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2

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选辉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么站镇卫生院 贵州省毕节市 553100

【摘要】目的:探究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50例,时间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西药治疗)和实验组(行气化瘀中药+西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相比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00%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临床治疗中,采用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法可获得理想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行气化瘀中药;西药;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慢性疾病,临床发病率很高,常见于中老年人,饮食习惯、吸烟、药物、精神应激等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有研究指出,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症状特异性缺乏,典型症状为头痛、头晕、易疲劳等。瘀血内阻证为中医病症名,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患者因为气血运行迟缓而出现气滞血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危害较大。临床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的治疗以药物方案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苯黄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具有一定降压效果,短期疗效好[2]。但是对于患者而言,长期服用西药可能产生耐药性或者药物不良反应,中远期疗效不理想,考虑联合中药方案。本研究对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50例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大小47岁至85岁,年龄均值(64.45±5.23)岁;高血压病程1-6年,平均(3.15±1.02)年。实验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大小46岁至85岁,年龄均值(65.05±5.23)岁;高血压病程1-6年,平均(3.09±1.1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治疗药物过敏;(2)精神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案,选择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厂家: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002;规格:5mg*×24片),初始剂量10-20mg/次,每天1次。维持剂量20mg/天,分1-2次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厂家: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34;规格:5mg*7片/盒),起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维持剂量5-10mg/天,每天1次。连续用药30d观察血压控制情况。

1.2.2实验组

本组采用西药联合行气化瘀中药,西药品类和用法同对照组。行气化瘀中药方:当归15g、熟地黄12g、桃仁10g、川芎10g、桔梗10g、钩藤15g、枳壳10g、赤芍10g、红花10g、甘草10g,加水1000mL煎煮,留液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次150mL,每天1剂连续用药30d。

1.3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30d后临床疗效,疗效以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为标准[3],评价患者头痛、手足麻木、眩晕、胸闷、脉弦涩、舌质暗症状,记分0/2/4/6分,总分36分。减分率70%以上为显效;减分率30-70%为有效;减分率30%以下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比较差异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6128506dde44a_html_9641cb536d9ec023.gif 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n=25)

10(40.00)

14(56.00)

1(4.00)

24(96.00)

对照组(n=25)

9(36.00)

10(40.00)

6(24.00)

19(76.00)

6128506dde44a_html_9641cb536d9ec023.gif




4.152

P




0.041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很高,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基础疾病多,血液黏稠,容易发生瘀血内阻证,增加治疗难度。中医将高血压纳入“头痛”范畴,认为高血压发病与发展与气血不调、情志不畅有关,患者出现脏腑失调、气血紊乱,最终引起瘀血内阻证[4]。以往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使用西药,例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效果好,但是中远期疗效有限,对患者症状改善帮助有限。行气化瘀中药以化瘀血、行气方面出发,对因治疗瘀血内阻证,研究中自拟中药方剂,其中熟地黄可滋阴补阳、当归补血活血、钩藤行气通血,三味药为君药;桃仁、川芎、红花等为臣药,可以活血化瘀、宽胸理气、止痛、开窍;甘草调和诸药,发挥行气化瘀功效,标本兼治[5]。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虽然见效慢,但是中远期疗效好,症状改善良好,且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说明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治疗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韩真贤,丁学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1):86-88.

[2]魏新伟.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衰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1,29(05):49-54.

[3]王燕. 基于神经内分泌抑制机制结合角药配伍组方探讨丹七降压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瘀血内阻证)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20.

[4]亢顺阳,王建业.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02):270-272.

[5]钟代荣,欧魏英,彭崇俊.行气化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的疗效及对病人Hcy、25(OH)D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6):2379-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