设计理念。园内两大展馆、园外两大建筑群,以及117个展园共同构成了园博园的主要景点。园内建筑设计采用“4+2”方案,即由四大主体建筑和东西部两大服务区组成。长江文明馆作为园区的主题建筑位于园博园的主轴线上,主体建筑群临水而建,占据了湖面形成视觉焦点。

武汉园博园的结构清晰,行走在园区主游线,有移步换景的效果。设计元素丰富有趣,新型材料及空间组织富于变幻,植物种植层次丰富,整体呈现出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1. 武汉园博会的特点与创新点

棕地作为场地前身的用的属性,场地的历史遗留成为特色。此次园博充分体现了对废旧材料、新型材料、新技术、以及观赏草的运用,相对传统园林,这些“新”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行走体验。

2.1废旧材料的运用

由于此次设计场地的特殊属性,垃圾场以及工厂的记忆不可抹去,许多废旧材料作为场地记忆而保留,或原址保留或二次改造使用。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反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的思想。从园区内材料的使用可见一斑,材料透出场地历史痕迹,诉说场地的故事。例如园区内废旧轮胎改造的小品,火车铁轨的枕木形成铺装铺地,地下管道的地面水泥盖板形成的游路等,都从侧面反映了场所精神。

61612ba8c7e3f_html_4c44d5e74fb94b4.jpg61612ba8c7e3f_html_eef51293274aebe7.jpg61612ba8c7e3f_html_407af1bf5688dd3e.jpg

61612ba8c7e3f_html_b5a806ddd6a824ba.jpg61612ba8c7e3f_html_df2b50d7a379b95a.jpg

(图1.废旧轮胎、下水道井盖、铁轨枕木的再利用)


2.2新型材料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的发展也开始影响了园林景观的表达方式。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得景观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例如,本次园博园,为了体现场地原始工业记忆,多处运用锈钢板表达工业主题,钢板配以碎石材料铺地,给人以生态的粗犷之感。玻璃、陶瓷、不锈钢钢板、PVC管(天津园)等新型工业艺术材料也运用到园博园的景观当中。又如灯光亮化效果,灯具的暗藏营造出树池的“漂浮感”。主体河道水系护岸沿线的LED特色灯群,成为夜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1612ba8c7e3f_html_e0f30e756246c46a.jpg61612ba8c7e3f_html_2dc00caec559fae4.jpg

(图2.PVC管与LED灯泡的利用)

2.3观赏草的使用

观赏草的运用风靡园林景观设计行业,观赏草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园博园内设计也大量使用了草花地被,如茅草、狼尾草、芦苇、芦竹等体量较大的湿生观赏草植物起到了园区内节点处点睛的作用,鼠尾草、飞燕草、葡萄风信子、黑心菊、矮牵牛、向日葵等草花植被大面积的种植丰富了地面层的空间层次,彩叶草、六道木、玉簪、银叶菊、矾根等色叶地被勾勒出不同的视觉感受。甚至多肉植物形成的微缩景观(上海园)也作为植物材料运用到本次设计当中,植物材料的丰富多样使得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精彩纷呈。

61612ba8c7e3f_html_11ea71f96f03160b.jpg61612ba8c7e3f_html_784cb9c8dc32fea5.jpg61612ba8c7e3f_html_5d3a58d067bdb0cd.jpg

(图3.灯光效果与观赏草)


  1. 大师园解析

此次园博会的大师园分别由美国著名景观及城市设计师詹姆斯·科纳、法国著名景观规划设计大师亨利·巴瓦、法国著名景观大师雅克琳娜·杰奎琳·奥斯蒂、中国设计师王受之四位国际国内大师操刀完成。按照大师设计提供的游线,体味出别样的行走感悟。

61612ba8c7e3f_html_c9124e2a646a7341.jpg61612ba8c7e3f_html_8c27575af7df6f54.jpg61612ba8c7e3f_html_ec742a05c550ecfd.jpg61612ba8c7e3f_html_86d7d7872914aafb.jpg61612ba8c7e3f_html_2a98f05d7b72ad06.jpg

(图4.詹姆斯·科纳的“月之园”)


詹姆斯·科纳的“月之园”由28根水泥管横卧在场地内构成,水泥管之间相连又相隔,隔而不断,构成了一个个圆形的长条通道。这些水泥管截面的圆给人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月洞门之感,使人联想到空中的月亮,浪漫的情怀油然而生。长条形的空间又仿佛是时空穿梭的隧道。阳光透过管道切割的缝隙在管内留下斜影,暗示月亮的“阴晴圆缺”。这28个“月之通道”,则呼应了月亮盈亏的28天周期。水泥管通道的连接点则是圆形休憩空间,中心的圆形休憩节点以镂空的青色砖墙围合,放置只树片椅,或半亩方池,颇有中国古典园林天井与庭院的意味。水泥管、庭院孤植树,配以地面的碎石铺地,极简主义中隐约渗透出枯山水的诗意。“月之园”以外国人的视角解读了他们对中国园林的印象,传神写意出中国古典园林冰山一角的缩影,为现代手法诠释。设计师将圆形元素在场地内运用到极致。

61612ba8c7e3f_html_bad89ad09ef9a9e0.jpg61612ba8c7e3f_html_c8d358547375558c.jpg61612ba8c7e3f_html_c89333570914d24a.jpg

(图5.“缺园”中的半廊与钢板绿篱)


王受之的“缺园”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廊以一半的形式展现在游人面前,有暗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之意。园中修剪的绿篱形成“绿墙”与不锈钢板“镜子”组合,作为空间的隔断与分隔。镜面材料的使用,无疑扩大了空间感,境像空间能看却不能进入,形成“镜中花,水中月”的幻象。迷宫般的空间组合,戏剧化的表达,戏谑地设计手法强调反差,如迷似幻。设计以一个微缩的江南园林庭院和一个英式迷宫叠压起来,清晰的表达了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合璧。古典元素与现代材料的碰撞,古今对比融合,可视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演绎与思考。

61612ba8c7e3f_html_d215a960d101ff12.jpg61612ba8c7e3f_html_706b8c2ea6d9308e.jpg (图6.“深入”花园)

61612ba8c7e3f_html_de8c932ebcc28205.jpg61612ba8c7e3f_html_6299c0263dad985e.jpg

亨利·巴瓦的“深入”花园,“赋山水于几何,入生态于净土”是其设计理念。花园以竹节景墙形成游园入口障景,游园则“藏”在竹墙与地形背后,为一个下沉式花园。走近竹墙,未见水则先闻其声,更凸显空间的幽静。绕过竹墙背后,潺潺流水,溪流绕园而过。花园内竹林、竹编织围合的小广场,有“竹林深处”之感。现代材料锈钢板与传统材料竹木穿插其间,刚柔并济。锈钢板游路配以蕨类植物,竹元素的运用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亨利·巴瓦的设计“深入”花园用简单的材料表达的主题十分贴切。

61612ba8c7e3f_html_6f4d260c525a7699.jpg61612ba8c7e3f_html_5f63fbce04e51b8d.jpg

(图7.“幻影园”木质山丘)


杰奎琳·奥斯蒂设计的“幻影园”以木板形成“山”的形态,从地面到山坡到山丘顶均以木板材料铺设,提供人们登山与攀爬体验,受到了孩童们的喜爱。设计师以女性的视角,设计了蜿蜒起伏的山丘。朦胧的云雾配以几何式的木平台,体现“移动的芭蕾舞者”主旨。


  1. 城市展园

此次城市展园作为园博会的主要内容,风格不一的体现了各大地域城市的主题特色。汉口里租界形成的商业景观、湖北园的主题展馆、杭州园的“三潭映月”等,或以标志物、或以传统元素符号、或以新面貌,各大城市均以最具特色最具代表的文化来展现城市风貌。笔者选取上海园与黄石园两处作为代表进行详细的解析。

61612ba8c7e3f_html_b7d3f4a36fa3c5fe.jpg

上海园设计充分结合地形塑造空间,运用四个小花园的串联,形成步移景异的行走体验。首先入口的Logo以“雨水花园”为开端,运用钢板、水景、观赏草打造雨水收集的生态理念。而后进入彩绘墙拱顶屋檐下的“檐下花园”,半拱顶的屋檐形成灰色空间,可供人休憩,艺术彩绘墙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了居家生活的场景,以动物拟人化的表述,增添了儿童的趣味性。爬上拱顶形成的山坡,走至“瞭望花园”,绿色异形廊架下登高望远。下坡至“天空菜园”,台地形式的种植农作物形成菜园,反映城市用地紧张环境下的都市田园生活。再下坡,途径“微缩花园”走向“观赏花园”,微缩花园通过微缩别墅景观、多肉景墙反映主题。最后以观赏草形成的观赏花园结束行程。

61612ba8c7e3f_html_43a76356b016b3a0.jpg61612ba8c7e3f_html_573bc26160f66f5c.jpg

61612ba8c7e3f_html_6efdc061f1dcee6e.jpg61612ba8c7e3f_html_74b7f518604831ba.jpg

(图8.上海园)


黄石展园,入口以锈钢板围合成的“之”字形通道,以材料和镂空的说明文字表达矿冶主题,黑暗的通廊仿佛是采矿工人开采地下矿井的真实写照,行走出通廊豁然开朗。到主景花园,有黄石堆砌的山景,方池象征城市湖泊的水景,矿石堆形成的池底反映城市矿产文化。进入城市展馆,室内绿墙上挂上讲述城市发展历史的照片。通过铁路铁轨,最后行至装有当地盛产的石材黄石石笼挡墙与黄石园Logo的主出入口。黄石园用石元素成功反映了城市矿冶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城市精神。

61612ba8c7e3f_html_96fe595d31354274.jpg61612ba8c7e3f_html_a229b62b00e80124.jpg

61612ba8c7e3f_html_61867d6045211add.jpg61612ba8c7e3f_html_6584c246ffc6ac5b.jpg

(图9.黄石园的石元素)


这两个城市展园最大的相似点都是以叙事性的手法,给游客讲述了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城市故事,设计是一系列“小故事”的串联,故事“开端-叙述-高潮-尾声”这样的过程,使得行走体验丰富,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结语

此次园博会的盛大召开,给园林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是国内外学习交流的契机。通过与大师的设计作品对话,风景园林行业人员能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从中学习从中感悟,为当代风景园林师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做积淀。




参考文献

[1]杨念东,平涛,孙姝.创建园博盛会,再造秀美河山——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总体规划解析[J].中国园林.2016,32(05).

[2]张辛未.浅谈景观空间感受与景观实例分析[J].现代园艺.2018(06).

[3]黄蓓.垃圾场的生态重构探讨——武汉园博园的节约型园林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5). 



作者简介:陈航(1989-),女,汉族,湖北黄梅人,硕士学历,工程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