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魏博

2208021983072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施工任务也在不断增多。同时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建筑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建筑企业要积极寻求突破,优化升级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的产生进行良好的处理。在民工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工民建筑的工程质量。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裂缝的产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现象。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运用的不得当,施工操作不符合标准造成灌注时产生空穴,加上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都会造成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

1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类型

1.1 温度裂缝

工民建工程里,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就是温度裂缝,地区温差大和大体积的混凝土表面结构里会出现温度裂缝,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在硬化的时候,因为很多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很难被散发出来,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极度升高,但因表面散热很快,表面的温度跟内部的温度相比较低,致使内部和外表的温度有很大的差距,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混凝土表面形成了一种拉应力,当表面的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限定时,表面就会出现裂缝的情况,温度裂缝普遍都是发生在工民建施工的后期时段。

1.2 干缩裂缝

在工民建工程里干缩裂缝也是最为普遍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引起干缩裂缝的原因时干燥收缩所导致的,混凝土之所以出现干燥收缩是因为水泥石的干燥收缩引发的,水分蒸发并且干燥的过程是先从外向里,从表面再到内部慢慢发展的,混凝土蒸发干燥的过程很慢 , 产生干缩裂缝的时间同时都是在 2 月之后才会表现出来,也有1 年后出现的情况,干缩裂缝经常都是在混凝土表层较浅的位置,只是产生细小的裂缝,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发不现的。

2工民建混凝土工程施工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2.1 干湿型裂缝及其产生原因

干湿型裂缝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裂缝种类。这种裂缝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材料的混合是以水为媒介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含有较多的水分。而由于内外空气流动的情况不同,外部水分散发较快而内部水分不能有效的蒸发。内部和外部就会具有较大的温差和湿度差而使得内外产生受力差,内部有向外的张力。当这种受力差到达混凝土结构的承受极限时就会产生干湿型裂缝。由于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后续的养护工作不到位,混凝土外部由于和流动的空气接触较多水分蒸发较快,而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由于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水分留存时间长,向外挥发地十分缓慢。后期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不到位将加剧干湿型裂缝的出现。

2.2 化学型裂缝及其产生原因

混凝土是由不同的材料混合制成的,而混凝土的制作往往是现做现用,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相关施工人员的疏忽大意,各种施工材料之间的比例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化学结构的变化。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容易引起一连串的化学反应而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施工裂缝更容易产生。对于现场混凝土浇筑来说。操作难度大,缺乏相关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很容易出现非标准操作。这就增加了混凝土结产生化学型裂缝的风险。

2.3 深陷型裂缝及其产生原因

深陷型裂缝对混凝土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这种裂缝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地理位置土质承受能力不均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质上方的压力增大,超过了部分区域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地面发生塌陷。由于土质的原因,地基所能提供的支持力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深陷型裂缝。深陷型裂缝的出现往往是纵向的贯穿性裂缝,对建筑和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造成了直接破坏。由于在施工前对施工环境的勘察不足,不能发现土质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的存在,而进行盲目施工直接导致了深陷型裂缝的出现。

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3.1 改进施工方法控制原料质量

在众多裂缝产生的原因当中,因施工方式的不当而产生的施工裂缝的出现是十分常见的。因此,要减少工程施工裂缝的出现,就要改进施工方法并对原材料的质量加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只运用良好的施工技术,避免操作失误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操作的标准。进而避免工程施工裂缝的出现。而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是施工质量最基础的保障,因此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要严把质量关,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3.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他们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高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对工程施工裂缝最直接的处理方式。

3.3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没有影响的裂缝进行补救的修补方法,如温度型裂缝。其操作方式是对表面裂缝进行重新涂抹水泥浆,并涂刷油漆,沥青等防护涂料避免外部环境的二次腐蚀。在进行修复的同时为了避免由于结构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二次开裂,施工方往往会在裂缝的表面粘贴高柔韧性,高强度的玻璃丝布进行防护。

3.4 灌浆封堵法

灌浆封堵法往往应用于对混凝土结构有影响的大型裂缝,如干湿型裂缝,化学型裂缝和深陷型裂缝。其封堵方式是利用压力装置将封堵材料如胶结材料,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等化学材料,打入混凝土的裂缝中,材料替代裂缝中的空间使其恢复支撑作用,进而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进行修补。嵌缝法,是建筑工程修补裂缝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其采用的则是塑料或者防水性的刚性材料。

3.5 结构加固法

裂缝产生导致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在裂缝出现时就应当考虑对其结构的加固,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其做法就是加大混凝土结构的坚韧程度和横截面积。对可能出现裂缝的地方实行预加固,如添加钢板进行支撑加固。也可以喷射混凝土加固剂进行预防裂缝出现。

3.6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

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大部分是工程设计师到实地指导,而实际操作则是施工人员来完成,因此在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引进相应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来施工,提高整体施工的水平与质量。对于大面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人员还需加强指导,并实时监督纠正施工人员的违章操作以及与施工不符的质量问题,从根源上杜绝大面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结论

总而言之,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脆性材料,同时又受到施工的环境、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出现裂缝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裂缝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就会出现腐蚀,裂缝就会随之增大,进而影响房建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智,陶剑.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60.

[2]王鹏浩. 大体积的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17(08):28-29.

[3]尹志兵.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J]. 江西建材,2017(16):86+91.

[4]左永林. 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控制[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5(0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