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治疗的作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治疗的作用探究


王文化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11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4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心理状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缓解其负面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疗效;心理状况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此病发病急促,多无前驱症状,病变的轻重缓急与卒中的血管部位面积大小等有关。较多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伴有进食困难和构音障碍,对进食较为排斥,难以实现正常的语言沟通,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护理,极易引发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头颅CT、MRI检查确诊,诊断为脑卒中者,且伴有吞咽困难的症状;②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残缺者;②患者伴有多脏器衰竭;③有意识障碍;④不能配合及伴有失语等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1.97±3.49)岁;病变性质:出血10例,梗死14例;吞咽障碍程度: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8例,Ⅴ级4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11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88±3.50)岁;病变性质:出血11例,梗死13例;吞咽障碍程度: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10例,Ⅴ级2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吞咽障碍程度比较(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日常的营养支持,以及病情监测。

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方法:①心理疏导:大多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都伴有抑郁的负面情绪,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介绍成功的康复案例,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②基础训练:定期指导患者行发音训练与舌肌、咀嚼肌运动,以锻炼其吞咽功能与空咀嚼的能力,促使吞咽肌群的力量得以增强;行咳嗽及咽部冷刺激训练,有利于咳出误吸物,增加吞咽的敏感性;③摄食训练: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进食姿势,以促使食物顺利送递,减少鼻腔逆流、误吸等情况的发生;喂食时,需选取适宜大小的匙勺,喂食速度与用量需严格控制,食物形态应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进行选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心理状况评分。

评定标准[1]:①护理效果:治愈:吞咽障碍已完全缓解,可自主进食;显效:吞咽障碍明显缓解,吞咽障碍程度由重度变为轻度:有效:吞咽障碍有所缓解,吞咽障碍程度由重度转为中度或重度转为轻度;无效:护理前后无变化;②心理状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以[n/%]描述护理总有效率,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描述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并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6例治愈,11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对照组3例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83.33% vs 54.17%),差异显著(χ2=4.752,P<0.05)。

2.2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对比:观察组焦虑评分为(51.04±3.16)分,低于对照组的(56.32±3.27)分,差异显著(t=5.688,P<0.05)。

3讨论

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吞咽功能障碍。而致使吞咽肌群不协调引发此病的关键因素在于颅内血管神经反射性出现活动性退化,给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既往研究指出[2],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若患者未得到有效的干预,则会导致其颈动脉完全闭塞。加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明显较差,极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而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中,康复训练能不停刺激脑细胞,进而延长运动神经突触,有利于新的传导通路的形成,促进脑细胞功能及反馈通路的恢复。乔荣慧

[3]等报道提出,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能缓解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显示,早期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这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提示此护理手段的应用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予以患者摄食训,能有效减少鼻腔逆流、误吸等情况的发生;指导患者行发音训练与舌肌、咀嚼肌运动,能锻炼其吞咽功能,增强吞咽肌群的力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会笑.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2(38):143-143.

[2]蔡芳芳,蔡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4):190-192.

[3]乔荣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