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驱动”破解消防救援站正规化管理难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以“数据驱动”破解消防救援站正规化管理难题

白显乐

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信息通信处


摘 要:信息化是消防救援队伍提质强能的“倍增器”,是加快实现消防救援体系和救援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信息支撑队站管理的手段始终跳不出传统技术,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信息化支撑队站管理效能不高的根源,提出建设“数据驱动”型消防队站,为破解消防救援站正规化管理难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消防救援站 正规化管理 数据驱动 智能感知


信息化如何支撑消防救援队伍管理?改革转制后,信息化助推消防队站“两严两准”正规化这一课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应用,但与此同时,基层日常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人少质弱、骨干流失、人才匮乏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传统的“记账式”信息管理系统和“器械型”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迫切需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寻径破局、提速增效。

一、队站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和不足

近年来,各级探索信息化支撑队站管理正规化的速率明显加快,先后部署了如视频安防、考勤打卡、网络政工、数据录入等此类信息系统,基本涵盖了执勤备战、应急救援、思想教育、营房装备等各个方面,有些地方甚至得以将工作“创新”归纳提炼为“智慧营区”先进经验并加以推广。但就笔者看来,就目前的应用水平而言,既不“智能”,也不“智慧”,大多数的“创新”只不过是将传统手段披上了“信息化”的外衣,走“新瓶装旧酒”的邪路,对信息化助推队站正规化管理的理念把握不深,钻研不透,运用肤浅。具体表现在:

(一)数据采集方式落后,人工录入耗时低效。各类信息系统过度依赖于操作员手工录入,例如,某执勤训练管理系统要求队站每天无论是进行操课、会议、学习、点名,均要拍摄上传一段实况录像,还要辅以文字说明;再如某组织生活管理系统拟将“八本、一表、一册”无纸化,改为在电脑上制作精美的电子台账。软件开发者“想当然”地以为通过这些举措就能杜绝基层一日生活制度、党(团)组织生活不落实等问题,实则加重基层负担,引发抵触情绪,表现为基层不爱用、业务不好用、实战不管用,导致数据质量低下、工作随意性大。

(二)数据整合共享不畅,海量信息分散凌乱。各类信息系统烟囱林立,开放共享困难,存在信息“孤岛”和“烟囱”效应;海量图文报表、音视频资源碎片化堆积,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缺乏统一的标准。例如,根据测算,某队站4路高清摄像头平均每月能生成2.4TB大小的视频监控录像,通常情况下均无序存放,也无人问津,对队伍管理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数据应用水平不高,智能研判效能偏低。部分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重“硬件”轻“软件”,只“留痕”不“分析”,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部分业务与系统深度耦合,数据利用率低,缺乏整体联动,无法适应深层次信息挖掘与大数据分析应用的需求。

二、队站管理信息化支撑薄弱的原因

分析队伍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传统信息化支撑手段的落后局面,根源在于,对消防队站内生数据的规律认识不足,对数据的获取办法不多,对数据的质量标准不高,对数据的运用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自觉性方面。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被管理者容易不自觉的违反规章制度。例如岗哨问题,站岗的队员总会不自觉的出现队容风纪不严整、脱岗漏岗等问题,而另一方面,管理者也会不自觉的放松管理要求,例如队站干部的查铺查哨每天是否按时履行到位。

(二)时效性方面。当前的管理手段,很大程度上是管理者在履职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而此时距离问题的发生已有一段时间,甚至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通过开展“车场日”发现某消防车灭火药剂储量不足,然而该车实际上已经带病执勤一段时间了。

(三)操作性方面。当前所采用正规化管理手段,可以归纳为规章制度约束式、工作过程记载式、督导检查回访式,这些手段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过于依赖“人”的因素,工作量较大,操作性不强,导致管理工作时紧时松,落实制度刚性不强,“正规化”流于形式。

三、“数据驱动”型消防队站建设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数据驱动”正是专业领域上对应和解决此类问题的先进理念。“数据驱动”(Data Driven)是通过采集海量数据(这里的数据必须满足大、全、细、时),将数据组织形成信息流并进行整合和提炼,在数据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和拟合形成自动化的决策模型,从而以数据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决策和行动。现代科学管理之父德鲁克曾提出:“不会量化就无法管理”。运用数据分析,可准确找出管理中的问题,为优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提供依据。数据是现代管理理念的基础,也是实现正规化管理的基础,可以预见,基于经验的决策,将越来越多地被基于大数据的全样本决策所取代,因此,只有牢固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理念,才能有效提升队站正规化管理水平。未来,信息化支撑基层队站正规化管理的突破口,是紧盯数据在“采集、分析、应用”三个环节上的智能化水平,按照“实时、真实、实用”的原则,持续推动队伍正规化管理向“数据驱动、智慧支撑、智能研判”转型升级。

(一)引入智能识别技术,织密营区感知网络。在数据的采集环节,应围绕基层队站的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装备管理、营房管理、物资储备等应用场景,综合运用图像识别、智能穿戴、物联感知、轨迹监测、无线射频、移动互联网、低功耗广域网等技术手段,将感知触角充分延伸至队站的各个角落,准确感知、自动采集、智能获取人员、车辆、装备、物资、行为的实时数据,实现队伍、人员管理全过程记录,全面杜绝机械性、重复性的人工录入,把指战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负担,释放队伍活力。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自动匹配指战员身份,结合UWB(基带通信),无缝跟踪人员定位,实现考勤和巡更自动化。

(二)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提供决策依据。在数据的分析环节,总队或支队应探索构建体现开放性、动态性和互动性的消防大数据平台,分级、分类、分权限向应用端提供信息资源接入、数据智能筛选、信息查询比对、批量数据加工、统计分析挖掘、业务定制推送等个性化应用服务,实现业务应用有机协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智能调度指挥、队伍质态评估、人员思想分析、安全风险管控和领导研判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撑。例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判出辖区火灾事故多发的时段、区域及类型,通过分析调整警力部署,加大对重点时段、区域的执勤力度,及时调整训练方向和对重点灾害类型的战法训练等。再如,通过评估日常器材装备损耗,建立适合辖区灾害事故类型的装备配备模型并纳入采购计划中,解决队站“买多少装备刚好不浪费、买什么装备合适又管用”等问题。

(三)深度应用移动互联网,搭建“一站式”手机APP。随着我国率先全面迈入5G时代,手机功能已经今非昔比,不断催生移动消防时代的到来。对于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新时期消防指战员,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渗透并且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办公类APP向移动端延伸后用户粘性增大、效能增强。因此,在数据的应用环节,应充分借鉴互联网思维和“大平台、小前端、富应用”理念,以智能手机作为“万物互联”的重要节点,搭建一个基于智能感知和大数据分析,具有“数据化、全要素、模块化、低耦合”特点的手机APP,使不同业务部门可按需定制个性化的功能模块和算法模型,打造“全员全程参与、部门众创众智”的良好生态,让广大指战员通过手机就能全盘掌握所需信息,便捷高效地开展各项业务,实现办公和个人通信有机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四、结语

大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采集方式,结合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网,推进消防队站管理方式向智能化、数据化转变,用智能换人力、用数据换效率,破解基层人少、事多、任务重的瓶颈性问题,真正实现为正规化管理减负、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刘林山.得数据者方能得胜利[N].解放军报,2018年2月1日,第7版.

[2]陈栋佳,余辉.浅谈如何完善消防部队“智慧营区”设计[J].低碳世界,2017,第9期:277.

[3]姜立军.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