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与安全输血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与安全输血临床效果分析

余士银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与安全输血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病例系统中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临床上法伤红细胞输注无效现象。结论: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红细胞输注无效情况的关注,运用安全输血措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红细胞输注;安全输血;临床效果


目前成分输血逐渐取代全注输血成为主要的输血方式,其中红细胞输血在血液总用量中占主要比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作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机体缺氧情况,但是许多的临床案例证明除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外仍有部分病例发生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情况,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救助甚至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如何避免无效输血的情况发生以及保证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了临床上重点讨论并积极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本院对80例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意在探讨安全输血措施,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经过院内责任部门批准,为确保本次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参考性,排除持续失血、脱水、血液渗透血管外等表现患者,选取本院近两年的收治的红细胞输注无效病例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间资料无较大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规章制度执行相关输血操作,规范填写护理文书,对出现输血无效患者需要在患者病案信息中进行详细记录。

1.3评价指标

护理人员需要对输血完成后血红蛋白升高未达到预期值的患者进行记录,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后分析其发生原因作为本次实验结果的参考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是通过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所得,实验结果用T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存在明显差距,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临床上出现红细胞输注无效的现象,详情见表1。

表1:对比80例患者无效输注原因

组别

具体原因

无效输注例数

占比

免疫因素

/

/

/

稀有血型漏检

2

2.50%

不规则抗体阳性

13

16.25%

自身抗体阳性

2

1.25%

免疫失调

1

1.25%

输血次数

23

28.75%

非免疫因数

/

/

/

感染

7

8.75%

发热

12

15.00%

过敏

6

7.50%

肝脾肿大

5

6.25%

储血时间长

9

11.25%


3.讨论

3.1红细胞输注无效影响因素

本院召集护理人员通过会议的形式对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原因进行经验性的总结,主要分为免疫因素和非免因素,免疫因素具体如下:①红细胞血型抗原中具有多个血型系统、血型集合以及血型系列归类,其中具有稀有血型系统比如RH、ABO等具有较强的抗原免疫原性最终导致红细胞输注无效现象的发生。②具有多次输血史、妊娠史、血液病等患者体内可能会产生不规则抗体或者自身抗体阳性导致无效输血。③免疫失调患者可能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对红细胞造成破坏导致输血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非免疫因素主要为输血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过敏、中毒等,比如发热会导致患者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对红细胞的消耗量增加,供需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患者持续处于缺氧状态。血液储存时间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引起血液变质,导致血液变形性、活动性、聚集性均出现变化,最终发生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情况[1—2]

3.2安全输血措施

针对上述可能导致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本院针对性的制定具体预防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输血。①在输血进行前护理人员应该简单询问患者基本资料包括近期输血史、妊娠史等划分高危人群,并在输血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观察患者输血后反应并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②院内完善输血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要求输血前进行试验,筛选稀有血型和不规则抗体,避免漏检的情况发生,另外全面提升院内配穴能力,配穴质量是输血的基础和关键,与患者血型相容才能保证输血效果。③针对患者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科室内进行提前的准备比如急救、替代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比如当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式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抗休克和抗敏治疗,保证科学输血和维护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④完善医院配套,加强血液采集、运输以及保存等流程的配套投入,避免血液发生变质情况,同时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年轻红细胞进行输血

[3—4]

3.3回顾性分析本次实验

目前我院已全面采用安全输血措施展开临床护理工作,无效输血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保证了临床上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避免了相关不良事件甚至是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减少了血液资源的浪费,缓解了临床上用血紧张的实际问题。另外在本次实验中未对患者具体疾病差异等进行分类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本次研究尚不完全,对安全输血措施的探讨尚在深入和完善当中,以期在后期进一步研究中进行改进,[5]

综上所述,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情况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是也极易被忽视,因此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关注度,积极运用安全输血措施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输血,将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


参考文献

[1]王伟,李娜,袁君,栾建凤.红细胞输注无效原因的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06):649-652.

[2]黄海燕,花玉琳,连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措施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9):1079-1080.

[3]李君, 红细胞无效输血的免疫学机制与精准输血研究. 河北省,开滦总医院,2020-08-28.

[4]李明,邓卫.不同红细胞输注方式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2):66-68.

[5]袁君,王伟,李娜,栾建凤.红细胞无效输注判定检测技术研究新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0,22(02):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