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企业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认识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对电力企业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认识与探讨

罗会刚

贵州万峰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突飞猛进,为提升变电运维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全国很多电网、供电公司陆续推行变电运维一体化。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对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电力系统;变电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传统电力企业,在变电站电力生产作业的运行和检修在传统工作方式中是相对独立的。为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具体包括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变电站的电力生产作业的运行,检修趋向于一体化发展。在电力设备运维管理中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基于电网调度、监控两方面进行控制管理,来加强变电站的巡视、维护与检修水平,进一步促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水平。运用这种模式后,运维人员在巡视检查变电设备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维护与检修,能提高电网生产工作效率,通过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设备运行维护质量,能更加安全地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电网运行可靠的前提下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1 变电运维一体化基本原理

变电站的运维一体化就是在电力生产作业中有机的融合运行维护和检修、,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释放资源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了在电网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即是变电运维一体化。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目前和未来更加的繁杂和智能的电网中将会起到简化操作的作用,整合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减少运维生产中的物资的投入,将运行和维护的工作的效率提高,并降低其成本。一体化的目的是实现电网更加安全可靠灵活的运行和维护。

变电站—般地处城市周边、路途较远,到达工作现场的运输成本很高。在现有模式下,一次停电检修工作时运行单位、检修单位要分别赶到工作现场,对于人员、车辆来说都是资源的重复浪费。

运行人员巡视后,把巡视结果反馈给检修班组安排缺陷处理,这样不但延误了缺陷的处理时间,同时在结果反馈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反馈的结果并不精确,这就会使得故障处理被耽误,并且增加新的问题,使得检修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大,造成了工作任务的重复,检修费用相应增大。

运行和检修人员只对各自工作负责,长期会形成对设备、管理的认识“误区”,对人员的培训及适应不同设备、不同工种的能力有很大限制,不利于员工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开展运维一体化的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这种专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方式,将设备巡视、现场操作、维护业务和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在运维一体化模式下,一次工作只需要一批人一部车就可以完成,对于运输成本来讲至少节省了 50%左右,对于人力资源也是极大的节省。通过实行运维一体化模式还可以极大缩短停送电操作时间,提高检修工作效率;更好的开展设备档案的管理、设备状态的评价,设备定检预试的计划及开展;达到变电设备全寿命管理、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的生产业务管理模式。

2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问题分析

2.1变电运维管理中缺少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中,设备的检修和试验一般都是在停电的状态下进行的,操作和维护,这些工作需要有人进行更为严格性的把关,设备检修完毕需要有人进行验收和管理,有清晰化的职责进行确定和界定,在现场,还要对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工作中都是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一组人同时的进行检修和维护以及验收工作,这样,不仅仅在管理上缺少监督,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只是走走形式的情况,很容易产生不安全的问题,衍生出多种安全隐患!

2.2工作人员强度较大,风险增加在一般的管理模式当中

无论是设备管理还是巡检,在工作的力度上都非常大,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之后,运维工作人员需要在巡视工作中随时担起巡检还有维护以及检修的有关职责,工作的时间也更长,工作的强度加大,工作的质率增加,长时间的工作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因此工作的安全性风险也不断的加大。

3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实施原则及策略

3.1实施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逐步推进。实施运维一体化要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在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的过程中调整幅度应能保障队伍的稳定和现有生产业务的有序开展。

坚持培训先行,素质提升。运维一体化建设有赖于多技能人才、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将培训工作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

坚持合理引导,激励保障。运维一体化对现有生产模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人员劳动强度加大,安全责任加大。必须鼓励和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性。

3.2实施策略

首先可实现设备D类检修的运维一体化。调整部分一次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中心,并入变电运维操作站,配合开展设备的 D 类检修和运行操作。通过检修人员的培训和带动促进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维护技能。在此阶段,要求实现运行与设备不停电维护、消缺工作(含D类检修)的运维合一,由同一运维组人员承担设备巡视、操作和维护、缺陷处理任务,自行落实设备维护、消缺过程的危险点分析和风险控制措施,自行完成设备维护、消缺的质量控制和修试、验收记录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因此,关键工作是明确设备维护、消缺工作的项目,培训运维人员熟练掌握巡视操作和有关维护、消缺项目的业务技能,及时编制有关维护、消缺项目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及现场作业控制卡,并建立适应此阶段运维合一的现场安全、设备等管理制度。

其次实现设备C、D类检修的运维一体化。在设备D类检修运维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运行、维护的专业融合,从较低电压向较高电压等级逐步开展设备的维护、预试定验、二次系统设备(继电保护和站端综合自动化)检验等 C 类检修工作,通过运行与各专业的相互渗透和作业协作,逐步实现变电设备单一间隔的运维一体化。在此阶段,要求实现操作与检修工作的运维合一,由同一运维组人员承担巡视操作和维护检修职责,自行完成“设备停役—检修—复役”的检修全过程工作。因此,关键工作是培训运维人员熟练掌握运行操作和有关检修试验业务技能,成为运行、检修的全能型人才,并建立适应此阶段运维合一的现场安全、设备等管理制度。

最终实现全部变电设备的运维一体化。在实施前两个阶段运维一体化的基础上,变电运行、维护已有较好的专业融合,大部分运维人员都已掌握运行、维护的双专业技能。通过对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人员的换岗交叉业务培训,最终实现变电设备的运行巡视、操作、维护、检修。在这个过程中,运维人员及其部门对各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状态更加清楚,有利于对设备的管理、评价和工作计划安排,有利于对设备的图纸资料的管控和技术培训。

结束语

综上,随着科技进步,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将呈现更加美好的前景,在目前和未来更加的繁杂和智能的电网中将会起到简化操作,减少对维护人员的需求,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电力行业工作效率的作用,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8(29):133.

[2]王宏宇.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与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36):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