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丹 石棖灼通讯作者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重庆黔江 4090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在COPD患者康复期中的运用价值。方法:80例COPD康复期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呼吸肌功能锻炼,锻炼1个月后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锻炼后,两组生理体征各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锻炼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锻炼后,观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关键词】呼吸肌功能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临床症状;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且冬季患病率较高。临床针对此类患者主要以改善慢性气道阻塞为治疗依据,达到减轻和延缓病情进行性加重,降低病死率等治疗目的[1]。据相关报道显示[2],康复训练有利于COPD患者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将呼吸训练运用于COPD康复期患者,取得较好效果,具体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COPD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均来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到黔江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有关COPD的诊断标准。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40~69岁,平均(52.52±4.26)岁;病程0.5~8年,平均(5.13±0.35)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9~68岁,平均(53.07±4.32)岁;病程0.6~9天,平均(5.32±0.42)年。两组患者行不、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常规的内科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具体如下:

1.2.1缩唇呼吸训练

患者先保持经鼻吸气,再通过适当缩唇保持吹口哨状缓慢呼气5s左右,每日练习2次,每次15min 。

1.2.2 腹式呼吸训练

患者可采用坐卧立等方式练习,保持胸部不动,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腹部尽量收回,每天练习2次,每次10min。

1.2.3 呼吸操训练

患者分别采取坐、卧、立3种姿势进行训练,每天练习2次,具体方法如下:(1)卧式呼吸操:仰卧位,双手握拳屈伸肘关节5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5次;两臂交替平伸 5次,伸时吸气,复原时呼气;双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复原时呼气5次。(1) 坐式呼吸操:坐位,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5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5次;双臂外展吸气,抱胸呼气5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部,上身左右旋转,旋转时吸气,复位时呼气5次。(3)立式呼吸操: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呼吸5次;双手放于肋缘吸气 ,压胸时呼气5次 ;双手叉腰,交替单腿抬高,抬腿时吸气,复原时呼气5次 。

以上锻炼连续训练1个月,进行组间相关指标比较。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训练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生理体征(膈肌活动、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及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肺活量(VC- max)、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1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呼气峰值流速(PE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理体征

锻炼后,两组生理体征各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锻炼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锻炼前后生理体征各指标对比(n=40)

组别

膈肌活动(mm)

呼吸频率(次/分)

心跳频率(次/分)

锻炼前

锻炼后

锻炼前

锻炼后

锻炼前

锻炼后

对照组

32.27±5.43

42.63±7.12

29.52±6.84

24.72±5.93

82.22±14.75

77.42±11.83

观察组

32.53±5.61

50.45±8.77①②

29.43±6.76

20.44±6.17①②

82.43±13.86①②

70.55±10.57①②

注:与锻炼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肺功能情况

两组肺功能锻炼前差异不显著,锻炼后,观察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锻炼后肺功能指标比较(n=40)

组别

VCmax(L)

FEV1(L)

FEV1/FVC(%)

MMEF(L/S)

PEF(L/S)

对照组

1.93±0.23

1.24±0.15

50.56±5.44

1.38±0.25

3.71±0.16

观察组

2.78±0.41

1.68±0.22

71.34±6.42

1.89±0.37

4.83±0.1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受空气污染、粉尘的吸入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COPD患者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3]。COPD常表现为迁延不愈,患者常反复发作入院治疗。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长期反复慢性炎症浸润反应,导致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纤维组织增生,支气管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结构受损,气道壁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反复发生[4]。修复过程导致气道壁结构重塑,胶原含量增加及瘢痕组织形成,这些病理改变造成气道狭窄,引起固定性气道阻塞[5]

目前临床对 COPD 的治疗多重视急性期的药物治疗,而慢性期的健康教育和康复理 疗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6]。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呼吸肌功能康复锻炼)在COPD慢性期治疗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呼吸肌锻炼能够对该病的恶化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对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肺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延长患者生存期均有重要意义。

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给予了呼吸肌功能锻炼后,各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在锻炼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也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通过呼吸肌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康复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有利于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谢林艳,黄琰,郭立泉等.呼吸导引操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0,14(8):639-642.

[2] 汪庆,赵妙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心肺康复运动训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4):79-82.

[3] 谢妙时.功能锻炼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2):249-250.

[4] 丁美祝,胡佩欣,申倩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远程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8):1306-1312.

[5] 唐玉芳,袁丽芬.呼吸肌功能锻炼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4):143-147.

[6] 何梅,于素娥,洪光朝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进行呼吸康复对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变化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6):636-641.