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职教精神在中职学校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楚怡”职教精神在中职学校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伍敏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本文首先解析和论述了“楚怡”职教精神的内涵,及其对中职舞蹈人才培养的意义,然后结合中职院校舞蹈人才的新要求,从德育出发,从培育“双师型”教师团队出发,发挥“楚怡”职教精神的思想引领优势,注重“以赛促教”,推动“双创”教育,深挖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改进舞蹈人才评价考核模式,以期促进中职舞蹈人才“提质培优”。

关键词:“楚怡”职教精神;中职学校;舞蹈;人才培养

在“三教改革”以及“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人才培养工作步入新阶段,有着新要求,中职院校所培养的舞蹈人才应是舞蹈技艺方面的“工匠型”人才,既能实现舞蹈技艺、文化的传承,又具备舞蹈编创能力,具备“双创”精神,还必须具备良好个人品质及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2021年,湖南省职教改革在“三高四新”战略的推动下,将深入发挥“楚怡”职教精神的作用,实施“楚怡行动计划”,而“楚怡”职教精神在中职舞蹈人才培养中也将大放异彩,促进舞蹈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一、“楚怡”职教精神及其对中职舞蹈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楚怡”职教精神

“楚怡”职教精神是传承百年的“楚工精神”,即“爱国、求职、创新、兴工”精神,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楚怡”职教精神带着历史的沉淀,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精神内涵愈加丰富。“楚怡”职教精神是一种实干精神,是“为干而教”,更是具备经世致用、利国利民的价值取向,要求“为国为民而教”。“楚怡”职教精神在湖南革命精神的引领下,推动着湖南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能够培养具有湖湘气质和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楚怡”职教精神对中职舞蹈人才培养的意义

中职舞蹈教育所培养的是舞蹈表演类型的专业技能人才,对人才的基本功、舞蹈表演能力、编创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楚怡”职教精神对于中职舞蹈人才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厚植楚怡基因,实现薪火相传。曾几何时,“楚怡”职教精神被人们所忽视,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楚怡精神”强大的基因得以传承,有助于中职院校舞蹈教育“返璞归真”;第二,创新办学理念,突出教育情怀。新时代职业教育需要突出“精诚勤朴”的办学理念,将职教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楚怡”职教精神的融入有助于职业院校及教育工作者形成“为国育才”的职业情怀。第三,把准职教脉络,推进“三教改革”。“楚怡”职教精神注重“干学结合”,有助于推进中职舞蹈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舞蹈人才培养打造完善的职教体系。

二、“楚怡”职教精神在中职学校舞蹈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楚怡”精神时代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楚怡”职教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方法是求知,目标是创业兴工,在新时代背景下,“楚怡”职教精神应发挥出时代价值,在中职舞蹈人才培养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让中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自入学起就坚定用舞蹈技艺服务人民的学习理念,将舞蹈作为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提高国民审美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具备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勇于担当的精神,融合德育,借助“三全育人”手段,提升中职舞蹈人才对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正确认知,从而主动刻苦练习,加强基本功训练,提升各类物种的表演及创新能力,具备较高的舞蹈职业素养。

(二)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人才提质培优

“楚怡”职教精神在中职舞蹈表演专业的传承与融入,需要教师首先具备“楚怡精神”,形成引领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能力,因此,中职院校有必要加快构建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以教师职教能力、就业实践指导能力为师资建设方向,解决舞蹈人才培养中教师队伍后续乏力的问题。中职院校学生年龄小,毕业后仍有广阔的技能发展前景,比如学生毕业后进入舞团,年龄和塑形方面仍有优势,中职教育的责任更多地在于挖掘学生自身优势,因此,中职院校需要以更为坚实的师资力量来促进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提质培优,为舞蹈行业输送更高质量、更具成长及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加快开展“以赛促教”,同步推进“双创”教育

“楚怡”职教精神是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在新时期中职舞蹈人才培养中,应加快开展“以赛促教”,通过校内外的专业技能大赛来推进学生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步推进舞蹈“双创”教育的发展。现如今,在群文艺术的发展以及群众素养的提升下,舞蹈艺术在社会上受重视程度提升,各类舞蹈比赛较多,比如注重专业能力的桃李杯、荷花杯以及CCTV舞蹈大赛,还与最近几年兴起的注重舞者自由精神的《舞林大会》、《中国好舞蹈》、《舞蹈风暴》等PK节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层级的比赛,从学校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去挑战自己、与他人对比,寻找自身的不足。而在“双创”教育中,教师应引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尝试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参加“双创”大赛,孵化创业方案,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四)共享教育资源库,构建教育动态发展机制

“楚怡”职教精神在融入中职舞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设共享教育资源库,来构建舞蹈教育动态发展机制,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不断丰富、更为完善、更加多样的舞蹈学习资源。由于舞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每年都有很多新的作品创作出来,经常了解和学习一些新作品,开展作品分析讨论,可以提高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可以创新学习思维、提升舞蹈技艺。舞蹈教育应是动态发展的教育,特别是在教材更新速度较慢的情况下,教师需要结合舞蹈表演行业的动态变化,以及文化市场需求,挖掘新的教学资源,及时更新教学设计。

(五)聚焦本地优势资源,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楚怡”职教精神发源于湖南,湖南有着更为深厚的职教发展历史,对于开展职业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经验和基础。在中职舞蹈人才培养中,应基于“楚怡”职教精神,聚焦本地优势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工学融合模式,促进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深入实践,在各类专业实践项目中积累经验。中职院校在发展舞蹈职业教育时,应抱着打造国内舞蹈职教高地的信心和决心,为学生提供更佳的教育环境。在与本地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之外,还有必要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以拓宽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视野。

(六)改革人才评价模式,创新舞蹈人才考核标准

“楚怡”职教精神更注重学生最终呈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因此,在中职舞蹈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必要创新人才考核标准,制定考核量化细则,对照量化考核表来为科学地为学生评分,并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结构,让学生对自身专业能力形成更为立体的认知。在改革人才评价模式时,还要加强正向评价,给予中职学生坚持不懈学习下去的鼓励和支持,配合积极心理教育,提高中职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发展自信。

三、总结

综上所述,“楚怡”职教精神内涵深化,在当今时代仍具有积极的人才培养意义,将“楚怡”职教精神融入中职舞蹈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促进人才职业技能及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助力,也是推进舞蹈教育“三全育人”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黄荷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 2020(06)

[2]闫杰.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四川戏剧.2020(04)

[3]曲梅.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情感的人才培养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

[4]刘纯,于凯,鲍淼芳.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