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训练策略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中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训练策略之我见

操芬芬

湖北武汉江夏区郑店小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于三年级的阅读提出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将会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从以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学习方式,一时难以适应,更不要说让他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因而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在认认真真的训练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 三年级;概括能力;策略;方法


一、针对学生实际,适时做好扶放

三年级学生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练习,许多学生难免不知所措,有的老师为了尽快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就设置了一些填空,让学生们通过完成这些填空,尽快适应这一环节,但是,在孩子们还没有思考好的时候,老师就把自己的想法,全部灌输给他们,长此下去,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一旦成型,就很难打开自己的思路,学会独立思考,只会更加依靠老师告诉他们结果。

我曾经在教《山茶花》一课时在第一次试教中,我要求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将填空补充完整,课文介绍了山茶花的颜色( ),形态( )的特点,赞美了山茶花( )的品格。我用课件的形式出示,并让学生回答,学生较为完整的完成填空,于是我想学生们应该会巩固这个环节,心里十分高兴,认为学生们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可是下课后,我再次检查,要求学生们再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结果很多学生回答不上来。后来,我反思了,认识到老师做出的引导太多,在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许多语言是我组织的并强加到孩子们的思维中去的,长此下去,学生们的概括能力,思维范围就会变得狭小,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得不到锻炼,无法培养他们概括文章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是不是放任他们,让他们自由发挥呢?我认为这种不着边际、没有头绪,方法混乱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就像一个无人调教的孩子不知道做事方法,因此 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记得有一次在听一位老师上课时,在初读课文、进行生字词语教学后,老师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请学生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一位学生说得啰嗦,差不多把课文读了一遍,然而老师认真听完之后却说:“你说得很具体。”请那位学生坐下以后,老师又接着问:“有没有谁能概括的说一说,文章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老师让第二个学生说,可是第二个学生仍然说得不够简洁,接着她又请了第三个学生,第四个学生,结果依然不是很好,最终老师不得已自己概括出来。从这些学生的回答上可以知道这个环节上学生没有明白老师的意图,不知怎样的概括为简洁,表现出来的效果肯定不尽人意。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就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没有教给他们方法,学生回答必定是不好的,由此可知,对于刚刚接触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三年级学生而言,教学环节中正确引导是很关键的。

二、针对课堂实况,实时做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兼顾

  通过我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实践,我渐渐明白,一味的牵引会固定死学生思维,会将结果变成统一的模式,而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会让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跌跌撞撞,无所适从。因而只有有机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又将老师指导如水到渠成般恰到好处,最后我在《山茶花》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运用下面的词语将填空补充完整

  美极了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坚韧顽强

 山茶花( ),颜色(       ),形态(     ),同时赞扬了花骨朵(        )的品格。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不会乱说,也不会出现不知如何说的场面。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大致知道了原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这样说。

  另一方面,虽然有老师引导,而且内容并不多,并且通过几个重点词语,让他们自己将词语进行语言组织,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他们语言组织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才能完成教学目标,通过把握文章重点词语就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了火候和分寸。

三、研讨概括方法,提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年级是一个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通过我不断的探究,我总结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如下:

  1. 紧抓课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年级的课文,有些课文的课题就已经基本概括了主要内容,如《大自然的声音》、《五彩池》在概括这些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们去概括。

  在教《我喜欢昆虫》时,我充分利用了课题的作用,在板书课题后,我首先让学生们读题目,再质疑,接着让学生们说一说,我喜欢怎么样的昆虫,从哪些事例中可以看出我喜欢昆虫,然后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题旁进行了板书,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最后让学生进行总结。这样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从课题入手,也是一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虽然紧抓课题设计精炼,简洁,但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学习。

(2)抓重点词语,连词成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抓重点词语,连词成句,适应于平铺直叙为线索的文章,如《信任》、《画杨桃》等。如在《信任》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先出示和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指示牌  果园  小狗  信任  被信任 ”并出示需要学生补充的一段话,这段话中有一些连接性句子供学生进行语言组织。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启发了孩子的思维,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重点词语,从而连成一段完整的话。这种设计目的就是在于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台阶,而台阶上方就是成功的果实,如果学生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思考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假如学生借助台阶,发展思维,拼搏一下,就会摘到胜利的果实,收获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在设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训练方面,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自主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不断进取,掌握更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阅读就会变得愉悦,变得轻松,我们的语文才会越学越好,越学越有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