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施工技术分析

杨风荣

隆昌市交通运输局 四川省 内江市 641000

摘要:在道桥施工作业期间,沥青道路要比传统道路具有更高的强度、更低的噪音、更低的成本和更加优质的材料。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期间,施工质量的保障和施工技术的优化与使用是保障沥青路面提升的重要基础,并且也保障了道路与桥梁在后续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对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桥施工;沥青摊铺;技术优化

1道桥路面摊铺技术要点

1.1道桥沥青路面摊铺

在道桥工程实施中,要想保证摊铺效率及质量,需要就路面摊铺工作进行科学部署,并辅以严格的摊铺质量监管,以免因摊铺不当而出现返工或路面病害。做好摊铺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对于下承层,需开展全面清洁,然后进行标准化处理,结合需要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保证道桥路面各层粘结性,还要注意下封层存在宽度差的地方,或者是基层外露部位,应当采取补铺措施。对于基准线铺设工作,要利用专业测量仪器,确定中桩、定边桩的位置,然后利用钢钎、钢丝等,为后续摊铺工作提供高程基准,但要保证找平系统稳固性。摊铺机械的选择很是关键,要与道桥路面状况相吻合,选择合适净重的机械,还要求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对于摊铺作业,也要有严格监管,重点是摊铺的厚度,要求根据实际偏差予以及时调整,通常要求松铺厚度误差不得超出3mm。在摊铺现场,还要有专门测量人员负责摊铺路段横坡、高程的测量工作,若有偏差需予以调整。此外,要做好摊铺路段保护工作,进行交通管制,避免未干沥青路面出现踩踏,若因突发状况而使摊铺路面出现重大缺陷,应先行铲除再予以重铺,确保道桥路面摊铺质量。

1.2道桥沥青路面碾压

在整个路面铺设过程中,为满足其压实度要求,需确保碾压操作合理性。压路机的选择很关键,不同型号压路机可达到的压实效果是有差异的,而且碾压速度、遍数等也会影响压实功能的发挥,为此,碾压机械及相关技术参数的选择要与道桥施工设计相符。待完成道桥工程路面摊铺后,碾压工作要紧随其后,而且要满足“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等作业要求,并且要采取多次碾压的策略。在进行初压、复压作业时,要注意摊铺混合料温度的控制,通常复压与初压时间间隔要小,而且所用机械均为钢轮振动压路机,在保证混合料温度下,提高压实效果,确保其不会出现凝固现象。在终压环节,要注重轮迹等缺陷的处理,提升碾压后的平整效果,通常需选择胶轮式压路机。压路机操作时,尽可能保持匀速状态,各轮碾压在时间上要尽可能集中,而且不得出现漏压、重压等问题,若发现有窨井问题,需提升其高度,使其与路面保持一致,确保道桥路面碾压平整效果。

2沥青摊铺技术优化措施

2.1掌握摊铺机操作技术要求

(1)摊铺现场需有专人负责摊铺机的路面指挥,而且运料车辆的卸载也要依据指挥操作,以免出现摊铺问题。

(2)摊铺机的熨平板需要采取预测措施,通常要达到100℃以上,方可开始摊铺作业。正常状况下,摊铺机要保持匀速、连续工作状态,通常碾压速度要保持2~3m/min,摊铺机械要保持直线行驶,尽量避开拐点。如有意外发生,如摊铺机械发生碰撞,需在检查无大碍后继续摊铺,确保摊铺作业有效性。

(3)在摊铺机械启动后,需观察其螺旋器的料位,并与摊铺工作要求相匹配,然后逐步抬高其振动频率,使其达到规定的摊铺机振动频率。

(4)摊铺机在正常作业状态下,夯锤需保持连续开启,而且螺旋器的转速及料位也需维持在规定数值,通常情况下料位要处于2/3位置,摊铺机整机要连续均匀作业。对于接缝引起的跳车问题,所用混合料需保持较高温度,并在摊铺后预留足够的热传递时长(约为8min),使接缝与混合料更好地结合,再进行接缝的压实作业。

2.2采用双层摊铺技术

在道桥沥青路面摊铺工程中,双层摊铺技术有较好应用,可显著改善其层间粘合效果,并使路面达到较高压实指数。双层摊铺的技术优势在于“热对热”摊铺结构,能够使沥青混合料层间融合更为充分,沥青路面结构将更加稳固且更具耐久性。在以往摊铺方式下,通常上层摊铺时,其下层混合料已冷却,很难依靠碾压强化层间结合,为此要较多地使用粘层油,但也存在明显的层间界线,使沥青路面结构稳定性差。而在双层摊铺技术下,上述问题可有效避免,层间结构将更为紧密。同时,在实际摊铺工程中,要注意结构厚度的优化,使其各层剪应力充分作用于整个沥青层,而不是主要作用于磨耗层,保证沥青路面抗变形能力。由于在沥青路面中,磨耗层仅有较小厚度,温度冷却较为快速,而通过采取双层摊铺,可显著延长磨耗层冷却时长,使得后续表层碾压效果显著提升。双层摊铺技术的应用,可加大道桥沥青路面总厚度,使其热量散失更慢,有效规避低温下的摊铺及碾压问题,提高路面摊铺质量。

2.3加强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

对道桥沥青路面摊铺工作而言,温度是重点关注的质量要素,从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出厂、运输到摊铺等诸多环节,均有明确的温度要求,为此,要想提高摊铺质量,需从混合料温度抓起。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要求并不是固定的,需要结合摊铺厚度、环境温度、沥青粘度等加以确定。通常情况下,如果摊铺现场环境温度低于9℃,或者是在下雨天,需要中断摊铺作业流程。在混合料拌制环节,需对其进行持续加热,直到沥青混合料达到预设温度范围,通常最高为160℃。而且在运至现场后,混合料也需保持较高温度,这直接关系其摊铺效果。

2.4完善质量检测与评定体系

(1)原材料的质检,从源头上对沥青、骨料等进行严格质检,严防劣质材料流入道桥沥青摊铺现场。

(2)沥青面层的检测,也需对摊铺后的道桥路面采取动态检测管理,及时发现摊铺质量缺陷,并做好检测数据的记录与管理。

(3)要做好质量评定工作,需结合相关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对道桥沥青路面摊铺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并将其纳入制度要求,不断完善沥青摊铺质量评定标准体系,还要与道桥路面施工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挂钩,从而有效改善沥青摊铺管理效果。

2.5严格规范摊铺工序

鉴于沥青路面施工复杂性,摊铺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而摊铺工序的规范性是基本要求。对于道桥沥青摊铺工程,需严格遵守各工序要求,不得随意改变沥青摊铺技术参数。要预先进行方案的制订,道桥沥青路面摊铺需建立在方案基础上,对存疑工序,需与道桥路面施工设计人员沟通,以保证摊铺施工秩序。同时,还要注意摊铺环节的衔接,如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要尽可能缩短混合料交接时长,以免出现更大的热量损失。此外,碾压也要紧随摊铺环节,否则会影响沥青路面最终摊铺效果。

2.6创新应用3D智能摊铺技术

在常规摊铺技术中,基准找平操作依赖的是导轨、平衡梁等构件,但也存在摊铺前测量放线工序多,施工精度误差大等缺陷,以至于沥青摊铺精度控制不足,还会带来浪费。为此,在条件许可时,可创新应用3D智能摊铺技术,通过在摊铺机械中集成数字化的自动摊铺控制系统,在摊铺前预先进行参数设定,当实际摊铺操作时,测量系统可将实际高程信息传输至系统,通过系统处理,可形成对牵引臂、熨平板等结构施加控制的信号,进而在路面出现波动时,也能保持基本的厚度及平整度要求。不仅如此,其还具有摊铺监控功能,可对摊铺过程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做出响应,避免摊铺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在现代交通系统建设中,道路桥梁作为基础性工程,更要重视其技术优化,不断夯实道桥工程技术基础。沥青摊铺技术的应用与优化,关系着道路桥梁使用价值,且其本身有诸多施工环节,而要想筑牢沥青摊铺的质量基础,不仅要从材料品控、混合料配比设计、路面检测清理、沥青试铺等方面完善沥青摊铺准备工作,还需就其基本工序流程,如拌制、摊铺、碾压、接缝处置等加以严格管控,预防摊铺质量缺陷的发生。同时,要想进一步实现摊铺技术优化,还要提高摊铺机操作技术水平,合理应用双层摊铺技术,并不断完善摊铺工程质量检测与评定体系,从技术与管理层面切实提升道桥沥青路面摊铺效果。

参考文献

[1]程艳丽.沥青摊铺道桥工程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85–186.

[2]高胜斌.试论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