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务的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价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基于业务的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价方法

倪诗博

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 文山市 663000


摘要:在近年的台风、冰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保供电期间期间,电网通信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常规通信网运行风险分析手段和系统难以满足通信网运行风险快速智能分析与动态控制管理要求。由于缺乏通信网运行风险智能分析和动态仿真的有效手段,电网通信无法基于通信设备因灾受损情况和通信网因灾影响范围,实时快速动态开展通信网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无法将通信网运行风险与保底电网运行风险实现有效联动管理。此外,如何可靠实现保底电网的通信技术保障研究目前尚属空白。因此,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各供电局通信专业开展了基于保底电网的电力通信网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保障城市中心城区和重要用户负荷持续供电、保障地区电源送出的最小规模网架的保底电力通信网建设目标。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价

引言

查明电力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战略,加强电力通信安全,实现信息共享和标准化,科学规划电力通信网络建设,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管理人员合理决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电力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对指导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对电力通信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3]指出,在新电网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就如何将两种不断变化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理论研究。为了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设计了一个主动安全防御系统。电力通信网络的脆弱性分析有助于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拟议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建立电力通信网络的脆弱性分析模型得到验证提出了电力通信网通信电源故障时如何进行设备故障分析和维护。

1基于保底电网的通信网风险因素分析

1.1资源利用率不高

在传统电力通信网络设备运行规模管理过程中,通信网络系统中的通信设备是主要维修对象。在不同通信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如果需要引进不同设备的不同技术专门知识,维修时间会增加,维修人员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可能导致时间和人员的浪费。

1.2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诱因常见的为台风、雷电、冰灾、山体滑坡、洪水以及火灾等自然灾害,和市政等工程施工、小动物啃咬等外力破坏,能够导致通信设备损毁和连锁性的通信网故障发生。通过分析广东电力通信网历年发生的紧急、重大和一般缺陷,结合广东电网所处地理位置,其中引发广东电力通信网事件的最大的自然因素为台风,还有雷击、市政等工程施工、山体滑坡以及小动物啃咬等。首先,台风和冰灾自然因素是广东电力通信网事件的最大诱因,特点是持续时间短,覆盖范围广,灾后抢修困难,对通信网安全运行影响严重。常见故障现象主要是台风、冰灾、洪水以及山体滑坡等导致线路塔倾倒、输配电电缆走廊受损、ADSS光缆或OPGW光缆受损甚至故障中断,呈现季节性且人力不可控。其次,广东电网所处地区是强雷区,常年雷电活动频繁。经测定,雷电电流可达2×105A,二次感应电流可达1×104A,而对地感应电压可达6000V。当雷击发生时,强大的电流通常会通过各种途径间接或直接对随线路塔敷设的OPGW等光缆造成破坏。再次,广东电网尤其是珠三角电网地处经济发达地区,输配电线路或电缆沿线市政工程施工频繁。由于系统外工程施工管理困难等,因市政施工导致的光缆非计划中断事件一直是难以改善的重要风险因素。最后,小动物(包括老鼠、松鼠、白蚁等)啃咬破坏引起光缆线路纤芯中断,尤其是变电站内外输配电电缆沟内的管道光缆。此外,经杆塔下地的管道光缆也可能因为小动物啃咬而损伤严重,影响电力通信的安全。

1.3调度和管理难度较大

鉴于电力通信网的规模和所涉专业数目相对较多,有必要让许多不同的专业人员参与管理电力通信网的运作层面,从而使管理电力通信网的运作层面变得隐含困难。如果经营者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了解和不熟悉电力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除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之外,缺乏对其他相关专业技术的系统控制可能会使。

2关键技术要点

2.1风险识别技术

在电子通信网络的风险预防管理中,需要区分不同的风险,为风险预防提供更详细的基础,并提高控制效率。必须重视风险识别,并采用有效的识别技术,以便准确识别电子通信网络中的风险。在风险管理中,需要对设备的使用进行控制,进行设备评估,有效解决设备使用问题,进一步改善设备的运行条件,确保电子通信网络识别技术能够在风险管理方面,应强调技术的应用,确保技术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风险,改进风险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2改进电力通信网络的网络框架和管理系统

电力通信网络的稳定对其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电力行业经营规模管理系统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所有业务规模管理系统,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以确保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确保业务规模工作的质量。在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框架,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建设,使电力通信网络发挥更大作用。注意操作专业,提高人员水平。

2.3各种接线作业

布线操作的风险主要与检测电气通信通道或调整相关业务路由时需要电缆跳线有关,这可能会导致由于不符合规格而导致光路或业务中断。这主要表现在:(1)不遵守操作指令:例如,在检测专用光纤通道时,例如保护继电器,如果未仔细检查ODF或DDF上的端子识别,其他操作保护通道可能会因错误而损坏;例如,在信道检测之前,没有确认继电保护等案件,但相应的压力板已撤下。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可能导致继电保护出错,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2)相关业务技能需要提高,存在操作违规现象:调整光纤通道路由及相关活动时,尤其是在ODF排队光纤操作期间,如果不小心碰到周围光纤,可能导致光纤通路中断;或者,与运营过程相关的商业技能不可用,也可能对公路网的街道部分造成损害,从而增加了道路照明中断的风险。

结束语

本文根据造成电力通信网络故障的因素,首先构建了电力通信网络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优化了某指标体系的指标,删除了冗馀指标,形成了结构化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构建的指标体系权重,然后使用指数分布法获取事件的风险值。实验仿真的最终结果反映了电力通信网络数据库的实际情况,证实了本文构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电力通信网络安全风险值确定方法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章海.电力通信网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11):213-214.

[2]张轶.汇聚业务流的电力通信环网风险评价方法[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电力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2019:5.

[3]金文俊.基于社团结构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郭英喆.基于业务的电力通信网运行质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

[5]盛建雄.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关键技术[J].科技资讯,2018,16(0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