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症状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下肢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症状及满意度的影响

巢可沁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邮编 213000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症状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满意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下肢骨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

下肢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方法[1],患者在手术后,必须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但是患者下肢静脉术后存在损伤,时间一长就会发生下肢静脉栓塞。因此,为了避免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情况,患者在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有60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段在34~75岁,平均年龄段在(43.12±10.23)岁,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段在32~76岁,平均年龄在(45.12±10.23)岁。对研究涉及患者的基础资料予以统计学处理后,均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开展常规治疗,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分为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等。心理护理:患者在术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常常会感到孤独、焦虑、紧张等,常常会产生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引导患者说出焦虑的地方,并耐心倾听,与患者积极沟通;一般护理: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患者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切口渗血的情况、皮肤温度感觉等。此外,还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补充优质蛋白和钙,帮助愈合骨折;患者还要多食用具有高纤维的新鲜蔬菜,防止便秘。疼痛护理:在骨折的治疗中,疼痛会始终存在,并严重影响到患者舒适度,甚至引起并发症。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选择相应的护理模式,如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明显,可采用药物镇痛,如患者疼痛程度一般,可采用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舒缓患者的疼痛。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当创造条件,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手册,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从患者的生活习惯入手,帮助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在术后尝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折的愈合速度,遵循“循序渐进、由大到小、持之以恒”的原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度+十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算对比结果为依据,①计数资料X2检验均用[n(%)]表达;②计量资料t检验均用(6115fcc4b16bc_html_6ae9cd90cd288aa0.gif )表示;③P<0.05标志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含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6115fcc4b16bc_html_e36a192a29299f18.gif ±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VAS)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60

4.55±0.62

2.29±0.51

对照组

60

4.53±0.59

3.99±0.57

t

-

0.181

17.217

P

-

0.428

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60

45(75.00)

14(23.33)

1(1.67)

59(98.33)

对照组

60

35(58.33)

17(28.33)

8(12.90)

52(86.67)

χ2





5.886

P





0.000


3 讨论

下肢骨折不仅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2],实际上,它是一种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骨科疾病,多半是由坠落、跌倒等外力引起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比较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主要是由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其在卧床后缺乏运动[3],使患者的血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高凝状态。患者在术后需要比较长的恢复时间,常规的护理方式虽然能够基本规避风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但是没有针对性,缺乏系统性,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无法开展有效的活动,血液不流畅,极大增加了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相比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能够更加详细地考虑到患者个体化的差异,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等能够在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的前提下[5],有目的地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能够减轻心理压力,缓解负面情绪,树立治疗的自信心;通过一般护理,能够指导患者合理作息、健康饮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疼痛护理,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强患者的机体运动;通过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6],了解并预防并发症,消除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综合护理不仅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而且还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下肢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满意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新.逐瘀汤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局部微循环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06):112-113.

[2]王可伊,于俊叶,冯丽丽.标准化健康教育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05):463-465+472.

[3]吴敏标.逐瘀汤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局部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9):211-213.

[4]耿倩,李天华,鹿青,何思琪,李春柳,邸禄芹,国春花,李玉佳,丁俊琴.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09):817-820.

[5]王惠珍.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仪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08):147-148.

[6]杨利琼,曾可,黄东荣.下肢骨折治疗前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超声检测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1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