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研究

刘敏 林洁 朱君

济南市第二精神卫生中心 250032 山东济南

摘要:目的:探析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视为观察对象,对其治疗开展回顾性探析,按抽签法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人际心理治疗;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分析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差异不大,没有比较意义,实验组的生活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中人际心理与认知行为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认知行为明显优于人际心理,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价值更高,更适合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

关键词:人际心理;认知行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效果

近年来,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在外貌特征上经常表现为眉头紧锁、姿势紧张,并且坐立不安,甚至有颤抖,皮肤苍白,手心、脚心以及腋窝汗水淋漓。据调查显示,该病在1年时间内可影响3%~5%的人群,女性两倍于男性,常与应激有关,此障碍通常开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但也可以在任何年龄开始[1]。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中常用人际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进行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引起了关注,人际心理治疗是指以改善来访者的人际关系为重点的短程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则是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为了探究两种不同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效果,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调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视为探究对象,由于选取的方案不一样所以按电脑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n=50),两组病例中显示男性36例,女性64例;年龄最小的是16岁,最大的不超过55岁,经计算平均年龄值大约在(34.14±4.45)岁。在所记录的资料上差异较不大,有可比较价值。

    1.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1)均符合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经签署过知情同意书,经过了医院部门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排除:(1)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2)不能正常的与医护人员交流与表达,拒绝配合实验。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开展人际心理治疗:50min/次,一周一次,连续治疗12周。经过3次治疗后要明确患者的病史,并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流程和目的,从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调整和改进治疗方案。在治疗4次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制定针对性的方案,评估患者的人际关系。在第11次治疗中要优化治疗方案,加强沟通,并鼓励患者提升自信,多发现自己的优点,然后当患者自我肯定后结束治疗[2]

实验组开展认知行为治疗:治疗频次50min/次,一周一次,连续治疗12周。采用固定的治疗方法在3次治疗后,评估患者的病史,并向患者普及引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因素,让患者了解发病症状,从而提高治愈信心。主要护理手段以叙事为主,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其自信心,消除自我否定意识。在经过4次治疗后,转变治疗理念,采用非理念性观念让患者加强对此观念弊端的认知,并理清与焦虑之间的关系,提升自我认同感。在第12次治疗中,强化患者对未来的期望,从而帮助患者走出焦虑,主动去交流,在此基础上结束治疗[3]

1.4 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析患者的焦虑程度,并进行评估分析,焦虑评分在7分以下说明无焦虑症状,焦虑评分在7-29分说明有焦虑症状,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版软件统计分析。计数用百分率[n(%)]表示,用X2检验;计量用均数±标准差(±S)的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为7.83±1.85分;对照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为8.02±1.12分,差异不大,(P>0.05)。

2.2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83.54±8.46、81.23±6.42、76.15±12.45;对照组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53.54±8.46、51.23±6.42、46.15±12.4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多发于女性群体中。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人际心理治疗的重点在患者的社会角色扮演和他对人际关系的体验;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着眼点是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4]。两种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差异不大;实验组的生活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两种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认知行为治疗更好[5]

综上所述,人际心理与认知行为治疗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知行为治疗与人际心理治疗相比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更高,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文丽,翁深宏,鲜于云艳.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和改善其社会功能的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1,16(2):111-113.

[2]潘红杏,王爱凤. 认知行为护理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2019,9(32):167-168.

[3]吴千令.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J]. 康颐,2020(7):105.

[4]孟玉洁,孙丕健,董继承.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大学生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临床效果研究[J]. 健康大视野,2020(17):16-17.

[5]张景明,周利娜,吴赫南. 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5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