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水泥及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建筑工程水泥及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研究

马存旺

安徽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41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对各项施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材料是决定建筑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以及水泥这两种建筑工程常用材料,分析检测内容,确定检测中的重点事项,以此来依靠精准可靠的检测,明确材料的质量缺陷,保障施工中所用材料均无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检测

混凝土与水泥是现代建筑中使用率最高的施工材料,无论是在结构施工还是其他施工中都需要大量运用这两种材料,因此需要重视其质量,避免因运用了质量较差的材料而降低建筑的建设水平,不能达到验收标准,导致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围绕混凝土与水泥,分析材料检测相关事项。

1决定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与水泥材料质量的因素

水泥、混凝土材料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等,施工中应用的施工技术也会影响到材料的性能,比如在浇筑环节,如果有失误的操作,混凝土材料构成的结构会形成过多的裂缝与气泡,不仅影响质量,还会使工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被运入到施工现场前,就要进行严格的验收,找出材料本身的问题,入场以备使用时,必须按照材料保管要求,妥善安置材料,使材料始终能够维持良好稳定的性能。了解材料质量与性能时,可以根据材料的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检测技术。

2水泥施工材料检测要点

2.1检测重点内容

用于建筑施工中的水泥材料,需要配备合格证明,水泥质检部门完成对其的质量检测后,确定水泥符合质量标准,即可出示这一证明,证明上必须有质检部门提供的印章,合格证明上应当呈现水泥材料的标号、种类、牌号、抗压强度、出厂日期、抗折强度、细度以及安定性等。如果水泥是物资材料供应部门通过转抄件提供的,相关材料上还需反映转抄人信息、原件存放位置以及原件编号,同时必须详细告知水泥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使用位置。检测水泥时,强度检测是重点检测内容,水泥内部含有矿物质成分直接影响水泥的强度,同时所用熟料的细度也会给强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检测水泥强度,可以了解水泥实际材质,确定水泥等级,以此来更为合理的应用水泥。

2.2检测方法

检测水泥前需先进行准备,确认检测设备是否能符合精度标准,检测工具包括抗压试验机与模具等,按照安装规范要求完成仪器以及设备的安装工作,做好调试,为提升检测精准性作好准备。正式检测前,应当将水、标准砂与水泥等检测所需的材料提前一天存放到检测室中,使其免受外部干扰,重视温度控制,设计检测参数,精准控制各种变量,查看当温度出现变动后,水泥材料在受影响后出现的变化情况,记录水泥凝结所需的时间,当提升室内温度10℃时,对水泥试件展开破型检测,发现抗折强度会随之降低5%。

将水泥材料输送到现场后,如果运输过程中没有注重材料的保管条件,一些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材料的实际状态,使其出现与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实际使用时必须要记录与保存水泥存放时间、使用数量以及应用位置等关键信息,将其用于日后水泥检测活动中。通过检测将不符合标准的水泥材料找出,不可将其继续使用到施工中,如果水泥的安定性没有达标,可能会使结构物产生膨胀性裂缝,因此必须重视水泥检测,对水泥的质量与性能进行全面检测。

3混凝土材料检测要点

3.1回弹检测法应用要点

检测混凝土材料时,可以运用回弹法对强度进行检测。在回弹法检测中,需要通过回弹仪设备对混凝土表面具有的回弹硬度进行检测,进而确定混凝土表现出的抗压强度,当回弹强度比较大时,混凝土材料的硬度也更大,具有的抗压强度也更强。回弹法中使用的回弹仪在检测中发挥关键作用,选择回弹仪时必须查看其合格证明是否齐全,启动回弹仪前,应按照操作要求,在钢钻装置上设置回弹仪,进行率定操作,控制率定平均值范围为78到82,确保工作温度在-4℃到40℃的范围中,否则难以确保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回弹法的优势在既能够完成检测单个构件的任务,也能够在批量检测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混凝土具有一致的强度,同时被应用了相同的工艺技术,其配合比、成型处理工艺、所用原材料以及养护环境完全相同,可以进行批量检测,同时使用抽检的方法,节省检测时间的前提下,也能够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检测时对施工所用的养护方法、原材料基本特性以及施工区域的气候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因此检测结果与材料实际强度也更加接近。

3.2检测混凝土的掺合料

检测混凝土时不仅要对其形成的构件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注重检测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合料。掺合料的主要成分包括硅粉、矿粉与粉煤灰等,其中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与和易性,在泵送混凝土、配制大体积混凝土等难度较高的施工活动中也有重要作用。粉煤灰来自于不同的厂家,所用工艺以及所形成的细度均有差异,在施工应用时对用水量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检测时,需要将需水量设置成重点检测标准,当细度比较大时,需水量也比较多;同时还可将细度指标当作检测标准,使用需水量较低、活性良好以及细度小的掺合料可以减少水泥在混凝土中的用量;如果检测发现粉煤灰的需水量过大,其会导致材料形成偏大的水灰比,进而产生强度降低的结果,因此要通过检测有效控制外加剂的具体使用量,避免过多浪费施工资源。

3.3检测混凝土的外加剂

外加剂种类丰富,常用外加剂有防冻剂、膨胀剂与减水剂等,利用外加剂可以调整混凝土性能,强化混凝土的强度,调节材料凝结时间。减水剂能够缩减用水量,实现节约用水施工理念时,还能保障材料符合性能要求;膨胀剂在强化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时有突出表现;如果施工时间在冬季,为了保障混凝土能够正常使用,可以应用防冻剂。

检测外加剂时,需要控制检测量,如果检测对象是粉剂,一批为50t,总量低于50t时,也可设置为一批次,如果检测对象属于水剂,一批次为100t,当总量低于100t时,同样设置成一个批次。每一批次选取16处不同的取样点进行取样,混合试样,划分成2等份,一份用于外委检测,另外一份采取密封保存,如果检测中出现问题,可进行复检。

3.4其他原材料检测

除了对外加剂与掺合料进行检测,还需检测制备混凝土时所用的水,施工用水主要有自来水与地下水,检测时应重点,检测硫酸根离子以及氯离子等有害离子是否超标;石子材料的粒径与级配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可以通过检测压碎值来实现测定目标,如果压碎值过大,就不能用于加工生产高标号的混凝土材料,同时针片状材料数量过多,导致混凝土形成过大的孔隙率,同时可泵性随之变差,在施工使用时,需要用更多的水泥与砂进行填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针对砂材料进行分批检测与验收,检测其中泥块含量、含泥量以及颗粒级配,面对料源相同的砂材料,需要重点检验硫酸盐含量、硫化物、云母含量以及有机质的坚固性与实际含量。施工中所用的砂材料必须有稳定的砂源,以此才能保持施工材料的一致性。

4结论

本文主要从检测角度对建筑工程的材料进行研究,总结了影响混凝土与水泥两种材料质量的因素,并分别分析了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要点。检测人员需要对检测过程与结果负责,以严谨的态度面对所有检测任务,能够提供真实的检测信息,对材料的质量作出精准判断。在现有检测技术中,不断更新技术,增强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先进性,运用新型设备与检测工具来完成前期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奎.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9):194-195.

[2] 孙亚泉.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讨[J]. 砖瓦世界, 2019, 000(020):122.

[3] 邓远达.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讨[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No.149(07):202-202.

[4] 吴迪.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讨[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24):P.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