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浅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

熊国传

武汉市优抚医院 430000

摘要:儿童精神分裂症主要是指在儿童后期到青春期前期这一阶段中,患儿普遍存在的一种常见性心理疾病,虽然与成人精神分裂症具有众多相似的地方,

但也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患儿的治疗阶段,相关护理人员更需要认真对待。本文就以从我院抽取的17例患儿为重点观察对象,详细分析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细节方法,为治疗工作提供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患儿在儿童时期极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具有高发性的特点,其不仅会导致患儿思维力差、语言贫乏、幻觉及知觉障碍;还具有暴发性,加之患儿由于年龄尚小,身体发育不完全,通常表现出性格冲动、自制力差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抢压同伴食物、不注重个人卫生等情况,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协助和指导[1]。由此可见,对于此类患儿的护理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细节管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儿童科病例系统中随机抽取17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作为本次探究实验的重点观察对象,分析所有选中对象的临床资料,详情如表1所示。

表1观察对象的临床一般性资料(n=17)

性别(例)

年龄(岁)

年级(例)

智商(例)

范围

平均值

未上学

小学

初中

50-69

75-90

91-120

10

7

8-15

12.5±0.7

1

5

11

2

5

10

应用WISC(儿童韦氏智力测验)对患儿进行智力检测

1.2临床表现

据统计,患儿出现幻听的情况有11例,出现幻视现象的有8例,触幻觉有5例,情感平淡或不适者有14例,出现妄想的有7例,思维障碍者有9例。


2.观察与护理

2.1入院初期

儿童时期是患儿正经历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身心变化较大,因而对该时期的患儿护理工作应当符合其身心发育特点,坚持健康发展的观点。当患儿初次入院时,其精神症状表现大多相对丰富,同时会对周围的陌生环境产生严重的恐惧、抗拒心理,进而表现出极度紧张慌乱、哭闹不止以及拒绝饮食等[2]。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护理人员不应将患儿短时间内的情绪反应作为精神疾病的判定标准,避免以偏概全。

其次,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所有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温和亲切的语气与患儿进行平等交流,选取恰当时机对其耐心劝说,给予患儿足够的关心呵护。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拥抱、抚摸等直接的方法或讲故事、看图画画等间接方式帮助患儿缓解紧张和不适感。

另外,在患儿休息之前,专业护理人员应当陪伴在其身旁,安慰患儿平稳入睡。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尝试与患儿多交谈,建立亲密无间的护患关系,为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3]

2.2观察和护理

与成年人的精神分裂症相比,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且临床表现症状不具备典型性,因而在检查过程中可能无法全面了解患儿相关病症的具体内容。例如在本次实验中,共8例患儿未在第一时间检查出符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标准症状。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应实时关注患儿的日常行为和表情变化,同时利用各个细节变化来对患儿病症进行准确判断。

另外,此类病症主要以听幻觉为主,依据临床调查发现,患儿出现听幻觉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他人讲话、动物或恐怖电影电视画面以及部分带有特殊性质的声音等。同时,妄想与幻觉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大多数患儿都具有单一妄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被迫害或身体方面的妄想等。此时护理人员可适当选取通俗易懂或与精神症状相关的积极故事,循序渐进地对患儿进行正向引导和启发,让其相关精神症状得以充分暴露[4]

针对精神特别兴奋的患儿,除了对其进行基础兴奋控制管理外,还要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安静的环境,必要情况下添加科学的保护措施,以免患儿出现意外事故。对于严重拒食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并寻找其拒食的根本原因,随后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患儿全面的关心照顾。鼓励其合理进食。

2.3维体外系反应观察与护理

在临床中,对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症以及急性肌张力障碍相对容易识别,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症状就是神经性阻滞剂引起的静坐不能,在服用此类药物后,患儿出现无法静坐的概率极高[5]。静坐不能的主要特征既包含主观感觉,又存在客观运动症状,因而大多数患儿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的不适感,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强烈的烦躁和惊惧感。若将此现象误认为精神病的激越或焦虑症状,盲目加大相关药物的剂量,则会导致患儿情绪愈加烦躁,引起恶性循环。因此,所有护理人员务必对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细节事项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仔细观察患儿病情发展变化。尤其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腿部不安宁、无法久坐亦或久坐时双腿频繁活动(例如交叉腿、双腿分开摆动)等现象;对其不安宁现象进行深入检查分析,进而全面了解其是否附带逼迫或其他不自然性质;及时将综合分析报告转交主治医师以寻求解决方案,严格遵循医师嘱咐开展护理工作,合理进行配药,从而减少不良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增加患儿治疗依从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分裂症患儿而言,与之相关的临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泛,且护理内容繁多复杂。因而在护理期间,工作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大量的关爱和帮助,同时熟练掌握各种相关药物的药性和细节事项,科学有效地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李素芳,邓红冬.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831-4832.

[2]傅岳文,卢卓丽.儿童精神分裂症80例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2):1+3.

[3]喻丽珂,马雁冰,王宏运.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综合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7(01):78-80.

[4]徐丛梅.浅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2):196.

[5]何静.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及家庭心理护理[J].人人健康,2017(2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