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与焦虑状态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与焦虑状态相关性分析

张红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1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与焦虑状态的关系,为制定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至12月1日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焦虑程度;分析呼吸困难信念、呼吸困难程度与焦虑的关系。结果:随着MMRC评分的增加,呼吸困难信念中恐惧-呼吸困难维度和恐惧-活动维度的得分增加(P<0.05);呼吸困难信念得分越高,焦虑得分越高(P<0.05)。结论:呼吸困难信念是焦虑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呼吸困难信念越强,呼吸困难患者越容易出现焦虑状态。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呼吸困难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咨询,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呼吸系统;呼吸困难;信念;焦虑状态;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同期住院的9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以呼吸困难为主诉者;②无严重认知障碍,能够配合本研究者;③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参与其他干预研究者;②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方法

①症状评估: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对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分,采用0~4级评分法,分别评分为0~4分。只有在剧烈活动时感到呼吸困难为0级;在平地快步行走或在爬小坡时出现气促为1级;在平地行走时速度慢于同龄人或由于气促需要停下来休息为2级;在平地行走100m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喘气为3级;由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间或在更换衣服时出现气促为4级。mMRC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越重。②呼吸困难信念:采用呼吸困难信念量表评估患者呼吸困难信念,共有11个条目,包含恐惧呼吸困难和恐惧活动2个维度,每个条目按照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5级评分,分别计1~5分。恐惧呼吸困难维度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认为呼吸困难的危险性越高,对呼吸困难的恐惧越重;恐惧活动维度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认为自己应避免活动。③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况。SAS是由Zung于1971年编制,该量表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其中15个正向评分,5个反向评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呼吸困难程度分级及疾病类型是影响患者焦虑的因素,其中呼吸困难程度可由患者自我描述决定。在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栓塞。在本研究中,54例(56.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45例(60.8%)MMRC评分为3-4分的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这与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有关。

结果显示,呼吸困难信念总分为(43.622)±呼吸困难信念总分略高。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样本为住院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普遍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其中呼吸困难恐惧维度得分为(19.782)±症状相似、文化程度相似的住院病人心理状况相似;对医生有充分的信任,认为有呼吸困难症状时能及时得到治疗;恐惧活动维度得分为(19.811)±47)分。在调查中,认为适当的活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以便与医生合作。在MMRC的3~4个维度中,恐惧活动维度得分较高(25.570.05)±67),原因可能是这部分患者患有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长期呼吸困难症状,并有足够的处理轻度呼吸困难的经验,恐惧-呼吸困难维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发病过程中,呼吸困难的症状是持续的。患者在经历了危及生命的症状加重后,会对活动后的呼吸困难有灾难性的认识,恐惧感也会增加,导致无法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活动。因此,恐惧活动评分随呼吸困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这类病人还需要家属陪同。他们认为活动会产生呼吸困难和加重症状,增加护理负担和医疗费用。因此,本研究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恐惧活动有待改善,医护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和活动指导,以管理呼吸困难的症状。

结果显示,MMRC评分3~4mmrc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高于MMRC评分2的患者(P<0.0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呼吸困难的程度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困难信念,使患者产生焦虑。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随着医院重视人文关怀,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病人的认知程度在不断提高,对呼吸困难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呼吸困难急性发作时,患者体内氧饱和度降低,使呼吸肌处于高度疲劳状态。由此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最终导致患者肺功能的持续下降。呼吸困难患者症状程度较高,除缺氧较严重外,与焦虑有关,患者焦虑、易怒明显,耗氧量增加,加重缺氧,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呼吸困难引起恐慌和濒死,加重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呼吸困难后形成反射性恐惧,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经分层回归分析,重度呼吸困难、文化程度低、COPD和支气管哮喘合并疾病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待改善,提示这类患者更易焦虑。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老年患者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负性情绪。在临床工作中,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结论

总之,呼吸困难是影响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呼吸困难的信念越强,越容易焦虑。因此,应重视呼吸困难的分类和呼吸困难信念的动态评价,并据此制定积极的心理干预方案和活动指导,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智喜荷,宫叶琴.哮喘病人呼吸困难信念及身体健康感知的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7,15(30):3746-3748.

[2]朱建俊,陆洪国,胡志伟,高建峰.呼吸困难信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06):45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