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健康赋权、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4

乳腺癌患者健康赋权、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谢美娜 陈楚君 刘耿珊 李婵 * 通讯作者:李婵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广东 汕头 515031


摘要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健康赋权、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及健康赋权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健康赋权及自我效能均低于常模;患者的健康赋权及自我效能均与生活质量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 针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应结合患者的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评估情况,对患者制定个性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此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健康赋权;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经手术及放化疗等方式治疗后,虽能够获得一定疗效,且在5年内的生存率较高,但其治疗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并无明显表现[1]。健康赋权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及生活质量中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合作关系,能够随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为其恢复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2]。健康赋权对于知识、能力、自信等均具有较好的开发能力,能够使患者获得相应的自我意识及效能的满足,促进其机体恢复,提升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即为一种自信程度对于某项特定任务的完成能力[3]。本文旨在研究乳腺癌患者的健康赋权、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由此为患者的护理及预后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文化程度及医疗付费方式等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n(%);(`x±s)]

患者例数(n)

年龄(岁)

病程(年)

病理分期

手术方式

文化程度

医疗付费方式

0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全乳切除

保乳术

乳房重建术

文盲

小学至高中

大专及以上

医保或农合

自费

其他

107

49.16±11.53

3.54±1.68

12

27

53

15

73

28

6

15

72

20

83

10

14

1.2调查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应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由患者的责任护士作为问卷发放者,将本次研究所应用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4]、GSES量表[5]及健康赋权调查表[6]发放至患者手中进行一对一填写;若患者在填写过程中存在相应的理解问题,则由患者的责任护士向其解释清楚;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后,由其责任护士收集问卷,并交于科室汇总。

1.2.1健康赋权调查

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并结合本次研究的目的及相关文献,对访谈提纲予以制定,访谈提供大致内容如下:“您何时得知患乳腺癌?”、“您患乳腺癌后内心第一反应是什么?”、“患乳腺癌对您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在患乳腺癌后,您是否对您的治疗及康复设定相应的目标?”、“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问题?”、“您是否经常与家人、朋友及医务人员讨论病情?”、“在患乳腺癌后,您为您的治疗做过哪些努力,又取得了哪些成效?”、“您现在的感觉如何?”因赋权的概念对于大多数患者较难理解,故在访谈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赋权一词的出现,多鼓励患者讲述自身的真实感受为主。访谈应安排在相对安静的环境内,如单人病房或双人病房时选择另外一位患者不在场的情况下、三休时间的办公室等;在访谈过程中应做好详细记录,必要时可辅助应用录音笔;访谈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回答问题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在访谈结束后24h内对所记录的文字及录音文件予以转换,并制成详细的访谈记录,以便后续研究。

1.2.2自我效能调查

在患者出院前,对其前期健康信念教育效果予以评估,并对患者的健康信念教育程度及影响因素予以确定;邀请以往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以此激励其他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对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自检技术掌握情况、并发症自我监测情况、后续放化疗不良反应自我感觉情况予以评估。在综合评估后24h内,由患者的责任护士对评估内容予以汇总统计,并制成详细的评估记录,以便后续研究。

1.2.3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评价

结合对患者的健康赋权调查及自我效能调查结果,并参照患者的家庭环境、心理状态等,采用相应的生活质量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生活质量与健康赋权及自我效能的关系。

1.3评价标准

1.3.1健康赋权

乳腺癌赋权量表由李星等人(2018)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乳腺癌患者赋权行为的评估[6]。应用健康赋权问卷对患者的健康赋权情况予以评价,该问卷从6个方向进行评价,即责任信念、支持系统、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赋权他人及重建自我,每个方向共包含10个问题,每个问题评分为0~1分,评分方式为正向评分,即患者得分越高,其健康赋权意识越好,问卷总分为0~60分;记录患者的健康赋权问卷评分[7]

1.3.2自我效能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是由德国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we与助手(2004)共同编制[8]。应用GSES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效能平均予以评价,该量表共含10个条目,以Likert4级评分法,总分为0~40分,评分方式为正向评分,即患者得分越高,其自我效能感越强;记录患者的GSES量表评分。

1.3.3生活质量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36)被认为是适用广泛、具有较高可信度和效度的普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9]。应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价,该量表共包含生理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乳腺癌附加关注5个部分,以Likert5级评分法,评分方式为正向评分,及患者得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记录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健康赋权、自我效能与常模对比(见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健康赋权、自我效能与常模对比(`x±s)

对象类型

健康赋权

自我效能

乳腺癌患者

38.16±6.52

22.41±2.67

常模

52.24±3.48

26.53±4.14

t

6.237

7.192

P

0.001

0.001


2.2乳腺癌患者健康赋权与生活质量的回归关系

乳腺癌患者健康赋权与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如下,以健康赋权为应变量,以生活质量及生理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乳腺癌附加关注等5个部分为自变量,由此展开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见表3。

表3 乳腺癌患者健康赋权与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

生活质量维度

生活质量总分

生理状况

社会状况

情感状况

功能状况

乳腺癌附加关注

偏回归系数

(β)

12.463

0.523

0.513

0.247

0.142

0.136

标准误差

(Sb)

3.212

0.121

0.108

0.095

0.087

0.076

标准偏回归系数(β’)


0.436

0.362

0.273

0.163

0.135

t

6.356

7.245

6.523

6.921

8.253

6.483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回归关系

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如下,以自我效能为应变量,以生活质量及生理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乳腺癌附加关注等5个部分为自变量,由此展开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

生活质量维度

生活质量总分

生理状况

社会状况

情感状况

功能状况

乳腺癌附加关注

偏回归系数

(β)

13.216

0.537

0.563

0.251

0.152

0.139

标准误差

(Sb)

3.457

0.216

0.114

0.091

0.082

0.075

标准偏回归系数(β’)


0.458

0.324

0.256

0.152

0.141

t

5.239

7.214

6.538

8.023

9.142

8.63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机体缺陷及疾病所引起的家庭、社会方面的问题,需承受较为复杂的心理压力,由此,其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感降低,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5]。健康赋权在本次研究中可定义为乳腺癌患者在其内在责任信念及外在系统支持的作用下,应用其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自我管理及他人赋权予以完善;而自我效能则与患者个体的心理健康相关,是社会学习理论中较为重要的概念;Bandura(2017)认为,个体在经历成功后,对于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发展可产生重要作用,由此可为患者提供直接的能力信息。乳腺癌患者因自身疾病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相应的心理问题,由此对于患者的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感产生负面影响[1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的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感均较常模更低(P0.05),故针对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护理,应着重提升其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感。在环境方面,应为患者营造相对轻松、积极向上的恢复环境,并为患者维持良好的情绪及生理状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怀,其健康赋权则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社会支持方面,应引导乳腺癌患者多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如散步、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患者在选择某一项适宜自身的活动后,不仅对其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且在该活动过程中,患者增进了与社会的交流,来自社会的支持则能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后续治疗。而且乳腺癌患者的家属及朋友同样是其获得激励的重要来源。通过不断的社会交流,患者能够间接获得成功战胜疾病的经验,且在同样的情形下,其生理预期不断提升;当患者在某一阶段获得成功,则有助于提升其疾病康复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如此,医务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感等相关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合理的康复计划及恢复目标;在患者恢复获得进展时,其责任护士应给予患者相应的鼓励,由此亦可提升其健康赋权及自我效能。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阶段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而提升,但其生活质量仍受其他非医疗因素影响,故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仍较差。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赋权及自我效能具有线性关系,故针对该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着重培养患者的健康赋权意识,增强其自我效能感,由此提升其总体的恢复效果。参考乳腺癌患者的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感情况,亦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为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应结合患者的健康赋权意识及自我效能评估情况,对患者制定个性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此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娜, 刘延锦, 栗英,等. 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上肢功能康复手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7, v.52(003):267-270.

[2]洪进, 沈坤炜, 陈小松,等. 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17, 39(001):39-43.

[3]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01):39-43+11.

[4]魏朝晖,莫一心.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36的应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04):145-147.

[5]韩霞萍, 宁丽, 蔡丽丽,等.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赋权方案[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3):3160-3165.

[6]李星, 陈阳, 栗英. 乳腺癌赋权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024(017):2101-2104.

[7]刘薇, 郭爱敏. 居家失能老人照顾者赋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023(020):2619-2623.

[8]申继亮,唐丹.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在老年人中的使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04):342-344.

[9]李晓梅,段丽萍,万崇华,周曾芬,潘家华,杨铮,张晓磬.SF-36量表在测定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考评[J].中国医药,2006(11):645-648.

[10]张俊娟, 刘雪融, 姜晓松. 病友支持模式对鼻咽肿瘤患者情绪、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35):4490-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