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护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勉县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护探讨

王蕊

勉县农村安全供水工作管理站 陕西 汉中


摘要:勉县有得天独厚的汉水资源,水为城之源,更为城之魂。“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天”农村供水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为了让农民群众吃上廉价水、优质水、放心水,经过实地勘察,地情分析,设计出了最佳供水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与施工队伍协商,为村民争取最大利益,为国家节约好每一分钱。经过多方努力的农村供水工程,在运行中存在“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收回的水费远低于供水成本和管理成本。如何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的建后管护工作,在当下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护;

一、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勉县农村总人口114697户353008人,总常驻人口112285户349720人,2019年市级核查饮水安全达标112285户349720人。按照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居民生活用水量达到20升/人/日以上;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供水保证率一般地区不低于95%,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等四项指标。近年来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用水保障为基准,所有农村人口供水达标率100%,要求农村供水工程配套设施完善到位,对于建设的所有项目进行了工程目录的撰写,实行了项目内容、项目范围、项目图册信息化管理,为每一个项目建立好户口薄。

  1. 农村安全供水工作在建后管护工作的现状。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按照中央关于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的要求,农村水利设施的建后管护工作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县农村供水工程供水模式主要有两种: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了8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采取分散式供水模式镇村,主要分布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略显薄弱。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天。农村供水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日趋完善的农村供水设施,在农户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群众对农村供水设施的保护意识薄弱,部分镇村干部和群众对农村安全供水四项指标理解认识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山区大部分村未根据实际状况合理确定水价并收取水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落实难度较大;部分群众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工程管理方式老旧。水源地保护措施缺位,已建取水枢纽、蓄水池等设施缺少日常的巡查维护,供水管道裸露,未采取防冻措施,平川片区大部分气压罐锈蚀严重,部分水厂环境卫生较差;入户管道埋设不规范,部分集中供水工程存在闲置集中供水设施现象,工程效益未充分发挥。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部分村没有供水管理制度,工程无专人管理,没有收取合理水费;地表取水枢纽、蓄水池等清淤维护不到位;修建通村道路、铁路施工致使供水管道损坏时有发生,管护人员责任缺失,损坏之后无人赔偿维修,导致水源来水量不足,供水不正常。

在现有供水状况下,将已建好的供水工程,如何科学配置使用,如何有效落实管护,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达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建设目标,势在必行。

首先,针对存在的现象,我们严格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划清责任和权限。水费收缴和使用工作要紧扣当地水情和民情,结合工程类型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的收费方式,每年各村镇制定收费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分解夯实任务,有序推进。坚持计量计价原则坚持成本核算、公平合理的原则。自流形式的分散供水,可以采取实行固定收费的形式,经济条件较好的镇村可以采取托管式管理,村委会统一与自来水公司签订供水协议,代收水费,供水主管道由代理自来水公司负责维修管护,供水工程为公益投资项目,在实施有偿供水的的原则下,自流式供水工程用水价格参照1元至2元收费标准,抽水式供水工程用水价格参照1.5元至2.5元收费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县城用水价格,组织村民“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价格。所有供水工程都应收水费,并且要保留票据、台账,按季度公示上墙,按照“合理负担、良性运行”的原则,在限定时间内,实现用水户交费到位。收取水费主要用于供水工程设施的运营维护及管护人员的补助等方面。

其次,在保障供水满足饮水安全评价四项指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管网延伸、互连互通改造,扩大工程供水规模和覆盖率,加强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继续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巩固提升建设,巩固薄弱环节,努力加快城乡供水融合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集中供水,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全力提升水源保障能力,提高农村供水集中供水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要把“一户一表”建设与工程整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配套完善,为农村供水计量收费,良性运转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落实好工程管护责任,各镇办负责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定期检查、成立专管机构、专管人员、组织制定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优势,采取干部分片包抓工作机制,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业务培训,为农村供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协助做好供水设施维护、农村供水水费收缴工作信息报送等工作。受益村委会负责协助供水工程管护主体做好村内水源和供水设施保护、利用农村公益性岗位有关责任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做好水源巡查保护、供水设施管护维修,水费收缴、定期公开等工作,保障正常供水和水质安全。对用水农户进行供水服务宣传,在项目建设中做到积极投工投劳参与供水工程运行管护,爱护供水设施、节约用水。

几点建议:

在工程运行管护中,水费的收缴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负担起日常维修养护及管护人员工资,但在用水户少,偏远分散地区,收缴水费在运行管护和维修中存在缺口,为了确保项目正常发挥效益,就需要在偏远乡村多渠道筹集供水工程管护经费、建立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原则上由工程产权所有者负责筹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提高管护费补助标准,扩宽补助覆盖面,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集中管理及社会化管理等多种管护方式。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前提下,鼓励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在确定工程管理模式后,要签订有效的经营运行管理权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工程性质、工程用途、管护责任、管护范围、经营期限、维护标准、管护制度以及工程安全运行的责任划分。项目的经营运行情况原则上为5年,期满后,原使用或经营管理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续签权。

供水水价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是,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程序进行成本审核,综合考虑到镇村发展的实际,在针对一些大规模产业用水或者用水大户进行分类管理,实行区别于普通农户生活用水的水价。实行用水计划管理,以计划内用水量作为基准,按照“多用水多付费”的原则,确定阶梯水价和加价幅度,推进超计划累进加价,既平衡了市场的资源配置需求,又促进了用户的节水意识。坚持价格调整、利益调整、合理补偿相结合,把握调价时机、力度和节奏,确保调价后的水价可接受、可实施。

在建党百年之际,既是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关之年,又是乡村振兴工作开局之年,是一群人的努力,更是几代人的追求,为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持久用水安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增强水是商品的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政策知晓度,让农户有节水、惜水、爱水意识。既要对工程进行回头望,查漏补缺,又要统筹兼顾、谋划发展,加强集中连片供水,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泽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设计施工重难点及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2):62-65.

[2]骆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设计要点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2):114-116.

[3]李华.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农家参谋,2021(1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