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2

共情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肖旭珏 黄芳 杨洋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610061


摘要:目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共情护理,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的肺结核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共情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护理后SDS指标、SAS指标对照中,一组分别是29.14±3.85(分)、30.09±4.01(分),二组分别是38.73±4.68(分)、40.33±5.02(分),(t=8.834,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依从率对照中,一组为88.23%,二组为64.70%,(x2=21.197,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共情护理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负情绪;共情护理;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该种病症有传染性,因此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患者在隔离治疗过程中,容易在心理产生自己被孤立情绪,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产生,导致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疗,影响其治疗效果。为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可以对患者采用共情护理,该种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建立健康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组研究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共情护理,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的肺结核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有患者34例,年龄在30岁--61岁,平均年龄45.27±5.83岁,男16例,女18例。二组有患者34例,年龄在28岁--60岁,平均年龄44.93±5.72岁,男17例,女17例。(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二组

二组使用基础护理,该种护理方法中有给药护理、环境护理、操作护理等内容。

1.2.2一组

一组在二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共情护理:

(1)建立共情护理小组:科室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共情护理时,首先需要建立共情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经验丰富人员组成。小组组建完成后,是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工作,本次主要使用网络专家培训模式,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先进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完成培训工作后,还需将考核模式融合在培训中,只有通过考核人员才能够参与实际的护理工作,以此来保证共情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具体使用的共情护理方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耐心倾听:护理人员在共情护理时,可以使用访谈或者是主导引导方法,和患者创建共情机会。护理人员和患者交谈过程中,需要认真倾听患者意见和心理想法,患者在提出自身观点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语言或者表情动作肯定患者观点,比如使用点头、眼神示意方法等,表示对患者肯定。护理人员除了在交谈中倾听患者心理想法以外,还需在交谈时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1]

(2)换位思考:护理人员在开展共情护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和患者共情,需要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才能够真正了解患者。同时,护理人员和患者建立共情关系后,还需利用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帮助患者寻找解决心理问题方法,使患者能够保持心态平衡[2]

(3)指导应对和支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建立健康心态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是用案例介绍法,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案例介绍方法,帮助患者掌握自我调整心态方法,使患者能够自我建立健康心态。其次是传授患者排解心理压力方法,比如指导患者深呼吸法,倾听音乐法等,这些方法能够使患者紧张心理获得缓解。最后是建立肺结核健康之友微信群,这种微信群的建立,可以实现患者与患者之间交流,还可以实现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交流,在互帮互助作用下,使患者建立健康心理状态[3]

1.3统计学

采用SPSSI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负情绪情况

一组和二组护理后SDS指标、SAS指标对照在表1呈现:

1两组心理状态对照

组别

数例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一组

34(例)

58.34±6.18(分)

29.14±3.85(分)

57.12±6.53(分)

30.09±4.01(分)

二组

34(例)

59.20±6.36(分)

38.73±4.68(分)

58.41±6.82(分)

40.33±5.02(分)

t

--

0.531

8.193

0.549

9.476

p

--

0.411

0.000

405

0.000

2.2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

一组和二组治疗依从率对照在表2呈现:

2两组治疗依从率对照

组别

数例

非常依从

一般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一组

34(例)

17(例)

13(例)

4(例)

30(例)88.23%

二组

34(例)

11(例)

11(例)

12(例)

22(例)64.70%

X2

--

--

--

--

21.197

p

--

--

--

--

0.000

3.讨论

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需要隔离治疗,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负情绪,影响患者治疗积极性,使患者治疗效果不高。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为了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可以对患者使用共情护理方法,该种护理方法中能够和患者建立共情关系,并且护理人员通过共情关系指导患者建立健康心态,以此来帮助患者恢复建立心理。

在本组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得肺结核患者治疗时采用共情护理效果,使用两组对照分析。从一组和二组护理后SDS指标、SAS指标对照中分析,一组分别是29.14±3.85(分)、30.09±4.01(分),二组分别是38.73±4.68(分)、40.33±5.02(分),(t=8.834,p=0.000),结果有差异。从上述分析获得,肺结核患者采用共情护理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湛婷.共情护理对住院精神病并焦虑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01):231-233.

[2]徐雁,王莉娜,储华英.共情护理对乙肝初治青年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01):92-94.

[3]鲍晓娟.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0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