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型居住建筑绿色建筑的新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低碳型居住建筑绿色建筑的新趋势

赵小云

身份证号 : 50011219850209 ****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人类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生态保护,导致环境迅速恶化,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因此“低碳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我国热点关注的话题。在“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低碳型建筑一词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低碳型居住建筑成了当前设计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和未来绿色建筑人们追逐的方向。通过对低碳型居住建筑概念进行解释并探究其未来新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低碳型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 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TU5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所谓低碳型居住建筑指的是建筑物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建筑材料的使用到工程设计都严格遵循低污染、低排放、低资源浪费的理念,以此来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并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低碳型居住建筑和绿色居住建筑的发展理念一样,都是为了在维持生态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建筑工作,在内涵上低碳型居住建筑主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房屋设计中的会产生二氧化碳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考虑。传统绿色建筑主要重视对环境的规划,旨在通过环境的改变而为人们带来健康居住环境,但是仅停留在居民的使用体验而忽略了建筑设计规划过程。因此低碳型居住建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主要强调对建筑的生产和居民的使用减少一些可产生二氧化碳的情况出现。低碳型居住建筑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对建筑材料、维护、使用、运营、装卸搬运等给予重视,在各个环节实现低碳环保将会对环境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1低碳型居住建筑方向和目标

1.1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废气排放

在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这是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导致全球变暖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低碳型居住建筑所贯彻的理念。我国当前对居住建筑碳排放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在能够实现当前建筑标准的基础上再次减少约七成的碳排放量。

1.2加强新型低碳型居住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共同改善

新建居住建筑从生产的各个过程和材料以及材料的回收利用都要贯彻低碳理念,和以往的低碳节能相比对于既有的居住建筑也需要进行改善。以花费成本为标准,花费少量的则进行低碳性改造,而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成本也无法取得效果的需要拆除重新建立。

2低碳型居住建筑发展条件和措施

2.1发展观念的改变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断对生态和资源进行浪费和破坏。在古代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表达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是牺牲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现代社会不能再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当前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更是坚持倡导低碳型居住建筑的绿色建筑新趋势。

2.2国家政策扶持和制度优化

低碳型居住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材料的使用、技术的创新和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因此我国政府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帮助绿色建筑新趋势的推进,要用专业完善的理论支持研究低碳型居住建筑,对于建筑结构、环保材料、清洁能源等涉及了多个方面。在政策上要重视建筑物的使用周期,政府需要对建筑材料等综合考量,以此来提高建筑的使用周期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还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带动相关部门和机构对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大力推动低碳型居住建筑的探究和探索。对于低碳型居住建筑的开发国家可以给予开发商和居民一定的补贴,以减少开发商的成本压力并吸引居民选择,使得此类建筑在众多建筑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当前我国的政府已经对光伏一体化建筑推出了补偿政策,并且在加下来的发展中将会更加完善并覆盖更多的城市[1]

2.3技术支持

低碳技术的研究包括对城市的合理规划、低碳材料的宣传和开发、降低成本支出和提高生命周期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等多个方面共同应用,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上要回收老旧材料并循环使用。在低碳型建筑规划方面要结合科学合理的规划手段从整体上控制碳的排放,合适的建筑间距、建筑面向的方位、周边建筑遮挡等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此外还应当注意高层建筑也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政府应重视对高层建筑的管控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需要对传统污染较大的材料进行改良,减少碳排放量,同时也要不断研究新的环保型材料以满足建筑生产的需要。混凝土和钢材是人们公认的高耗能高排放的材料,但是由于二者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没有更好的材料能够代替,如何在混凝土和钢材的使用周期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最主要的难题。以混凝土为例减少碳排放有几个方面可以优化:一方面通过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耐久性的综合性能提升来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的频率;另一方面可以添加其他添加剂以达到改变性能的目的;最后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总量。木材和竹是我国用于建筑的传统材料,竹子是一种绿色建材,同时能够回收利用,在竹子生长的过程中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对环境进行保护,在加工的过程中也仅需要机械设备切割,没有化学反应的过程。经过调查研究发展同一建筑使用竹子或者木头代替钢材料能够大约节省30%的能源和40%的水资源;而代替混凝土则将节省45%的能源和48%的水资源。但是现阶段竹和木材的应用比例较低,还赶不上传统材料的使用,为了更好地推广绿色环保材料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对树木的砍伐,避免浪费,保护生态稳定;其次需要提高耐用性和防火防水性,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要使用科学技术扩展木材的应用类型,以此适用在更多方面;最后要提高建材的利用率,形成完整的生产、使用和回收的产业链。玻璃具有透光性和装饰性的优点,被开发商广泛应用在现代建筑当中,但是其会导致光污染和较容易破碎的缺点也明显。在倡导低碳型居住建筑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合理的使用,通过技术改造优化玻璃性能,如开发多层玻璃、镀膜玻璃和防炸玻璃等

[2]

2.4工业化住宅技术

工业化住宅能够更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对实现递延型居住建筑有着推动作用。模块化的结构和生产是建筑所有的特点,通过轻钢模网架混凝土住宅、SI体系住宅等不同工业化住宅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本文以SI体系工业化住宅为例进行阐述,主要通过下面步骤实现低碳环保:首先SI支撑体不发生改变,填充体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目的进行改变,由此来延长建筑使用至少100年之久,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时期的使用要求;其次是部件模块化,能够使各个部件组装在安装时大幅度减少工作流程和施工周期;最后是对于外围护部件的开发和采用要使用节能材料,将建筑施工中的碳排放量有效降低。工业化住宅技术需要在应用中大力推广,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建筑理念相结合。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低碳型建筑的类型进行概述并提出了低碳型建筑未来发展目标和趋势,并针对发展观念、国家政策和技术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碳型建筑的构建,对我国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和工程设计提出了方向,只有更好的遵循绿色低碳理念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也只有从观念、选材、规划等多方面的改善,认清传统建筑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实现低碳型居住建筑目标的实现[3]

参考文献:

  1. 付刚.如何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设计理念[J].建材发展导向,2020,018(006):136.

  2. 艾学明.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No.629(11):200-201.

[3] 缪玉玲,丁勇,谢源源.长江流域居住建筑不同供暖模式下的负荷特性分析[J].暖通空调,2020,v.50;No.367(01):54+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