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闯市场职工队伍和谐文化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关于外闯市场职工队伍和谐文化的建设

何丽娟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文留采油厂 河南濮阳 457176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寒冬期的持续,石油企业纷纷走出石油家园,凭着多年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走上了外闯发展的道路,迎接市场复杂多变的风险和挑战。在激烈艰苦的外闯市场工作中如何保证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和家庭和谐,对我们当前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就从和谐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做些探讨。

一、职工对外闯市场的典型思想认识和行为反应

()阻碍外闯积极性的因素

存在实际困难无法外闯。如父母多病或者长期卧病在床,夫妻一方在外或者是单亲家庭,孩子年幼或者正在考学关键期间这些因素都阻挠了职工外闯的积极性。

存在惰性思想不愿外闯。认为甲方在工作上“挑毛拣刺”,考试要求多,工作要求标准高,在办公室和生活区安装过量的摄像头,一举一动都处于被监控状态很不适应,认为作为乙方受委屈。部分人员满足于当前的收入,不希望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等惰性思想占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开展外闯的有利条件

认为外闯就是“回家”型。比如家本就在外地或者在外闯市场所在地的,在外闯市场所在地有过很长时间求学经历的,在外闯市场所在地有其他重要人脉关系的。

认为外闯就是“发展”型。珍惜发展机会盼望外闯发展,珍惜难得的外闯施展才能的机会,希望通过外闯成就自己的事业水平。

认为外闯就是“增收”型。外闯市场较高的收入对职工有一定的吸引力,当家庭存在买房、治病、教育等暂时经济困难,迫切希望提升经济水平的。

认为外闯就是“放松”型。认为新工作远远轻松于原来工作,个别人员有换个工作环境新鲜新鲜,当做一次旅游外出见见世面等。

认为外闯就是“解脱”型。感情严重受挫过后在外闯市场当地发展新的感情的,在原岗位工作长期得不到提升或者工作量过大,存在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况的。

二、外闯职工队伍出现的一些生活和思想问题

不适应孤岛化的外闯生活。由于石油天然气的易燃易爆特点及节约经费的原因,不少单位的外闯市场工作生活场所大多位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利的地域,生产生活长期不和外界接触,长期下去,部分职工产生了孤岛感,有被社会和生活遗弃的感觉。

不适应家庭亲情的情感分离。外闯市场职工的岗位大多远离家庭和家人,虽然也能通过手机和家人和朋友短暂接触,但是十分有限,当代知识化的职工队伍更加注重生活与家庭,现实情况却是与爱人、与家人聚少离多,孤独感、寂寞感倍增,萎靡不振,这也是中青年职工思想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新感情生活导致家庭矛盾。“陌陌”、“QQ”等广泛的社交工具和常年在外工作生活为不少外闯职工提供了寻求新感情的空间和渠道,部分人员在不经意间产生了新的感情生活,再加上长期的家庭生活的空间距离,单位和家庭的心理关怀不足,这都促进了新感情的产生、发展,最终导致家庭矛盾甚至家庭破裂。

作息制度让外闯家庭不便。这既有买米买面、老人照顾、孩子学习培养等,又有工作方面的,比如许多学校、医院工作作息制度跟职工上下班时间对接不上,单位严格下午6:30下班,可幼儿园和小学放学比较随意,经常下午3-5点就放学了,单位又不让请假,导致外闯家庭感到格外疲惫。

出现跳槽等人才流失情况。外闯既是企业展示自身的机会,也是职工个人才能展示和开拓眼界的机会,不少优秀的职工干部难免会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部分职工对下一代教育、回报父母、自身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当其长期不受到重视,反应问题受冷落,自己现实的收入和待遇远低于其市场价值时,在合适的机会就会向待遇更好、收入更高、环境更优越的企业跳槽。

三、在外闯管理中建设和谐文化,确保干群队伍稳定

当前,在家上下班、自己管自己的工作生活模式已经打破,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改革外闯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新机制,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以确保外闯队伍的和谐稳定,因此应该注重以下方面工作。

建设科学协商制度保障职工利益。通过建立两位一体的科研人员调动机制,将开展职工思想稳定工作与外闯市场人员调动同时决策、同时考虑,既在人员调动前做好人员的动员工作,对职工的实际情况知根知底,又要在决策后定期进行调整,使其适应职工实际生活的新动态、新变化;在外闯动员困难的时候,要强化经济杠杆的倾斜力度,通过加快提拔、收入明显增加等方面从政策上保证外闯市场人员的合理利益和积极性;切不可对因为种种因素回来的外闯人员进行打压,导致其对二次外闯抵制。

建设新型渠道保障职工信息需求。长期的信息孤岛容易使职工产生心理烦躁、闭塞、孤独等不良情绪,为此要为外闯职工建立完善多种渠道信息接口,使职工明当前形势、明利己政策,明社会环境和企业发展思路,同时还要考虑职工学习发展的高层次精神需要,为此要建立政策信息发布平台,人员、资料、生产管理平台、远程培训平台,满足移动办公、远程办公、技能培训、信息共享和外闯市场实际应用的实际需要。

建设舆论引导和帮扶保障和谐氛围。大力选树外闯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拍摄微电影、撰写报告文学等,使职工家庭了解外闯艰辛的同时,消除畏外闯、怕外闯的情绪。广泛宣传和谐家庭,建立外闯家庭帮扶档案等,在生活工作上关心外闯员工,对外闯职工家庭中出现问题的要真困难、真帮助、真解决。大力宣传营造外闯实惠、外闯光荣的社会氛围,做好外闯职工家庭思想工作,及时倾听外闯家庭的声音,解析疑惑,使外闯家庭思想和企业外闯工作同心、同德、同向。

加强干部表率作用做好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直接关系着和谐文化建设的成败,特别是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外部市场,干部必须发挥好带头和表率作用,做好“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在内心深处确立群众的主导地位。要健全思想动态分析机制,强化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心理救助,帮助外闯职工队伍塑造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善于积极主动、柔性稳妥地解决职工合理诉求。要善于开展思想动员工作,经常性地开展形势教育,及时疏导外闯职工的心理矛盾,避免不好的思想和行为苗头。

参考文献:1、[企业文化]2013/12/18

2、[以建设企业文化为契机—如何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与团队精神]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