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分析

/ 2

创伤病人麻醉的注意事项分析

罗健博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广安 638300

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创伤就已经成为年轻人伤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所有年龄死亡病例之中占据第四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脑血管等疾病。临床上创伤患者病情程度大多不同,而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通常需要结合病情程度来做好麻醉处理,麻醉处理效果还会直接对最终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较为严重外伤以及复合伤的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麻醉和手术十分重要。可是创伤病人在麻醉处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所以通常都需要了解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病理与生理变化情况,同时把握好创伤病人紧急气道处理以及维持循环,最后再结合患者实际合理选择麻醉药物以及方法,而且还需要做好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做好这一项工作,本文也就创伤病人麻醉注意事项进行了如下分析,希望能够有效促提升治疗效果:

  1. 麻醉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麻醉药物选择是麻醉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对于这一点需要结合创伤病人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如创伤病人创伤部位、手术性质,以及病人的选择来进行合理的麻醉方式选择。通常情况下,大多不能完全肯定某一种麻醉药物亦或者是麻醉方式比其他药物亦或者是麻醉方式更加适合或者是更加的优越,麻醉方式及药物选择通常需要取决于以下几点:第一,创伤病人自身身体健康情况;第二,创伤范围以及选用的手术方法;第三,创伤病人对于麻醉药物是否存在禁忌证;第四,麻醉医生临床经验与水平。若创伤病人出现了低血容量、休克、意识障碍等现象的话,就不能直接使用镇静与镇痛药物,可是抗胆碱药物却依然需要使用。有些创伤病人情绪十分烦躁,在手术麻醉之前就需要使用镇静、镇痛药物,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医生对于病人意识以及瞳孔的观察。长骨骨折亦或者是存在腹部创伤疼痛的病人,则可以选择10㎎吗啡、0.5mg阿托品静脉注射,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诱导期药物而造成的心动过缓等情况。

  1. 麻醉方式选择注意事项

创伤病人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包含了麻醉注射方式的选择,而对于这一点,通常需要结合病人手上部位实际情况来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麻醉方式是以区域阻滞、全身麻醉等方式为主,其中区域阻滞适用于创伤病人创伤范围相对较小,失血情况较轻的病人,因为这一麻醉方式能够有效减少交感神经受到的阻力,而且应激反应也会明显减轻,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病人在术中出现出血过多亦或者是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等情况。此外,病人在区域阻滞麻醉处理过程中,术中也能够维持意识清醒,这有助于患者意识以及神经状态判断,同时还有助于术后镇痛。可是区域阻滞在使用的时候也有其自身弊端,假设病人血液循环不够稳定,或者是存在意识障碍、呼吸不佳亦或者是凝血状态并不良好的情况的话,就无法使用区域阻滞这一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则又涉及到了以下两个关键:一方面,麻醉诱导。假设创伤病人病情十分严重的话,麻醉药物以及治疗指数均会很低,相同的情况之下,患者即使是手上,就算诱导剂量是安全的,也很有可能会促使创伤病人受到致命的威胁,假设病人病情十分稳定的话,麻醉诱导在应用的时候能够起到的效果也与一般麻醉手术并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别;若患者存在低血容量的多发伤病,则需要在使用的时候保持警惕。另一方面,麻醉维持。假设患者是低血量亦或者是肌肉疏松的病人,则在麻醉处理的时候大多会选用阿片类麻醉药物,借由此来有效维持患者身体状况。很多麻醉药物之中大多含有吗啡、哌替因啶等成分,他们都能够起到释放神经系统的效果,所以通常情况下也会选择芬太尼这一类药品作为麻醉药物首选。芬太尼在应用的时候能够为心血管起到较为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于血压流通造成的影响也十分的小,可是不能过多应用,毕竟若长时间过度使用,药物之中所含有的氧化亚氮则会促使患者齐胸、颅脑积气危险明显增加,甚至还会引发术后后遗症,不利于创伤病人恢复。

  1. 术中监测

创伤病人还需要有基本的无创监测,具体包含了血压、心电图、中心体温、脉搏氧饱和度、呼出气二氧化碳等多方面监测。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最好是能够结合动脉血气分析来对循环容量情况进行判定。对于创伤较为严重的病人,最好是做好有创监测,具体包含了直接动脉穿刺测压、尿量监测等多方面;此外,还需要对患者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1. 术中并发症

创伤病人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涉及到了术中并发症这一点。第一,凝血障碍与DIC。手术过程中需要及时警惕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尤其是经补充容量之后依然存在持续性低血压的病人,可以及时考虑存在隐性相出血、血气胸、进行性颅内出血、心包填塞、低钙血症、酸中毒、低温、大量输血等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外伤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其死亡率高达77%。而这些物质均可以因为组织损伤、休克等呗释放入血。DIC时,病人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因子快速消耗,这促使弥漫、不可控的创面渗血等情况发生,有时候还有可能会伴有血管内血栓以及器官缺血等情况发生。第二,低温。低温则是指在病人体温低于35℃,轻度低温大多是只32-36℃,中度低温则是指28-32℃。大多数病人在送达手术室之前就已经存在低温现象,所以低温对于创伤患者而言是无法避免的。再加上麻醉处理过程中会进一步损害患者体温调节机制,全麻的使用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体温调节阈值、减少皮肤血管收缩。

  1. 术后并发症

第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在手术之后出现ARDS可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性创伤、低血压、严重创伤、入院一小时内输入全血1500ml以上的患者在输血的时候,一定要提高对于误吸、脂肪栓塞、DIC 等并发症情况,这均会增加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问题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征会促使创伤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异常等情况,加重患者胸口闷痛。为此,一定要提高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视,做好预防工作,促进病人术后顺利恢复。第二,感染的多器官发生衰竭。创伤通常会促使人体细胞生长与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外伤发生几天之内,人体各系统都处在恢复阶段,假设外伤没有及时进行处理的话,病人伤口就很容易引发感染,从而加大死亡概率。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外伤造成的死亡大约为20%,而在这其中因为感染亦或者是器官衰竭而造成的死亡占据80%,因此创伤患者术后恢复十分的重要,一定要做好感染、器官衰竭等并发症预防,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创伤发生数量不断增加的环境下,其对于人造成的危害也在不断提升,是危及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不通过创伤患者病情程度也不一样,在对创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时候,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而且还需要注重术中监测、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麻醉效果,促进病得到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