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程物流新形态下的港口物流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4

基于全程物流新形态下的港口物流发展分析

王景瑶

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00

摘要:在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全程物流新形态被提出,我国的港口物流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针对全世界范围内物流运输深度合作,我国的港口物流必须进行战略发展布局调整、摆脱传统以装卸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促进自身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述、相关理论概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当前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加强资源配套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改善区域口岸环境、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这一系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港口物流在全程物流时代下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全程物流新形态;港口物流发展;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综合物流服务以及多式联运成为了国际物流航运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整个物流体系中,海运的费用相对较低,港口担负着转运、通讯等重要工作职责,对于全球物流体系顺利构建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现代化物流港口向全方位增值方向发展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重要事项。基于港口供应链优化、提升整个港口运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港口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研究背景与意义出发,对具体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为了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剧烈变化,世界各领域发展均进行了大规模战略转型,物流行业自然也无法例外,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仅有几家大型国有物流企业向中高端物流服务方向进行了延伸,而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仍旧停留在普通物流服务阶段。从国内物流基础环境角度看,我国国内港口物流基础设备日趋完善,但是仍旧存在竞争无序、中小物流企业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缺乏、高端物流服务品牌缺乏等问题。

对基于全程物流新形态下的港口物流发展进行研究具备以下几大重要意义:(1)促进港口物流服务要素升级。具体而言,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港口物流,其在带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我国的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港口物流来讲,普遍面临着资源分散、信息化程度低、政策支持较弱、与国际接轨速度慢等问题,进而严重限制着这些地区物流现代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通过对全程物流新形态下的港口物流发展进行研究,能够帮助相关单位提升自身在设备、技术、人员、信息等基础资源利用方面的局限性,进而充分整合物流资源促进自身发展。(2)助力区域现代产业聚集区的构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近年来所作出的大多数产业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成果都是围绕沿海经济带所建立的,港口物流不仅能够带来大量的贸易,还能促进附近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因此,构建综合性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与现代产业聚集区构建是相互促进的[1]

  1. 国内外研究概述

  1. 国外研究概述

国外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开始较早,因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较为完善。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相关学者就已经对港口物流企业自行配置资源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港口物流企业逐渐将物流需求进行外包,相关研究也逐渐从“自给自足”模式转向了“业务外包”模式。到了21世纪,港口物流行业发展模式正在迅速革新,物流企业基本上已经摒弃了核心业务以外的大多数业务,比如包装、仓储、物流运输、资金流等,并将其全部交予外包公司进行处理,在这一背景下,综合物流体系的构建模式就成为吸引国外相关领域学者相继展开研究的热点课题[2]

  1. 国内研究概述

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较晚,在改革开放政策正式落地之后,与外国各主要国家之间的通商才开始大规模进行,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港口物流研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落后。在我国,港口物流多元化的研究早在21世纪初级就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了,其研究方式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得出的结论大多数基础设施建设缺位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在2010年之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这也使得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开始从信息化建设以及综合物流体系构建方面开展研究。

  1. 相关理论概述

  1. 港口物流基础理论

现代意义上的港口物流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货物运输、中转基地,而是一个综合的物流服务体系。具体而言,港口物流是指港口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软硬件背景,对周边区域的物流活动进行影响,并通过信息技术,对港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提升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等功能。

港口物流的研究内容并不局限于货物在港口内部的流动,还涉及整个物流链的各个具体环节,这是由于港口物流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港口物流形成之后,港口物流的概念将与港口彻底区别开来,从物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跃成为整个物流链的领导角色。因此,在现代物流理论中,各专家、学者都将经过港口的物流称之为港口物流

[3]

  1. 全程物流基础理论

全程物流管理这一概念是由我国某著名物流软件供应商率先提出,其认为,全程物流管理这一概念指的是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所有环节进行全过程、统一的战略管理,其目的是将所有参与物流活动的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技术闭环,通过信息技术、资源统一优化、价值激励机制等方式实现经营一体化。从系统性层面来看,全程物流管理是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协调控制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差异化需求,从本质上来讲,全程物流管理关注的是商品价值的流动性,属于集成化管理的一种,与传统意义上的效率提升存在相当大的差别[4]

  1.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理论

除了港口物流以及全程物流基础理论,物流金融以及供应链金融理论也是物流综合服务诞生的重要依托。

  1. 物流金融理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密切,此外,由于港口物流的经济性优势,使得港口物流服务内容的丰富以及效率的完善成为了当前经济社会的重要课题内容。物流金融指的是,在物流运行过程中,物流相关企业运用金融工具是物流产生的价值实现增值的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活动。这一金融服务内容本来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在发展过程中,这种服务形式逐渐改变的传统金融贷款过程中银行、申请贷款企业双方面的责任与权利,在实践中更加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5]

  1. 供应链金融理论

供应链金融理论是由国外某金融电子服务供应商率先提出来的,其具体含义是指以银行为主体,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进行绑定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一种模式。在传统金融供应模式下,竞争力较强的核心企业往往会依托于自身的强势地位在交货、价格等方面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施压,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上下游企业是相当不利的,很容易导致某一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供应链金融能够从银行视角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进行统一的资源分配,并附加相应的权责条件,能够帮助相关产业链降低内部竞争强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经济效益,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多主体的合作共赢。

  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本文以我国整体物流发展的平均水平为参考对象,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功能进一步拓展

在传统物流视角,港口物流具备装卸、存储、转运等基础功能,但是,随着我国现代港口物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的概念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这一变化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国的港口物流服务类别得到了极大丰富,新增了仓储、货运代理、危险品运输、多式联运、中大件货物转运、保税物流等多项服务,此外,我国的港口物流也开始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在部分大型港口,相关企业已经能够实现对部分具备特殊需求的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

  1. 设施逐步完善

我国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步趋向完善。具体而言,我国的港口物流具备相当强大的地理优势,根据上文所提到的理论,其能够帮助周边相关企业进行统一的资源整合,在港口物流服务平台上为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信息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物流服务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港口都具备现代化的多式联运站、物流仓储设备、运输设备、信息中心等,能够为全程物流形态下物流综合化体系构建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6]

  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主营业务亟待转型

在部分港口物流企业中,以港口装卸、仓储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现象依旧十分普遍,从年度经济报表上,虽然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贸易规模的加大,相关单位已经实现了服务内容大幅度增长的战略目标。但是从根本上讲,传统服务内容所带来的附加值并不高,在世界航运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单独的的吞吐量增长并不会给港口物流营运主体带来必然的营收增长。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部分港口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转型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热门课题。从解决方向层面讲,相关单位应该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码头、物流企业的资源合力作用,发展出更多具备更强经济收益效果的强化增值服务,只有这样,才有机会突破主营业务的发展瓶颈。

  1. 软实力较弱

软实力较弱也是部分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从现状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在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并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以东北地区大连港为例,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所有船型的停泊条件,且随着大窑湾北岸等地区的建设,其基础设施建设只会愈加完善,能够轻易满足港口主营业务的硬件需求。

与完善的硬件配备相比,软实力较弱的现象相当明显,例如在金融板块,当前我国物流金融服务的内容相当单一,只能对物流产业链的核心企业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支持,且容易受到金融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商贸仍处在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不能够实现对货物集散的大规模引领。从这一角度看,我国港口物流在软实力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

  1. 功能延伸不足

功能延伸不足也是当前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具体而言,港口物流在我国整体物流发展方面应该起到统筹规划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港口物流在对内陆经济腹地进行功能延伸的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仅仅能够发挥分拨与业务联系的作用,无法为内陆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其主要表现就是货物到港以及离港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1. 缺乏多元化发展相关人才

众所周知,人才是任何领域想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所必需具备的重要依仗,而物流行业也正是如此。从根本上讲,促进物流行业在全程物流新形态背景下的发展,必须以综合统筹整个物流行业为着力点,但是,这一过程想要真正实现是相当复杂的,必须有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储备作为支撑点。

但是从现实角度讲,我国大多数港口物流具体贯彻实行转型化发展、多元化发展也不过区区数年的时间,因此在专业化人才培训方面相对较弱,且国家高等教育方面也没有专门针对港口物流综合化发展领域培养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充实港口物流高水平人才队伍应该通过内部培养以及外部引进等方式进行,并需要消耗相当长的时间成本才能为我国港口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动力。

  1. 全程物流新形态下我国的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1. 加强资源配套平台建设

相关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资源配套平台建设:(1)建设智能运营平台。在部分港口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其大多采用承包手段对各种场站作业进行分配,因此在资源整合以及调配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劣势。而通过智能运营平台的建设,能够帮助物流企业提升资源整合以及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达成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2)建设散货运输服务平台。根据上文可知,将港口物流地位提升,并作为整个物流链的领导角色是促进整个物流效率稳定提升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到供应链综合管理过程中,对港口散货运输车辆进行综合调度。

  1.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港口物流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才评价机制不规范。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企业应该根据以下原则制定全新的分配方案:(1)科学分配原则。相关单位在进行分配规则制定时,应该充分考虑所有情况,使用科学的方式对经济效益进行分配。例如,在进行薪酬分配时不光要考虑员工的有形效益,还要对其工作产生的无形效益进行评价。(2)公平分配原则。员工所获得的收益应该能够与其努力程度相对应。(3)民主决策原则。相关企业在进行薪酬分配方案制定时,应该多多听取各级员工的意见与建议,不应由最高领导者进行直接决策。(4)与企业利益统一原则。对于物流企业来讲,其整体利益远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在进行利益分配时,应该以保障企业利益为核心原则[7]

  1. 改善区域口岸环境

区域口岸环境也会对港口物流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对口岸的运行进行适当改善:(1)加强与海关部门的沟通,这有助于物流通关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2)加强与海事局的沟通,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通行秩序。(3)加强与引航站的沟通,这能够显著降低货主可能遭受到的未知利益风险。(4)加强与陆路运输系统的沟通,这能够有效加快整个运输链的运输效率。(5)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进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大大缩短物流业务办理时间,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1.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在当前市场竞争形势下,企业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物流行业中,相关企业如果想要抓住人才这一行业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认识到大量引进专家人才、培养年轻人才的重要意义,具体操作如下:(1)相关港口应该建立属于自身的高等学校或者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据实际需要建设港口物流的相关专业,并完成专业性较强人才的培养。其次,对于没有能力开办专门学校的港口,也可以与其他学校或者和科研院所之间签订人才合作培养计划,为自身提供符合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2)相关港口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人才的培训工作,即选派骨干职工到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学习其在港口物流企业管理层面以及综合化产业区运作方面的先进经营理念,进而促进自身发展水平提升。(3)在人才招聘领域,相关企业应该定期从社会或者学校中引进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补充人才储备的同时也能够拓宽自身的人才丰富度。(4)相关企业可以与国内先进的港口企业签订人才互派培养协议,进而充分吸取对方的先进经验为己所用。(5)搭建企业自身的创业平台。促进自身发展是大多人才在工作中所追求的,因此,企业必须给人才提供相应的平台与成长机会,进而提升其粘性,并充分发挥其潜能。

结论:纵观全文,当前我国正处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港口物流作为连接国家之间贸易活动的重要枢纽,对其进行改革提升其运营效率迫在眉睫。相关港口物流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性采取适当措施加强资源配套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改善区域口岸环境、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令海. 全程物流新形态背景下的港口物流发展之路[J]. 财经界, 2019, 000(016):88.

[2] 潘永明、陈鹏举、郑建彤.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下港口物流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以唐山港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 v.42;No.316(10):14-17.

[3] 刘亦迅, 郑琰. 基于DEA模型下港口物流效率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7):33-35.

[4] 陈婷. 新形势下长江港口物流金融发展策略研究——评《三峡物流中心建设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J]. 人民长江, 2019(12).

[5] 张军. 基于对外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5).

[6] 林宝城, 林琳. 基于VAR的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以福建省港口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 041(009):48-51,56.

[7] 李 倩, 贾晓霞. 新形势下上海洋山深水港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1,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