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黄辉

广西万众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 5450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和总量不断增大,进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检测技术对其质量和安全性的保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建筑工程;实践应用

伴随着人们对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当前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混凝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国现今应用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包括局部破损检测和非破损检测,具体的还可分为很多有效的检测方法,这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加以选择和应用。总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对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强度质量的保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作用

众所周知,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强度检测应用和安全性的保障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首先,将混凝土检测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使建筑结构上混凝土质量能有更好的保障,从而降低发生结构问题的几率[1]。其次,应用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还能确保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作业开展更具有针对性,预防因为混凝土强度问题而导致结构安全质量问题,对建筑主体功能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

  1. 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2.1钻芯法

钻芯法需要应用钻芯机,通常会选择钻取圆柱形的芯样,结合具体的要求对其进行加工和抗压检测,从而得结构构件的强度,具有可靠性和直观性。结构上钻取下的芯样可作为物理或化学性能的样品,在分析混凝土密度、吸水性和水泥成分上有重要的价值。钻芯法检测还可应用在受冻层深度的检测、缺陷探测、裂缝深度检测、火灾烧损检测当中,另外无破损检测也可当做验证与修正,还可以测定现浇筑混凝土构件质量和强度的检测中。芯样钻取下来后,应对其外观尺寸、级配、骨料、特征等做好详细描述和记录,如果出现裂缝和损坏的情况,也要做出详细测绘及记录。钻芯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时,若为较小的构件,其钻芯的数量不能少于2个,普通则需要3个,较大的还要分为多个检测区域进行检测[2]。确定取样位置时,要尽量避开钢筋结构和预埋管线、管件,不能在安全度不够的情况下钻芯。若是复杂应力混凝土,则不适合钻芯。在相同条件下可选择墙或柱钻芯。

2.2回弹法

这种方法需要应用具有一定能量的弹簧,利用其弹性对弹击杆的后端进行撞击,在撞击下看混凝土构件反射的能量,再将其传递给弹击锤,使其进行回弹,那么弹击锤回弹的长度与弹击锤初始状态距弹击杆后端的长度比即是混凝土的回弹值。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测点只允许一次撞击,且要保证测点均匀的分布情况。若回弹法测试结果不合格,那么还要做好修正的工作。采用标准法测定试件的情况下还要满足湿度超过90%以及温度在17~23℃的要求,以28d为佳,最后取平均值。

2.3超声回弹综合法

该方法的应用原理为回弹仪和超声仪对混凝土统一结构及测区的回弹值与超声值进行测量,通过强度测试公式计算其强度。这种技术应用下有全面和精确的特点,适用在质量较好且有较高一致性的混凝土中。但也要注意受到一些抵消因素的影响,需要消除抵消因素,减小误差,才能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2.4拔出法

这种方法应用的原理在于通过千斤顶设备将混凝土中的螺栓拔出,再用拔出的力道间接证实混凝土强度。该方法的应用有两种类型,首先是在工程验收中应用要将螺栓预先埋入在检测时进行拔出测量,其次是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临时将螺栓插入,再拔出确保机动性增加,在后续试验下进行修补,这样就能减少对混凝土产生的直接损坏。

3.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3.1钻芯法技术的应用

在多年的应用中发现,钻芯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至关检测效果和有效评定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法,可用于批量构件或单个构件的检测,也可用于其他间接检测方法的修正换算。混凝土芯样直径以100mm为宜,且不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如受构件内部设计的限制,也可采用直径不小于70mm的芯样,且不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钻芯法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得到认可,可为工程结构强度的检测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进而预防建筑工程在建设甚至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在应用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时应用钻芯法,完成构件钻芯取样工作,进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使该技术发挥其重要价值,也预防因此而对混凝土结构使用的功能产生影响[3]。(2)要在混凝土工程强度检测中提高钻芯法应用的价值效果,还要详细全面记录钻芯样件的情况,特别是对其外观的尺寸、配件、钻取缺陷等做好记录,明确存在的问题。(3)应用其他方法测试混凝土结构强度后,如对检测结果存在争议,往往会最终选择钻芯法进行验证。

3.2回弹法技术的应用

回弹法也可称之为表面硬度法,是对构件回弹程度的判断下评估具体的抗压能力。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应用回弹法,就要做好以下的工作:(1)在被测结构上选好测区,测区表面应为原浆表面,保持清洁与凭证,不能有蜂窝、麻面、浮尘、污垢或涂层等。(2)同个构件测区数一般不少于10个;测区面积大小不宜大于0.04㎡,测区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边缘)宜在0.2m~0.5m范围内;确保测点的均匀程度,还要注意避开外露的石子和气孔,并且注意一个测点只做一次检测。(3)检测过程中,回弹仪的轴线始终与被测混凝土表面垂直,缓慢施压,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4)回弹结束后,选不少于30%具有代表性的测区进行碳化深度检测,最后结合标准规范查表,对回弹值结果进行换算。

与钻芯法相比,回弹法应用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并且在检测其强度时选取构件也不再受到限制,但也更多应用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情况下。所以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时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操作,才能确保该方法应用的科学合理性,以丰富和强化技术手段及其应用价值。

3.3超声回弹综合法技术的应用

要确保最终获取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准确,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应用超声波回弹综合的方法,借助波速上发生的变化以及回弹法测得的混凝土表面强度,对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有着很强的适用性。另外,检测完成混凝土的强度工作后,还要采用超声波回弹综合法具备的优势,深入分析混凝土的塑性与弹性,更全面地掌握混凝土的质量信息,再由具备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的检测人员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与效率,以确保质量得到可靠性的要求[4]。工作人员还可利用该方法排除如超声波信号干扰、混凝土结构和尺寸偏差等方面的问题,更有助于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并进一步挖掘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混凝土结构的潜在价值。

3.4拔出法技术的应用

这种方法在执行过程中应用拔出法,要做好混凝土钻芯小样制取的工作,氧化处理树脂边缘,让整个过程进行更为顺利。另外尽管这个过程操作较为简单,且通常不会产生较大误差,但实际上比较依赖化学材料,因此可能引发一些环境问题而存在局限性。所以工作人员要重视拉脱法的应用,综合考虑混凝土抗压的程度与内部的强度,应用拔出法时提高操作的严格性,从而确保检测效果更为显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可优化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提高其强度,还能整体上提高施工的效果与质量。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相关人员还应研发和应用更多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结合工程检测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准确度与精度效率,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排除隐患。

【参考文献】

[1]黄晋乐.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检测技术[J].低碳世界,2018,11(9):157-158.

[2]魏鹏.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1(52):61-62.

[3]刘俊.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检测技术及应用[J].江西建材,2016,2(21):109-112.

[4]辜晓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