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研究

孙丽娜

华东疗养院 214000

摘要目的 观察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脂肪肝患者(共31例)作为此次探究分析的研究组,并同期选择31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此次分析的对照组,对两组的肝功指标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验,并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ALT、AST、TC、TG水平均明显比研究组低,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 在脂肪肝的临床诊断中,肝功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查可作为临床筛选脂肪肝的重要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关键词】血清学指标;肝功;脂肪肝

前言

脂肪肝属于临床医学上的常见多发病,容易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患者机体内的肝细胞脂肪过量、持久地堆积,并造成代谢平衡的失调[1]。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在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条件下,患脂肪肝的人数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安全。如尽早发现并在病情尚未发展严重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有效、积极的治疗,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反之,则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可见,尽早对脂肪肝患者采取合理正确的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目前,临床上常以肝功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检验作为脂肪肝检验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探析了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脂肪肝患者(共31例)作为此次探究分析的研究组,并同期选择31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此次分析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43.02±1.04岁,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为20例,小学至中专学历为11例;对照组中的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4例、17例,平均年龄为43.52±1.72岁,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为22例,小学至中专学历为9例。根据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P>0.05,无统计学差异存在。

1.2方法

检验前1d叮嘱两组受试者在接受检验当日清晨需空腹。于患者静脉抽取5ml的血液,然后行离心操作约10min左右,分离血清,待测;选择全自动化的分析仪测定全部受试者的肝功指标(ALT、AST)、血清学指标(TC、TG);注意,TC、TG均给予酶法检测,ALT、AST则给予速率法进行测定。上述全部的试验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内的说明书来完成。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于测定后的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所得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611e1f2ed6c47_html_1c8481fe4061bd96.gif )的格式进行表示,并用t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并用卡方值611e1f2ed6c47_html_2827d39dadaad3c.gif 进行检验,若检验后P值结果小于0.05,则说明有显著性差异存在。

  1. 结果

如表1所示,对照组的ALT、AST、TC、TG水平均明显比研究组低,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表1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611e1f2ed6c47_html_5bdc41eddca403b0.gif

组别

TG(mmol/L)

TC(mmol/L)

AST(U/L)

ALT(U/L)

对照组

(n=31)

2.10±0.19

5.79±0.17

207.61±46.41

263.09±50.19

研究组

(n=31)

3.01±0.43

7.02±0.34

339.01±20.14

340.24±12.41

t

7.06

10.35

4.81

2.62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脂肪肝的人数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脂肪肝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临床表现愈来愈明显,此时给予相应的检查,大部分患者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则会诱发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3],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还影响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早期给予患者正确的检查具有十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多给予患者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的方法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其中,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抽取患者静脉的血液来进行高速离心操作,分离血清,然后通过检测血清中的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水平来对患者的肝功能及血清学指标进行合理地判断[4],接着再根据指标检测的最终结果来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脂肪肝的趋势。ALT、AST存在于患者的肝细胞中,如肝细胞出现损坏或异常的现象,ALT、AST便会进入至患者的血液内,因此,经血液检测后发现有这两种指标同时存在,则可判断患者的肝细胞已经出现危害[5];此外,患者血清中TC、TG呈显著升高的趋势,亦说明了肝细胞已出现异常,需给予患者进一步的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在脂肪肝的临床诊断中,患者血液中肝功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则表示患者存在脂肪肝的趋势。由此可见,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查可作为临床筛选脂肪肝的重要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王学林.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4,51(15):36-38.

[2]胡淑光.转氨酶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 (29): 4120-4121

[3]罗娜.肝癌患者患癌前后的血清学指标水平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6, 27 (13): 2110-2112.

[4]陆明海.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相关性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 (24):4544-4546.

[5]王娴默.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 (12): 1651-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