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刘雅楠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儿科 102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治疗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循证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两组病人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采取循证护理以后,常规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循证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借鉴。

关键词:新生儿;满意度;循证护理;缺氧患儿


在新生儿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受到围产期不科学地操作,不仅加剧了新生儿窒息情况,还使新生儿脑部的供血量以及供氧量不足,所以为脑病疾病的发生埋下了很多祸根。缺氧缺血脑部疾病不但会加剧患者死亡几率,同时还有着很高的致残率。所以,为改善新生儿脑部疾病预后效果,文章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和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50例缺氧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25例,常规组:14例男性、11例女性,日龄1~9天,平均(4.3±2.5)天。循证组:13例男性、12例女性,日龄1~10天,平均(4.4±2.5)天。两组患儿组间基线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下数据可比较。

1.2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讲解日常的护理方式和注意事项,如有异常情况,应随时告知主治医师并进行对症处理。

循证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1)首先立循证护理科研小组,并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结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来提出相应护理问题。(2)医护工作人员通过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收集更多的护理方式,并结合自身的经验,还有过去成功的治疗案例,来评估脑病患儿的病情,对于患儿的保暖、营养支持还有出院指导等必须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3)医护人员要仔细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意识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儿的呼吸是畅通的,同时还要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提升患儿和家属对这一疾病的知识度,有效改善家属焦虑、恐惧、紧张等很多不良的情绪,保证治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4)医护人员应结合患儿具体病情来实施对应的护理,包含对患儿的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的刺激,可以通过颜色比较鲜艳的气球或者是玩具在距离患儿眼睛18-28cm处进行刺激和诱导,并定期抚摸与按摩脑病患儿的四肢、头部与身体,每次按摩十分钟,每天两次,也可以给患儿播放音乐来刺激他们的听觉,出院以后医护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对其予以家庭护理,并定期带患儿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比较常规组、循证组患儿具体的护理效果,包含护理效果及其家属满意度,两组满分都是100分[2]

1.4统计学指标

以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6114c74b89940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1. 结果

2.1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此

如表一所示,与常规组相比,循证组脑病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6114c74b89940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常规组

25

11

7

7

18(72.00)

循证组

25

13

12

0

25(100.00)

X2

--

--

--

--

5.895

P

--

--

--

--

0.015


2.2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护理效果(76.00%)低于循证组(96.00%),P<0.05,见表2。


表2 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

25

12

7

6

76.00%

循证组

25

15

9

1

96.00%

6114c74b89940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

--

--

--

--

4.153

P

--

--

--

--

0.041


  1.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部疾病是新生儿经常见到的一种脑部疾病,有着诸多危害,因为新生儿脑部没有得到充足的氧气,就会抑制其脑部发育,使得患儿的智力水平并不高,低于正常的新生幼儿[3]。若患儿的运动神经受损以后,就会影响其运动能力,当语言神经受到损伤后,就会降低孩子语言水平,使患儿说话相对较晚,并且在长大以后极易出现结巴问题,严重时还会使患儿死亡[4]。所以,在发现患儿的病情以后,必须及时地对其进行治疗,要想提高治疗的效果,还要采取科学合理护理方案。目前在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的时候,都采取了常规的护理方式,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快脑病患儿康复速度,然而深入调查以后我们会发现,常规的护理较为单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予以循证护理,则能够有效改善此问题。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建议循证小组,一起提出问题制定一套完善的循证方案,医护人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要采取有效地护理方式,通过和患儿家属深入交流沟通指导,提高患儿家属对其病情的了解,同时还能调动患儿家属参与护理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其满意度。此次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常规组与循证组相比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效果差异明显,研究组较高,且P<0.05。

综上所述,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促进新生患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高的临床运用价值[5]

参考文献:

[1]冉静梅, 王春霞, 游亚,等.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 No.512(03):167-167.

[2] 王俊娟, 董菲.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20, v.42(09):158-161.

[3] 张倩, 李兴霞, 魏真.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010(011):148-150.

[4] 李水英, 王锦清.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037(002):153-154.

[5] 杨宝燕.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018(00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