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2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

苟丹平

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 637400

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活检病理对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1例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总结并分析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在子宫内膜异常出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81例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患者经诊断后发现,器质性病变者共37例,占比45.68%;激素水平失调者共28例,占比34.57%;正常经期有各期内膜者16例,占比19.75%。且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检查,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在诊断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尤其适用于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情况,准确率极高,建议在临床妇科诊断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常出血;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诊断效果


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指的是女性月经量比较大,经期时间长,月经周期短等现象,该病在临床妇科极为常见,能够引发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肿瘤类疾病、内分泌失调、妊娠相关疾病等,其中的内分泌失调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1]。就目前来看,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手段以明确出血原因、出血类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针对性治疗为主,由此可以看出,采取科学准确的诊断方式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常出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文为此分析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于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半年8月期间收治的81例患有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年龄介于25--71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48.47±3.25)岁,产次为0--4次,产次平均值为(2.36±0.17)次。所有患者均存在月经量大、经期时间长和次数多等月经紊乱表现,且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时间至少为一个月,其中有部分患者虽然已经绝经,但仍有出血症状。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在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后自愿加入,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医护人员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协助其开展各项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确认环境无菌后,即可对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诊刮,提出样本并送往相关科室进行病理诊断,具体方法为:首先,医护人员应对患者会阴部位进行全面消毒,选用合适的宫颈钳进行宫颈钳持,并使用探针探测患者宫颈内部,期间应合理把控深度;然后,医护人员应将刮匙缓慢的置入患者阴道内部,直至宫底深部,采用由上至下的顺序刮取患者宫壁表面的少量检测标本,立刻置于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固定完成后依次进行取材、脱水、石蜡包埋等处理,成片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全方位的病理检测[3]。采集样本时需要注意,应准确考量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选择最佳的时间实施诊刮。

同时对患者展开B超检查,即取膀胱截石位,使用B超探查子宫大小和所处位置。

1.3观察指标

分析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患者的具体类型,并统计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和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单位以t检验,以x±s表示结果。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n%表示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分析对比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

表1中表示,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B超检查,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表1分析对比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n(%)

检查方式

功能性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肌瘤

宫体恶性肿瘤

流产

其他

总确诊例数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

29/35(82.86)

9/11(81.82)

8/8(100)

3/4(75)

10/11(90.091)

10/12(83.33)

69/81(85.19)

B超检查

21/35(60)

4/11(36.36)

4/8(50)

0/4(0)

5/11(45.45)

4/12(33.33)

38/81(46.91)

X2

4.480

4.701

5.333

4.800

5.238

6.171

26.454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分析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

81例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患者中包括37例器质性病变患者(流产史19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肌瘤7例,宫体癌3例),28例激素水平失调者(子宫内膜增殖失调1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6例),16例正常经期有各期内膜者(月经期内膜6例,增生期内膜4例,分泌期内膜6例),分别占比45.68%、34.57%和19.75%

  1. 讨论

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十分复杂,近几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能够诊断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本文重点分析的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就是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而衍生出来的诊断方式,相关研究认为,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4]。该方式与子宫内膜诊刮时间和诊刮部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佳诊刮时间为月经后半期,此时刮取的标本更具诊断价值,具有极高的准确率,尤其是对于内膜组织的疾病[5]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于诊断子宫内膜异常出血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 参考文献

[1]李威.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07):129-132.

[2]李锦珠.子宫内膜活检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3):63-64.

[3]卢琦林.子宫内膜病理活检对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诊断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13):107-109.

[4]李廷超,勾江婵.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04):914-915.

[5]杜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J].临床医学,2018,38(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