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稳产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低渗透油藏稳产影响因素分析

张建辉

吉林油田公司新民采油厂

摘要:新民油田经过30年高效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开发老区主产层普遍高含水,接替层剩余油因层间矛盾突出无法有效动用,外围资源无法有效形成资源接替,严重影响油田持续稳产。本文重点剖析影响稳产的四大影响因素:水驱效果影响、增产措施影响、产能建设效果影响和开发阶段矛盾等四个方面,辅助油田研究总结稳产技术对策。

关键词:新民油田;开发矛盾;影响因素

1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

新民油田1990年投产,经过30年的高效开发,目前综合含水达到77.29%,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自1997—2007年以来多次调整,实现了新民油田17年连续稳产40万吨水平,从2007年由于综合原因,导致产量开始大幅递减,至2017和2018年降产得到控制,油田实现20万吨以上总不递减。但要在一定时期内稳定2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应用构成法提高开发水平测算,仍存在较大缺口,且年产自然递减率逐年变大,稳产形势仍面临诸多难题,本文重点研究稳产影响因素,辅助研究综合稳产技术对策。

1.1剩余可采储量少,储采失衡

应用月产差减法预测2018年油田剩余可采储量337.3万吨,储采比16.3,储采平衡系数仅0.5。

1.2井的利用率低,闲置资源量大

油田开发逐渐深入,随着油田整体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初期,油田老区主产层普遍高含水,同时在国际油价影响条件下,边际效益与无效益井多已停产,目前全厂油井开井利用率仅64.3%,水井开井利用率74.2%,测算井控地质储量1146万吨,未能充分动用。

1 2018年油水井开井利用率

6136e0011e594_html_5d7fc5cb0ef880b2.gif

2稳产影响因素分析

2.1 注水影响

注水驱油是仍是目前最经济有最有效的驱替开发方式,且油田整体能够见到注水驱替效果,因此重点剖面注水过程变化原因,对明确下步调控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

2.1.1 井网加密调整水驱效果的影响

井网加密调整是提高采收率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采收率。但对于不同类型储层其达到的效果不同。

一类储层基础井网可建立注采关系、调整整体采收率提升不大,仅2.85%;二类储层通过加密调整能大幅提高采收率,效果最佳,达到15.02%;三类储层加密后仍不能建立有效驱替系统,水驱采收率低,但也通过井网调整提升了7.32%。

2 井网调整前后采收率变化

6136e0011e594_html_2169ef3854ee52b5.gif

2.1.2 宏观注水政策变化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油田整体从1990-2005年保持点强面弱注水政策,持续完善注采井网,油田保持旺盛的稳产能力;2006-2008年通过整体加强注水,做到点强面强提液增油,致使油井快速东西向水淹水窜,产量迅速递减,从分类储层来看,一类油藏由于快速水淹,产量下降最快,二、三影响不大;2009年以后通不断的注水结构调整,下调水量,坚持点弱面强,温注水的宏观注水政策,总的递减趋势得到减缓,稳产能力得到恢复。

2.1.2 水驱效率低,开发效益变差

水驱见效的14个ⅠⅡ类油藏区块,总体水驱波及系数仅59.9%,70%以上的区块仅4个,60%-70%的仅1个区块,其他9个区块均在60%以下。

3 分油藏分区块目前实际水驱控制程度表

6136e0011e594_html_1141722a32baec73.gif


2.2 措施影响

2.2.1 增产措施是否施工,直接影响递减

统计2011-2017年当年有措施井与无措施井产量变化情况,通过对比二者部颁法自然递减率与年产法自然递减率数值可以得出,有措施井当年产量递减幅度低于无措施,同时措施增产规模及其在第二年增产量,分别占到当年总产量权重的8.0%以上,支撑了油田稳。

4 无措施井与有措施井部颁与年产法自然递减率对比表

6136e0011e594_html_53c41c5d47902010.gif

5 当年措施贡献表

6136e0011e594_html_eeb44804a11e4c46.gif

2.2.2措施结构优化及有效率提高保持了效益增产量,支撑油田稳产

对深部解堵的压裂技术、低成本措施及三采驱替技术的年度工作量结构进行优化,并保持500井次/年的施工规模,保证了年增量2.0万吨水平,吨油费用降至1000元/吨水平,支持了油田措施效益实施。

2.3 产能建设影响

新井产能规模逐年变小,第二年到位率平均仅有50%,但从油田产量组成图可以看出,新井的增加,保持了年度连续的贡献量,有效的减缓了油田总产量递减。同时2011-2017年共新投井417口,保证了油田可采储量的增加。








2.4 开发规律的影响

目前油田处于高含水初期开发阶段,由于长期水冲刷,油水两相渗流规律发生变化,层内高渗透部位水相渗透率急剧上升,微观非均质加剧,促进了“大孔道”、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纲要要求做好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与产量递减,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

3开发技术对策建议

(1)加强基础地质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加大提高水驱效率工作,细化量化注水政策,大力发挥周期注水方式的优势,同时加强完善井网方面的纵向与平面不规则调整,突破标准井网、井排、井别等限制,将基础井网向合理井网转化,由区块注水向满足地下砂体注水转变,进一步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2)加快储层深部解堵技术的综合应用,同时继续保持低成本措施规模和加大三采技术的开拓创新,优化措施结构,提高三者措施增油量的同时,提高措施有效率与经济有效率。

(3)评价总结大平台捞油开发模式开发效果与效益情况,大力发展低渗透难采资源效益动用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文刚,贺彤彤,张昭君,胡方芳,路存存,杨伟华.超低渗透油藏稳产技术研究及实践[J].石油化工应用,2017,36(09):57-61.

[2]袁淋,李晓平,任磊.低渗透气藏产水气井稳产能力研究[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6,6(01):24-28.

[3]谢远伟,吴正伟,海心科,杨龙,刘家意,王军.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稳产技术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02):309-312+408-409.

[4]胡书勇,张烈辉,冯宴,徐冰青.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稳产技术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04):86-8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