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4
/ 2

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的研究

张利楠 郭燕 敏孟超

焦作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制造业的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先进制造业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焦作市的制造业虽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发展的短板也较突出,比如产业层次总体偏低,高水平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企业集聚效应差,缺乏龙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还相对薄弱,科技人才队伍质量还不高。本文根据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从把握“双圈”叠合机遇、创新能力培养、优化产业集聚发展、强化科技应用、坚持开放合作、创新人才管理、加强资金保障、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8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高质量发展


1、引言

制造业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造业占GDP比重的30%左右,是我国经济的根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羁绊。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包括传统产业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两方面,指不断吸收现代高新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优质、节能、清洁、灵活生产,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制造业。相比较传统制造业,更重视资源节约和环节保护2

本文主要对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进行研究。

2、焦作市先进制造行业技术水平现状分析

2.1、 焦作市制造业总体情况

焦作是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拥有“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等称号,制造业是焦作工业经济的主体。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焦作市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2焦作制造业发展现状

焦作制造业发展门类齐全,行业优势突出。近年来,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全市工业结构转型起到较大的重要。2021年焦作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共计1157家,先进制造业企业 329 家,占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数的28.4%。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已成长为国内行业标杆3】【4

同时,重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其发展,取得明显效果,全市产业集聚区的总量和增速均居于全省前列,形成了装备制造超1000亿级,食品超800亿级,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和轻工等3个500亿级,铝工业超300亿级的产业集群3】【5】【6

3、焦作市提升先进制造行业技术水平的政策文件

2016年,焦作市人民政府提出《焦作市“互联网+工业”专项行动计划》,提倡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传统制造业制造技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2017年,焦作市政府发布《焦作市“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提出把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作为转型方式的关键环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2018年,焦作市政府发布《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提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品质,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2020年,市财政局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向上级争取到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6560万元,对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4、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4.1产业层次总体偏低

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缺乏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对进口依赖度高。

4.2产业“聚”而不“群”。

全市产业集群规模不够大,辐射能力不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品少,在国内企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不多,企业产品相对比较落后。全市先进制造业中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只有1家,缺乏龙头型、支柱型企业。产业配套不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7。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不大,产业结构趋同严重,企业集聚效应差4】【8

4.3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全市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虽然尚可,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设计能力薄弱,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低,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缺少关键技术,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核心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9

4.4高科技人才匮乏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培养和吸纳高科技人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市对高科技人才吸引不强,特别是缺乏创新型人才7

5、推动焦作建设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发展的主要措施

5.1把握“双圈”叠合机遇。焦作市作为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的叠合区域,具有促进河南省两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区位优势。把握机遇,强化通道枢纽联动、产业链接协同,以发展智能经济、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关键技术的研发,增强企业竞争力10】【11

5.2坚持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焦作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加大创新投入,把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鼓励企业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经费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12】

5.3优化产业集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其相关产业发展,扶持骨干优势企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通过关联配套带动行业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合作,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立足科技创新强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形成一批特色明显,创新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13】【14】【15

5.4强化科技应用,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应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向“智能+绿色”发展,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引领先进制造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5】【16

5.5坚持开放合作。把握区域协调发展大势,强化的产业分工协作,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制造业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做好产业协同发展10】【11

5.6创新人才管理。着力打造重才、引才、用才、爱才的政策环境,实施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发挥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通过项目补助、平台资助、人才奖励等方式落实支持资金,打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制度,营造创业留人的良好氛围17

5.7加强资金保障。把握当前机遇,聚集政策导向,加强沟通对接,用足用好政策和资金支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改进科研活动评价机制,激励支持企业创新。加强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政策落地效果,鼓励企业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创建。

5.8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对相关办事流程进行梳理、精简、优化和压缩,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莉 《解读<中国制造2025>》 《今日中国》2015年7月

【2】王娟、叶美兰、朱卫未 《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要素和路径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3】辛献芬 《关于焦作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的思考》 《市场研究》2016年第9期

【4】刘晓慧 《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商业经济》2020年第2期

【5】李娟 《焦作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年

【6】孙国利 《向高质量发展聚焦聚力》 焦作日报2018年4月

【7】郭莉 《焦作市“三新”经济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 《区域发展》2020年第5期

【8】陈利晓 《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营销届》2020年第11期

【9】王焰、张向前 《科技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研究——以泉州市为例》《科技和产业》2020年第8期

【10】《我省两大都市圈在此叠合,焦作—— 打造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 河南日报 2020年12月

【11】《打造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 加速推进郑洛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焦作日报 2020年12月

【12】《聚力科技创新 冲刺全省“第一方阵”》 焦作日报 2016年8月

【13】王照平 《创新驱动 河南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 《中国工业报》2016年12月

【14】李永明、张睿、许婧 《先进制造业集群:构筑江苏产业新高地》《群众》2020年第4期

【15】《培育龙头壮大集群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抓牢项目优化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焦作日报 2021年6月

【16】冯霖明 《现代制造业中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国设备工程》2018年第4期

【17】宋鸿、张培利《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