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适宜的播种期对薏仁米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分析适宜的播种期对薏仁米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郑陶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五福街道农业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552400

摘要:分析不同播种期对薏仁米生长状态及亩产量形成的影响,为选出适宜的播种期提供理论支持。具体是选择了3个不同播种期,进行田间分区试验的方法,结合生长期进行追肥与除草,收集生长相关数据,测量验收亩产量。播种期会薏仁米生长状况及产量均会形成一定影响,其中如果播种期晚,可能造成无效分蘖增加,侧枝数目不增反减,穗粒数及千粒重减少,产量下降。通过试验研究,为实现薏仁米的增产增收,建议尽量在清明节前完成播种。

关键词:薏仁米;播种期;生长产量;影响分析

引言

薏仁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药食两用,特别是近些年其独有功效得到证实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与青睐薏仁米。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农民利用闲散时间或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薏仁米,但受学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对薏仁米不够了解,外加实践中理论指导不细致,很可能不能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1]。本文主要基于实验,分析不同播种期对薏仁米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分析对象

选择本地常种品种作为供试品种,具体的兴仁小白壳薏仁米,权威机构鉴定其是正品。

1.1.2试剂

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

1.2方法

1.2.1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选定在2012.3.20日到11月10日之间进行。试验地点地理位置东经105°21. 133’,北纬25°、20. 986’,海拔达1272m。

1.2.2试验执行方案

试验共设定5个种植期,分别是3.20、4.3、5.7、5.20,对应的节气分别是春分、清明、立夏及小满。种植方式如下:窝行距60㎝×60㎝

种植,各种植期设置了3个小区,进行随机区组排列,分区面积80㎡。苗期用每穴4苗进行定苗。参照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与除草,并收集相应的生长信息,在本年10月20日处置①于②进行测产检验,2012年11月10日对其他分组处置进行测产验收。两次追肥阶段应用是肥料为磷酸二氢钾,复合肥(N-P2O5-K2O=15:15: 15),底肥为过磷酸钙。

1.2.3观察指标

以分区产量、秸秆重以及穗粒数、空瘪率、株高、无效分蘖等生长性状指标为主。

  1. 统计与分析结果

2.1不同种植期对薏仁米产量、大粒比例形成的影响

见表1,对表1内不同种植期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确认分区组间未见显著差异(F=0.39<F0.05),而处理间形成的差异十分显著(F=346.58>F0.01)。经多重比较后发现,除了处理方案①与②之间相比未见显著差异,其他处理相互之间均抵达十分显著的差异,提示不同种植期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表1 不同种植期产量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处理方案

产量(t/hm²)

平均产量(t/hm²)

产量降低(%)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4.038

4.295

4.215

4.192aA

0

4.237

3.898

4.078

40.71aA

-2.90

3.216

3.163

3.158

3.179bB

-24.18

2.275

2.402

2.503

2.393cC

-42.92

注释:大、小写分别表示在0.01、0.05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对比不同种植期对薏仁米大粒占比形成的影响,发现组间未见显著差异,但处理方案①、②和其他处理方案相比形成了十分显著的差异,故而本试验中以处理方案①薏仁米大粒占比最高,其次为方案②。见表2。

表2 不同种植期作物大粒占比及组间比较

处理方案

大粒占比(%)

均值(%)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76.02

69.28

77.79

73.36aA

75.57

69.08

78.36

73.35aA

60.54

64.57

53.58

59.58bB

49.94

47.11

42.66

46.58cC

2.2不同种植期对薏仁米经济性状形成的影响

结合统计数据,不难发现,从春分时开始,伴随种植期的推延,薏仁米作物的株高与秸秆产量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到5.20以后抵达峰值,随后下降;从春分开始到立夏时节,薏仁米的有效穗数抵达最高,随后表现出缓慢走低的趋势;在清明节前后穗粒数达到最大,而后渐进式下降;随着作物种植期的推延,其空瘪率占比、无效分蘖数目均呈现出增加趋势,侧枝产生节位提高,而千粒重、籽杆比都减小。具体见表3。

表3 不同不同种植期作物生长经济性状的对比

处理

株高(㎝)

秸秆产量(t/hm²)


有效穗数(穗/穴)

穗粒数(穗/穴)

空瘪率(%)


千粒重(g)


籽杆比(籽/杆)

分枝节位

无效分蘖(穗/穴)

171.55

14.31

12.68

193.52

5.68

93.81

0.294

3.29

0

176.68

17.91

12.76

203.17

6.84

93.70

0.228

3.34

0

189.36

17.92

13.24

195.35

10.85

81.75

0.178

3.98

0.4

195.27

18.67

12.71

158.32

15.21

81.91

0.129

4.51

1.0

3讨论

综合本次试验研究所得结果,从春分到清明阶段,薏仁米的亩产量未见显著差异,提示在本地该节气以前进行种植是相对适宜的。自清明节以后,薏仁米播种期每晚一个节气,亩产量就会显著降低[2]

伴随作物种之气的推延,薏仁米打理占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将会造成其质量下滑。在清明节之前播种的大粒占比并没有存在明显差异,但比较方案②与③及④,组间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晚播种对薏仁米亩产量及质量均形成一定影响。

如果能赶在立夏之前播种,薏仁米分蘖基本上能完成生长并成为有效穗,立夏后播种尽管能生成分蘖,但很难形成较多的有效穗,以致作物产量降低。

通过分析生长形状,播种期较晚时,因为作物生长后期光照、温度均降低,很难帮助其实现充分生长,造成无效分蘖数增加,侧枝分枝节位减少,种子空瘪率高,千粒重下降,最后产量固然降低[3]。通过试验研究,可以初步认为,为实现薏仁米的增产增收,建议尽量在清明节前完成播种。

参考文献:

[1]石彬、李咏富、龙明秀,等. 辐照处理对薏仁米中脂肪酸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 v.11(21):197-203.

[2]李建开, 江华琼. 薏仁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9, 039(020):125-127.

[3]王韵翔, 吴裕如, 王承,等.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5(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