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应用仿生物电刺激配合产后瑜伽的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应用仿生物电刺激配合产后瑜伽的护理探讨

周秀珠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22

摘要:目的:探讨腹直肌分离治疗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通过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将仿生物电刺激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产后瑜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产后腹直肌分离;仿生物电刺激;产后瑜伽

妊娠不断增大的子宫导致两边的腹直肌向两侧分离,也是产妇产后的常见症状,腹直肌分离主要指分离间距超过2cm,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与腹直肌分离大小密切相关,对产妇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数量的逐年增加,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推拿按摩、腹式呼吸、仿生物电刺激配合等[1]。本研究对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年龄区间25-36岁,平均(28.03±2.05)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3例,剖宫产17例;观察组年龄区间26-36岁,平均(28.15±2.23)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4例,剖宫产1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于比较分析。

    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适应证,告知其注意事项,指导其掌握调整呼吸方法,嘱咐其进行家庭训练,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评估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对照组采取仿生物电刺激。仿生物电刺激方法:使用设备为生物反馈治疗仪。嘱咐患者排空膀胱,保持仰卧位,电极片分别粘在腹部两侧对应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等位置,通过电极线连接A1+、A1-、B1+、B1-等8个通道4个回路,设备选择腹直肌分离程序,合理设置相关参数,每次30min,每日进行1次,1个疗程为10d。结合患者耐受情况对电流强度进行合理调整,以能够导致肌肉震颤、被动收缩、无痛感为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产后瑜伽。产后瑜伽练习方法:锻炼的重点区域为腹直肌,练习内容包括产后核心激活和产后腰腹燃脂。产妇可下载“每日瑜伽APP”通过观看影音内容进行训练,了解体式后进行体式训练,两种练习方式循环训练。产后核心激活的主要内容包括仰卧夹砖调息、单腿上抬、动态猫式、前屈式等。产后腰腹燃脂主要内容包括仰卧夹砖调息、强化仰卧夹砖式、摩天式等体式练习。每周进行3次训练,共进行8周,每次时间为20-30min。

    1.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2)比较护理效果,评估标准:显效(干预后腹直肌分离距离≤2cm)、有效(干预后腹直肌分离同干预前比较缩小)、无效(干预后腹直肌分离距离未发生变化)。护理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18.0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

  1.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干预前两组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患者配合产后瑜伽护理干预效果乐观,可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 (±s)

组别

例数

腹围(mm)

腹直肌分离距离(cm)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790.83±6.02

712.33±2.05

3.61±1.25

1.51±0.12

对照组

40

789.56±6.15

755.49±3.29

3.63±1.19

2.14±0.18

t


1.015

53.072

0.173

8.973

P


>0.05

<0.05

>0.05

<0.05

      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40

    23

    16

    1

    39(97.50)

    对照组

    40

    13

    19

    8

    32(80.00)

    x2





    5.917

    P





    <0.05

    1. 讨论

    导致腹直肌分离最常见原因是女性怀孕时,因胎儿过大或者多次分娩导致的。门诊经常遇到的病人,比如胎儿达到8斤或者以上,增大的子宫造成过大的腹压、腹直肌一直处于分离状态,腹部肌肉力量下降,最终腹腔脏器逐渐移位,腰酸背痛等症状。孕晚期产妇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较高。产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近些年来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该方法能够直接对腹直肌进行电刺激,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性,有效激活功能迟钝的肌肉本体感觉器,肌肉能够被动性收缩,促进产妇的肌群得到较为明显的强化训练,达到锻炼效果,逐渐恢复至本体感觉;同时有助于产妇形体的恢复[2]。瑜伽属于身心疗法的一种,其体式动作易于掌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效能。相关研究显示,瑜伽运动有助于强化葡萄糖代谢酶活性,减少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糖及脂肪的代谢[3]。不但有助于消除赘肉,缩短腹围,强化体质,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其他慢性疾病出现,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值得注意的是,仰卧起坐不能帮组腹直肌分离的恢复,反而会加重病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也说明对产妇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安全、无创,能够促进恢复进而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有效改善产妇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和腰酸背痛症状,促进其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倩,张凤,高赛楠,等.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9):73-76.

    [2] 付丽侠,王华蓉,郭玲,等. 仿生物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2019,21(3):444-445.

    [3] 王娟,梁旭霞.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瑜伽锻炼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J]. 广西医学,2021,43(6):681-684

    作者简介:周秀珠,出生于1964.05.04,女,汉族,福建厦门,妇产科,副主任护师

    本科,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永升华庭)191号1501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