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药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药学分析

李娜

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目的:本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析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使用时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在2018年一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两年内医院收治的1369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用药途径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结果:从数据来看,1369例患者中有387例产生了不良反应,其中由于静脉注射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12例(28.9%),其明显小于由于口服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257例(71.1%);而从反应天数来看,在387例患者中一天之内产生不良反应的有98例。在一周之内产生不良反应的有200例,一周到半月的有69例,超过半月的有20例;在一周之内不良反应的患者明显最多;而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来看,过敏反应占比49.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比27.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比15.5%其他不良反应占比18%,过敏反应在其中的占比最高。结论:从不良反应的结果来看,给药类型对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巨大,在进行相关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此外,由于不良反应产生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进行不良反应的临床验证时要留有一定的周期。此外,在做不良反应的相关检测时要尤其注重过敏反应的观察和检测。而对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要予以积极的干预,缓解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阿莫西林;不良反应;药学分析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药物的一种,其作用是治疗和干预感染患者,对于有害菌群有着显然的抑制作用,其在临床中有着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但是,随着阿莫西林的广泛应用,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凸现出来,其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更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进行药学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实验选取了1369例患者进行了实验分析,具体实验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了当地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369名患者,其中男性有720例,女性649例例,其年龄区间为7到60周岁,平均值为(32.73±3.12)周岁。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分析1369例患者的给药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以及主要的临床症状。

  1. 结果

2.1给药方式比较

从数据来看,1369例患者中有387例产生了不良反应,其中由于静脉注射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12例(28.9%),其明显小于由于口服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257例(71.1%)

2.2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

从反应天数来看,在387例患者中一天之内产生不良反应的有98例。在一周之内产生不良反应的有200例,一周到半月的有69例,超过半月的有20例;在一周之内不良反应的患者明显最多。

2.3出现的不良反应

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来看,过敏反应占比49.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比27.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比15.5%其他不良反应占比18%,过敏反应在其中的占比最高。

  1. 讨论

阿莫西林的主要功效是抑菌杀菌,从我国目前的医学临床来看,阿莫西林在杀菌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其能够直接作用在细胞表层,通过覆盖的形式实现细菌的快速溶解。在呼吸以及血液系统的感染治疗方面,阿莫西林均取得了较好的医学成果。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验中,阿莫西林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其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医护人员进行给药治疗后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和缓解患者所遭受的痛苦。

本实验中发现,给药方式是阿莫西林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通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通过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在患者就诊时,要选择适于患者的给药方式,从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在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留有一定的周期,本实验的数据表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多发在一周之内,在一周之外仍有较小的发生概率,因此,患者在就诊时,医护人员要在给药后一周之内密切观察,对于产生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防治。而在不良反应的类型方面,过敏性反应的占比是显著大于其他几种类型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就诊前进行相应的过敏皮试,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1. 结语

总而言之,阿莫西林在我国医学临床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在我国的医疗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其运用的逐渐广泛,其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产生不良反应进行探析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本实验通过选取了1369例患者,通过分析给药方式,产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类型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医护人员在进行不良反应的防治时要引起足够重视,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干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刘阳.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药学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4):35-36.

[2]朱冬春,孙旭群,蒋海峰,王玉山,方先骏,夏泉.48例阿莫西林致药疹住院病例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0,17(09):583-588.

[3]杨桂彬.阿莫西林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几点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30):2340-2342.

[4]赵荣荣.对应用阿莫西林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相关药学进行分析[J].名医,2019(10):251.

[5]张溪,周英,康旭亮,谌侃,高超,金武.阿莫西林组合药物专利分析与预警[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89-190.

[6]何斌. 阿莫西林和舒巴坦匹酯在肉鸡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7]刘哲鹏. 阿莫西林粘膜粘附微球研究[D].复旦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