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细菌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2

临床细菌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

曾祥华

万源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达州 636350

近些年,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信息化、自动化及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医学实验室整体检验质量及管理水平也面临着历史难遇的绝佳发展机遇。医学实验室不断强调规范性和严谨性,因此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作为引导该实验室走向规范化的重要参照指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为应用,对于实验室管理工作以及检验医学学科的建设及水平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临床检验工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所得出的数据结果准确性及可靠性,工作流程较为繁琐且要求较高,因此临床细菌检验工作的诸多环节都是应该要谨遵操作规范或流程来执行的,本篇文章围绕细菌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展开探讨。

1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标本采集前的操作要求

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首先需要有项目的申请程序,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与患者签订项目检测知情同意书,在申请页面输入患者的信息以及所申请的检验项目要求信息。在特殊情况下,可由医师提交口头的申请检验,并记录相关要求,等到条件允许之后补齐相关的检验申请信息。值班护士需要将医生所开的医嘱输入到临床科室患者管理系统当中,并仔细核对患者信息以及申请的检验信息。微生物检验标本申请单当中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如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位、诊断、标本种类及采样方式等等。在进行检验样本的采集之前,采样人员必须最终与患者确定患者信息,反复核对微生物检验申请项目。如若有患者登记身份与实际信息不匹配的情况,需要将问题立刻解决。

2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的操作要求

认真核对完患者、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的一致性之后,即可以开始进行标本的采集工作。采集完成之后,需要立刻将标本送到微生物室内,并且标本的运送人员必须要直接与微生物室的标本接收人员进行检验标本的核收工作,并做好登记和签名,确保责任到人。所有的标本需要记录下真实采样时间,并立刻送往检验,一般送检时间间隔不应大于两个小时。

3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所用仪器的操作基本要求

临床检测工作需要涉及到多种仪器的使用,比如恒温培养箱以及二氧化碳培养箱等等,而这些培养箱在使用过程中都需遵循规范的使用流程,并做好仪器的使用、保养、维修记录。譬如二氧化碳培养箱应保持每年至少一次的二氧化碳校准工作,同时需每天对于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二氧化碳钢瓶压力进行检查,记录下培养箱的温度,每周做一次紫外消毒工作,如若有故障出现,则需要立即进行维修。

3临床常见细菌检验工作的具体基本要求

3.1关于厌氧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介绍

在处理疑似厌氧菌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时,需要先采集5毫升的血液放置在血培养仪当中培养。如若有阳性报警,可以使用无菌注射器从厌氧瓶当中取大约两到三滴的培养物进行涂片染色。这一过程应该要加强对于革兰氏染色结果以及有无芽孢等问题的注意,如果在图片当中看见细菌,需要从厌氧瓶当中取出培养物,转移到需氧和厌氧血琼脂平板中,两种不同的血琼脂平板的培养环境有差异,前者需要在需氧环境中培养24个小时,而后者需要准备后厌氧盒或者是厌氧罐,与厌氧气袋合用,营造厌氧环境,在35摄氏度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培养过程中观察菌落特性,并记录下来。完成前期的厌氧菌接种培养工作之后,开始观察其生长情况,需要严格将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及处理情况记录下来,譬如手工生化、药敏结果、继续培养等信息。最后的鉴定工作可以使用细菌鉴定仪,基本在4小时以内就可以收到鉴定结果,而传统的手工鉴定需要依赖于涂片染色后的形态、所表现出的菌落特性以及对于某些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这些信息所得出的初步鉴定结果还是需要依靠后续的生化反应来得到确认,譬如多种糖类发酵实验、卵磷脂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等。一般来说,想要得出最后的结果,需要再次观察原始平板上的菌落特征是否与仪器报告所得出的细菌鉴定结果吻合,只有两者吻合,才能发出报告结果,否则需要对于不吻合的原因进行查找,分析是由于哪些原因导致的。此外,还有阴性报告结果,培养72小时之后未发现厌氧菌生长,就报告为培养三日无厌氧细菌生长;但是厌氧菌血培养需要培养五日,五日之后,也无厌氧菌生长,即可报告为培养五日无厌氧细菌生长。

3.2关于真菌涂片的工作基本要求介绍

每一种不同的样本涂片操作也有一定区别。血标本的涂片镜检需要在血培养仪阳性报警状态下用无菌注射器将培养物从阳性瓶中取出2-3滴进行涂片操作,革兰氏染色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革兰阳性酵母样孢子。等涂片操作可以观察到酵母样孢子之后将其以同样的取出方式接种在沙保弱平板和念珠菌显色平板上,两种平板的培养时间不同,沙保弱平板放在25摄氏度-30摄氏度的环境中培养48小时至72小时,培养成酵母样菌落,念珠菌显色平板的培养温度会更高一些,需要在30摄氏度-37摄氏度环境中培养48小时,最后根据颜色的显示情况判定念珠菌。酵母样的真菌需要被转接到显色培养基当中进行分区划线操作,孵育48小时之后观察菌落的生长形态和显示的颜色,譬如培养的是科玛嘉念珠菌,那么呈现绿色时应该为白念珠菌,中间为紫色时应该是光滑念珠菌,蓝灰色到铁蓝色这一颜色跨度为热带念珠菌,粉色的一般为克柔念珠菌,颜色的判断需要在48小时之后才能作为有效结果。某些菌种的鉴定是不能依靠于显色培养基进行判断的,可以借助于其他的方式来判断,如果是一些特殊的菌种,还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补充实验。如果显微镜下的观察没有发现真菌,那么最终报告中应该显示涂片镜检未找到菌丝和孢子,如果是在显微镜下找到了真菌,应该用的大量、较多、少量、偶见等词汇来描述真菌的数量,同时,还应该,而对于菌丝形态进行描述,譬如有隔真菌丝或是无隔真菌丝。

临床细菌检疫工作流程是非常繁琐的,且对于整个工作环节保持着较高的基本要求,每一个环节是否按照正确规范执行都会对于最终的检验工作结果造成影响,为了保证给患者提供最正确的检验工作结果,检验工作的执行人员应该要从每一个环节开始提高重视,譬如临床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以及实际的检验工作都是应该要被反复强调并不断规范的。我们应该不断规范临床细菌的检验工作流程和制度,尽可能做到责任到人,为广大患者做好检验工作消除广大患者对于自身检验结果真实性的担忧,使我们临床检验工作的可靠性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612853afc8004_html_919acf6137cf5f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