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效果观察

谢琳琳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均对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指标:血糖指标、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品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是现阶段临床医学中十分常见代谢疾病,导致疾病发生原因为胰岛素分泌或者胰岛素使用缺陷引起的,对多组织多器官造成损伤的疾病,疾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疾病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需要加强对疾病治疗研究[1]。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为胰岛素泵治疗,在该种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对患者血糖控制起到重要作用。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护理,可进一步提升患者血糖控制。临床护理路径为疾病治疗中常见护理手段,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数量占比25/14,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8.12±4.11)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22±1.0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数量占比22/17,年龄区48~85岁,平均年龄(68.17±4.0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3±1.07)年。数据输入计算机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接受医学观察,且在《知情同意书》签字。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

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并且给予患者疾病治疗中基础的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注意事项,为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口头科普。

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当患者入院1d后护理人员需带领患者熟悉病房以及医院环境,并且积极开展疾病健康宣教,宣教方法可以以口头或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使用一对一讲解方式为患者进行科普糖尿病知识以及胰岛素泵注治疗内容。在为患者开展胰岛素泵入治疗前与患者说明该种方法作用,同时讲解动态血糖监测目的,以此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以及配合度。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10d,需要依据患者疾病治疗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干预计划,保证身体营养需求,同时严格按照餐前胰岛素注射标准进行泵注治疗,通过动态血糖监测掌握患者血糖情况。携带胰岛素泵注治疗需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预防注射部位发生感染。加强对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生活指导,血糖监测指导,饮食指导,药物使用指导,患者出院后及时叮嘱患者回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血糖指标、SF-36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处理的方式,采用SPSS24.6软件进行处理,用(6143ed81917bc_html_6e03918b54bdf948.gif ±s)代表本次研究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数据P<0.05,证明该研究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血糖指标情况

研究组血糖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血糖指标情况(n,6143ed81917bc_html_d059dad0469d00d3.gif ±s)

组别

血糖恢复正常时间(d)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胰岛素用量(U/d)

研究组(n=39)

6.44±1.31

2.12±0.71

7.20±1.43

32.53±9.72

对照组(n=39)

9.85±2.64

6.88±1.24

9.34±1.62

43.64±12.57

t

7.226

20.804

6.185

4.366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 SF-36评分

研究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SF-36评分情况(n,6143ed81917bc_html_d059dad0469d00d3.gif ±s)

组别

心理状态

生理功能

社会情况

躯干水平

研究组(n=39)

72.06±4.18

77.59±5.08

80.12±5.12

81.11±2.68

对照组(n=39)

66.33±4.14

67.15±4.48

67.14±4.36

69.52±4.15

t

6.082

9.626

12.054

14.651

P

<0.001

<0.001

<0.001

<0.001

3结论

糖尿病作为内分泌科室较为多见疾病,通常因为疾病发生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疾病,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两种疾病均会不同程度对患者机体血管组织器官以及其他器官进行损伤,导致换患者出现肾功能以及其他机能慢性病变,严重地影响患者正常身体代谢,造成患者代谢紊乱。血糖控制为糖尿病治疗主要方法,胰岛素泵治疗通过为患者进行注射,实现有效的胰岛素使用,进而对患者自身糖代谢水平进行改善,同时对患者采取动态血糖监测,进一步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3]。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科学护理更利于患者疾病治疗,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具有针对性以及综合性护理特点手段,对于患者胰岛素泵注治疗期间起到辅助治疗价值,可以依据患者疾病情况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药物指导等,为患者血糖控制提供重要支持。

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均是研究组患者数据更为理想,进一步说明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的实施价值。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郝霞.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013(004):218-219.

[2]梁玉珍.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08):183-184.

[3]尹淑霞.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 临床疗效及血糖水平影响评价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 v.23(13):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