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的推动变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管理的推动变革研究

朱建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 32526 部队

摘要: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发展中,网络科技逐渐融入到了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所处的环境逐渐展现出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特征。因为电子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简单便捷,所以近年来为了更好服务基层群众,电子科学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了政府科学管理工作中,这样不仅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还可以转变行政部门的职能。因此,本文在了解政府行政管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电子政务所表现出的各项优势,深入探究如何利用电子政务加快政府行政管理的变革。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社会公民

0引言:以往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是以公共领域的事务为核心,在简单处理各项行政文件的基础上,会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虽然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从实践角度来看城市居民无法自主选择服类型,更不能在时间发展中提出自主建议,这对政府管理创新而言会产生一定阻碍。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政府管理部门要在推广自动化理念和系统技术的同时,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处理各项业务资料库,由此构建系统化的网络体系,突破时间和区域的限制,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且优质的行政服务。

1.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运用现代化电子硬件系统和数字网络软件技术,在突破时间和区域限制的基础上,在公共平台公开处理内部行政事务,并对系统内部所包含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有效融合网络服务和政府管理业务的全新模式,可以为社会基层群众提供具有标准化和完善性的服务模式。因为政府行政管理在网络平台储存的数据资源具有共享性,所以在实践发展中可以增强政府部门管理的透明度。现如今,政府行政部门在推广电子政务时,要从全体居民的发展角度入手进行思考,注重利用网络平台与各地方群众进行有效沟通,而人民群众可以在浏览阅读网络信息的基础上,对政府行政部门进行实时监督。这样不仅能加强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还可以引导实践业务活动向着电子化的方向革新,最终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群众的需求[1]

2.两者的关系

2.1有助于公开政府信息

基于电子政务优化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实践管理效率,促使部门员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统一公布在网络公共平台,以此为全社会居民提供便捷且优质的服务。政府行政部门在管理期间要构建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平台,确保社会群众可以由此收集相关网络资料,全面了解政府职能和不同类型的办理程序。同时,还要在电子政务平台发布有关优惠政策和法律规定,确保社会群众可以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对政府行政管理有更深认识。除此之外,电子政务平台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注重从社会基层发展角度,增强法制社会的宣传力度,并持续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以此真正展现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网络平台及时更新政府行政部门的讯息,并根据社会群众提出的需求设定发展目标,有助于预防数据信息过多或过少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而社会群众可以在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掌握的最新信息,对未来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有明确认识,并从个人角度提出反馈意见,使政府行政部门由此入手完善相关计划。

2.2有助于提升服务效率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实践应用模式过于老套,大部分都属于粗放式管理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传递速度过于缓慢,居民群众无法及时反馈意见,导致实际行政管理进度不快,业务办理效率存在滞后性现象。而推广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政府行政部门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共享数据信息,优化社会服务形式。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减少成本支出,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还可以突破区域限制,方便各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

2.3有助于加快行政改革

基于电子政务推动政府行政管理发展,终于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电子政务的出现促使实际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民主化,政府行政部门可以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及时处理民众反馈信息,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统一向群众发布讯息,促使民众逐渐转变被动接受的管理模式,在真实体会的基础上提出个人建议,而政府则在虚心接受中不断改进。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也展现了政府行政办公的信息公开信和透明度,社会群众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政府行政部门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以此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实践角度来看,在政府行政管理发展中全面推进电子政务,有助于社会群众在认可支持全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同时,在网络平台构建良好的外在形象,并在提升实践效率的基础上加快行政改革步伐。

3.如何利用电子政务推动政府行政管理革新步伐

3.1优化行政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体制的革新步伐也在随之加快,政府部门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型模式转变为服务型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属于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不再是管理者,而是要从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入手提供优质服务。由此可见,全面推进电子政务能在转变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快政府职能的优化速度。从实践角度来看,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将日常办公和公共事务管理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发布在网络平台,可以在公开共享数据信息的同时,使社会群众对政府行政管理有更直观的认识,以此方便社会民意调查。同时,政府单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各个领域的信息数据,并构建系统化的数据库,可以为政府行政管理决策和宏观调控奠定基础。另外,确保行政部门的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有助于社会公民便捷查询相关讯息的同时,提升实际办理效率。

3.2调整行政组织结构

我国在优化行政组织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行政组织逐渐从金字塔转变成扁平化发展模式。以往我国行政组织架构是根据金字塔结构进行分布设计,职位和权责之间具有等级关系,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负责,中间区域的组织机构主要具备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在提出电子政务后,信息的公开处理致使处在中间的组织架构失去了工作意义,因此在实践发展中开始被逐渐取代[2]。另一方面以往行政管理包含政府的职能部门,且会根据专业分工涉及相关部门,而职能部门需要交给行政主管负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可以降低行政主管的工作压力,但很容易在实践发展中出现多重领导相互推卸的现象。而利用电子政务进行管控,不仅能解决以往行政组织关系出现分裂或重和等问题,还可以突破区域、时间、部门等因素的限制,确保相关信息可以被及时便捷的传递到各个部门,以此控制政府行政管理的成本支出。

3.3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构建电子政务的工作平台有助于各部门信息数据在共享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审查环节,以此提升实践运行效率。现如今我国各地行政管理体制在不断革新中,逐渐针对自身业务需求提出了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比如说网上审批、跨部门联合审批、无差别审批等,并专门组建服务部门处理相关业务,促使社会群众可以在网上直接申报和办理,实际业务办理时间只有过去的25%,不仅能提升实践行政管理效率,还可以公开储存相关信息数据。与此同时,各地政府行政管理的业务事项得到了转移或取消,这样能在减少业务办理步骤的基础上,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

3.4 引导社会公民参与

在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时,相关民主制度也在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不断完善,社会群众的公民意识也在随之提升,他们参与政治的欲望越发强烈。从本质上讲,社会公民参与政治活动主要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利益,由此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相关行为,可以为现代化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基础保障。从当前政府行政管理形势来看,所构建的电子政务平台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社会群众可以在这一平台快速了解行政机构的工作情况并发表个人建议,而职能机构的工作人员会随时在线解答疑问,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通过在电子政务平台中参与政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群众参与渠道,另一方面可以控制社会群众参与成本。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共同方式越来越多,比如说,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工作网站等都具备反馈意见和解答疑问的模块,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群众都可以由此发布信息。由此可见,电子政务平台在政府群众沟通中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社会公民还可以积极参与网络听证会、公民选举、民意调查等方式,将个人反馈建议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的,以此为行政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一句,这样不仅能充分展现社会群众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还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方向[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构建高效便利、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行政管理制度,引导现有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向着服务型转变,并加快实践业务和管理制度的革新步伐,不仅能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还可以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谢羚. 浅谈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变革[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 000(004):52-53,55.

[2] 刘蕴蕴. 电子政务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速读(下旬), 2019, 000(001):230.

[3] 刘密霞. 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201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解读之三[J]. 行政管理改革, 2019, 000(003):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