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赵秀艳

陕西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陕西省 汉中市 723000

摘要:中华文化丰富璀璨、底蕴深厚,不同地方都有其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形式及内容,而且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及时代性,而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基于此,下文笔者主要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及途经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引言

如何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探索、新的尝试。2017年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其中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有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知识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各个教育环节。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如何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

随着网络设备的日益普及,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日益多样化,而这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出现错误或偏差,而这也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而将地方优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整体效果。但是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当前高校大学生主要以95后,甚至是00后,这些大学生出生在信息极为便捷的时代,他们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往往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育方式方法。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占地,必须对思政教育的载体及内容的选择加以筛选,以马克思主义为引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道德意识。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挖掘、分析,从中提取出可教、可感、可学、可用的优秀文化素材,以此来增强大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及兴趣。

(二)以文为要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虽然经过千年风雨洗礼依旧耀眼夺目,为当代青年发展点明了方向、提供了滋养。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不只包含优秀的部分,也包含许多糟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施行,便随“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使得我国在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落后、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这些文化的引入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只有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当中,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而这对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以创为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出路,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传统文化以3D、音频、视频、照片等形式加以呈现、保存。借助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可以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技术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在对思政教育内容梳理研究的基础上,找到思政教育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连接点,以此来设置创新性研究项目,以此来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学校有机连接起来,为大学生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

各高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接受的地方文化也会有所不同。如河南地区由于历史底蕴深厚,所以其地方文化也格外璀璨夺目,充分挖掘河南地方文化中涉及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的内容,可以为河南地区各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

(一)融入校园,创设良好氛围

当时时代是一个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正确观念与错误观念、健康思想与腐朽思想并存的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文化陶冶和思想影响的方式,使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想价值深入师生内心,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主导意识。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可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依托、提供素材。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园林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对校园微环境设计时可以采用与河南相关的名著、名言、名家等,如在对体育馆、图书馆、教学楼设计时可以采用与河南地方文化内容。

(二)融入教材,拓展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使用的教材都是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这种编写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教材内容编写的科学性、规范性,但是由于是全国统一编写,所以难免会忽略地区因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地区因素充分考虑在内,秉持“扬弃”的基本原则,对地方传统文化加以合理选择,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当中,以此来充分发挥地方传统文化“鉴史、存史”功能,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素材及有利佐证。因此,各高校必须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并对这些地方传统文化详细分析、筛选有机融入教材当中,以此来拓展思政教育内容,切实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能力强、个性独立、思想前卫,所以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时,不仅仅仅局限于纸质教材,而是可以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借助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发立体教材,将河南地方传统文化通过公众号、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加以呈现,以此来使大学生更加乐于感受,乐于接受。

河南地方传统文化包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如在对爱国主义情怀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南宋抗金名士岳飞、抗日英雄杨靖宇等事例加以讲解。除此之外,家风家训一直以来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在对家风家训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第一部家训《诫伯禽书》进行讲解,《诫伯禽书》是周公写给其子伯禽的告诫,提出要礼贤下士、为人谦和、勤俭自律等家训要求。河南高校可以以家国情怀为切入口,展现河南地方传统文化的亮点,从细节之处优化高校人文环境,以此来更好的培育学校核心价值观,而这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较为有利的。

(三)融入课堂,改进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设备的日益普及,大学生受网络文化的侵染日益严重,而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这也导致高校思政教育效率低下。因此,在当前背景,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模块,结合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特性,通过设置导向性问题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借助网络、书籍、交流等渠道,自行寻找问题答案,以此来使学生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了解,充分体会其包含的独特美感。例如,河南是道家的发源地,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就来自于河南,而且河南还拥有诸多道家文化遗址、纪念馆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翻阅书籍、网络等方式,查阅与道家相关的史实纪录、影像资料等,并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对整理到的道家文化加以展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道家文化加强了解,而且可以更好的促进道家文化传播发展,充分展示道家文化的魅力所在。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课堂,而专题讲座、选修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其中,以此来使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了解,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及价值观念。

(四)融入生活,丰富教学实践

地方传统文化不是集中存在的,而是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要想对这种文化更好的了解、传承,必须走出校园,深入城市,亲自了解、亲自感受。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秉持“走出去”的基本原则,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从中感受当地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当地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名人故居、历史古巷、古代陵墓、文物展览馆、文化广场等。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设计相应的主题,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深入调查,如调查河南当地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除了“走出去”之外,河南高校还必须注重“引进来”,鼓励建设与河南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木版年画社、宋绣社、剪纸社、烙画社等等。与此同时,高校可以定期从外聘请专家或民间手艺人,对各个学生社团加以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技艺的掌握水平,丰富学生课余休闲生活,增强学生对“第二故乡”河南的归属感,而这对于学生文化意识及家国情怀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地方风土人情、科技人文的集中体现,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形式及内容,而且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及时代性。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加强重视,秉持正确的融入原则,采取恰当的融入方法,将其有机融入校园、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更好的促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扬州市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04):62-65.

[2]万祥群,胡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J].农家参谋,2020(15):188.

[3]李龙胜.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以长春市为例[J].侨园,2020(01):177-178.

[4]吴彦芳.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13):66-69.

[5]李文英.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传播,2019(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